理念+方法,我們一起慢慢變富

1 個基本投資理念


亞馬遜的 CEO 傑夫·貝佐斯曾經問巴菲特:“你的投資體系這麼簡單,為什麼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別人怎麼不做和你一樣的事情?” 巴菲特回答說:“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如果你看過巴菲特的一些書,一定對能力圈、護城河、安全邊際這些詞不太陌生,可以說,這就是巴菲特的投資體系,就這麼簡簡單單幾個字)

理念+方法,我們一起慢慢變富

“因為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聽起來是不是很扎心。慢慢變富,讓我想起來關於字節跳動的張一鳴的報道,提到他在他的微博上多次提到“延遲滿足感”這個詞。什麼是延遲滿足感呢?即指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延遲滿足感來源於斯坦福棉花糖實驗,這裡就不展開敘述了)


關於延遲滿足,張一鳴有一句可謂是金句的話:

以大多數人滿足感延遲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理財投資也是一件很需要“延遲滿足感”的事情,它從來不會一夜暴富,即便有時候靠運氣賺到了錢,也可能最後憑實力虧回去了(做了市場裡的韭菜,綠油油的)。股市裡一年投資收益率 50%以上,兩年-30%的例子比比皆是。

理念+方法,我們一起慢慢變富

韭菜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一旦想賺快錢了,就很容易聽到消息或者看到別人賺錢而匆忙投入,卻沒有好好研究,搞不懂的自然就很容易虧錢。說白了我們賺到的錢其實都是我們認知的變現而已。另一方面,賺快錢的心態也很容易讓我們有了微利就賣出,錯過了利潤的大頭。這裡要特別強調一點,永遠沒有錯過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的投資機會,機會永遠都有,而且還會因為你的知識水平和認知的提升,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會。


因此,在決定投資之前,先做好功課,瞭解清楚行情狀況,買入優質資產並耐心持有,不要過於在意短期的收益與否,要有長遠價值的判斷。


理財破局之道


理財是需要持續學習和實踐的,但更為重要的是,貫徹在理財背後的道理:理財就是理人生

有錢需要理財,沒錢更需要理財。在我的理解裡,理財裡最為核心的其實不是掌握了一系列投資工具,更不好因此賺到了多少錢。理財裡最核心的是規劃。

藉由理財,梳理我們的人生,明確我們的目標,進而做出財務安排,為實現目標、夢想一步一步向前,進而獲得我們想要的生活。在現金流遊戲的一開始,也是讓大家先選一個自己的夢想,無論是在財富慢車道掙扎還是出圈在快車道奔跑,最終都是為了實現夢想。


理念+方法,我們一起慢慢變富

也正是因為我們對此能有清晰的思考,你才會對未來更加篤定和自信,也就清楚自己努力的方向。


1 個讓你有錢花的清單


這裡,我為你羅列了一個清單,列舉了一些我們可能會遇到的目標需求。你可以依照你自己的人生階段、你的夢想去調整這些事項,併為它們做出合理的財務安排。或許有些是實打實的理財方案,有些可能還需要你付出其他努力。


理念+方法,我們一起慢慢變富

理財夢想清單

做這樣一個清單,其實並不容易。可能會花費你大半天的時間,但花一些時間去思索人生哪些事情更為重要,也是非常值得的。


有了方向,我們也就能更好的去為我們的各個目標做準備,不懂理財工具,我們可以學,什麼可轉債、基金、股票都是可以學的;不懂個人保障,什麼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壽險通通盤明白。其實這個也很好理解,正如一句廣告詞所說的那樣,“如果你知道你要去哪裡,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當然,也許你會糾結,好像自己有很多很多夢想,不用糾結,可以先都寫下來,我們後期再慢慢調整。畢竟誰年輕的時候還沒個七個八個夢想呢?定期再來回顧一下就好了。還有就是,很多理財方法都有其時代特性,我們也需要依據變化而調整自己的各個理財計劃,否則可能就跟不上市場的節奏了。


理念+方法,我們一起慢慢變富

另外我需要提醒你的是,我們所有的理財計劃都是為生活夢想而做出的,千萬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了為什麼要出發。不要為了理財而放棄了生活,放棄了品味平常日子裡的諸多幸福細節。

一句話總結就是,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實踐、思考和總結,構建自己的 PDCA,才可能更早的實現財務自由,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