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的孤獨,一方面是詩

南宋嘉泰三年,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走在幽靜的小巷,百花爭豔,池塘處處蛙鳴。

各種回憶迷離交錯,樹影斑斑。雖然年事已經過去多年,此時卻又重現在眼前。

《幽居初夏》

宋·陸游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回望自己的一生,是熱愛,是失落,是暮年孤獨的寫照,是百感交集......

陸游的孤獨,一方面是詩

很多人的童年多少幸福美滿的,家可以說是一個孩子的保護傘,也是愛的全部,陸游也是如此,

那年秋天的雨很大,天氣很冷。1125年,父親陸宰奉召入朝,由水路進京。在深秋溼冷的夜晚,陸游出生了。同年冬,金兵南下,浩浩蕩蕩洗劫了中原,燒殺搶掠,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恥"。

然而不到兩年,北宋滅亡。宋徽宗被抓,陸宰不願當"亡國奴",帶著年幼的陸游逃回浙江。

這一路上,他們提心吊膽,東躲西藏,他們清楚,如果被金兵要麼被殺,要麼別人家的臣子,任由他族欺辱和壓榨。除了金兵,這一路上還有強盜,趁亂打劫一空!發一筆國難財。然而最可怕的不僅僅這些,誰也想不到,那最可怕的竟然是北宋的敗兵,這些人自相殘殺,手段極其殘忍,令人髮指。一旦落入他們之手,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童年,戰火連天,萬人空巷。

陸游的孤獨,一方面是詩

比前不足,比後有餘。如此想來,陸游一家還不算過的太悽慘。即使慘遭強盜打劫,頂多是錢財散盡,但是至少命保住了,沒有地方住就睡陰森破廟,沒有喝的就俯下身子直接喝河裡的水,餓了就吃一些野果,甚至是吃一些死去很久已經發臭的動物屍體,陸游的母親甚至因此險些喪命。

然而小陸游才兩歲啊,需要吃奶,餓到大哭大鬧,直到沒有力氣在去喊,陸宰不忍兒子這樣,更不希望跟那些拋棄孩子而逃命的父母一樣,他賣掉了身上的大氅換來一些糧食,小陸游的命保住了....

兩年後,世界終於安定下來了,此時的陸游對於這段時期的回憶十分模糊,但是充滿了飢餓與殺戮。這使他到了晚年依舊可以回憶起:

《三山杜門作歌》

宋·陸游

高宗下詔傳神器,嗣皇御殿猶揮涕。

當時獲綴鵷鷺行,百寮拜舞皆歔欷。

小臣疏賤亦何取,即日趨召登丹陛。

鳴呼!橋山歲晚松柏寒,殺

身從死豈所難!

陸游的孤獨,一方面是詩

有人說:童年總是絢麗多彩的模樣。

陸游生活在了一個殘酷的時代,他一生都希望:"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

然而有些人的一生,往往從一開始便被選好了命運。


青年時期的陸游下定決心,發憤圖強,一心讀書。

陸游的孤獨,一方面是詩

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陸游28歲那年來到臨安,準備參加朝廷舉行"鎖廳試"考試。次年年,秦檜的長孫秦壎也參加了這次考試,這次"鎖廳試"的主考官是陳之茂,秦檜為了讓秦壎能取得第一名,開考前秦檜多次向陳之茂暗示,其孫秦壎參加此次考試,並要他將孫子秦壎取為第一名。但是陳之茂為官正直,且一向不滿秦檜,他當然不會買秦檜的賬,照樣是公事公辦。參加這次"鎖廳試"的還有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這年陸游29歲。當陳之茂批閱陸游的答卷時,讚不絕口,於是當即判定陸游第一。

然而這還只是黑暗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