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生活能推著你轉?因為你缺乏這項品質......

《富爸爸窮爸爸》是一本被大家所熟知的經典財商書籍。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財商話題的背後,作者花了很大的筆墨提到一個人生命品格層面的特質對於財富積累的重要性。比如在第八章,作者羅伯特·清崎提到:

能否自律是將富人、窮人和中產階級區分開來的首要因素。生活之所以能推著你轉,不是因為生活的力量很強大,而是因為你缺乏自律。那些不夠堅毅的人往往會成為那些自律性很強的人的手下敗將。

這幾年,我接觸了許多影響力巨大,優秀的大咖,發現他們大都是自律的典範:女性作家李筱懿,童話大王鄭淵潔,公眾號改變自己和輝哥奇談的主創輝哥,還有我們個人品牌學院的導師呂建中老師。他們的生活中有這麼幾樣事物是共通的:早起,寫作,分享,健身。

鄭淵潔經常是早上4點鐘就起床寫作;李筱懿也如是,除了有這麼多寫作的產出,管理她旗下的公司,還能每週保證至少兩次健身;輝哥不僅有自己一份全職的工作,保持日更,還要運營他的知識星球,做好資產投資;呂建中老師作為一家外企的CEO每天6點多就在群裡號召大家起來鍛鍊,還能高產地寫作,參與各種公益事業。

自律的人生,何等豐盈,有著更多絢爛的可能性。那我們怎樣才能實現更多的自律呢?

為什麼生活能推著你轉?因為你缺乏這項品質......

以終為始,目標導向

但凡這些極其自律的人都有很清晰的人生規劃與願景。在這些目標明確的規劃與願景下,即使是積跬步也會顯得特別有意義。

比如輝哥曾經在他的知識星球裡與大家分享他的驅動人生的一頁紙,放在首位的是他幫助100萬人發現更好的自己的使命,與成長型人生的佈道師的願景。他的階段目標一是到2021年幫助1萬人發現更好的自己,在這樣的目標下導出了他每日的微習慣:個人生活、運動(15分鐘),寫作(60分鐘),閱讀(30分鐘),冥想(15分鐘)。我的確也發現他每日都在踐行著自己的這些微習慣,這些習慣也在一步步地導向他更為高產的人生與強大的影響力。

為什麼生活能推著你轉?因為你缺乏這項品質......

Steven Covey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同樣提到了以終為始的重要性:

當我們瞭解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時,生活將會不同。頭腦中要時刻牢記:每天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當務之急是什麼。如果通往成功的梯子一直搭錯牆,那每一次行動無疑加快了失敗的步伐。我們也許會很忙,也會很有效率,但是唯有心中牢記以終為始,才會成為高效能人士。

保持對生命的敬畏

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應該懷抱一定的敬畏,因為敬畏可以驅動我們去更好地打理自己的人生。

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太多的敬畏也許會壓垮一個人,但是一定比例的敬畏有其不同尋常的積極意義。輝哥正是在2013年經歷了人生財務自由的焦慮,才走上今天這條追求財務自由與使命的路。任正非正是因著對不斷變化的時代的焦慮,才不斷地更新華為,讓企業走上一條持續性成長之路。之前我曾經覺得自己壓根不需要鍛鍊身體,正是因為一次體檢測出了虛驚的結果,才讓自己開始跟著keep做運動,並保持至今。

為什麼生活能推著你轉?因為你缺乏這項品質......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曾經與大家探討過“敬畏”這個詞,“敬畏是美國心理學家芭芭拉提出的十種正面情緒中的一種,和人生意義緊密相關。美國心理學家Keltner和Haidt,曾經總結了敬畏的兩個核心特徵:第一是我們必須知覺到一種浩大,就是一種比我強大比我遠為更加偉大的事物,但是光大還不夠,你必須能夠產生一種要順應它的一種需要。這個順應並不是讓我就拜倒在它的膝下從此聽它的,而是它打破了我原有的心理結構。

敬畏在打破一個人原有的心理機構的同時,也引導其建立了新的認知,採取了改進的行動。

定時定點,建立習慣流程

如果我們把“自律”這個詞理解為自己的規律的話,那形成生活的規律與節奏正是其精意所在。你每天的生活是節奏明晰,分時明確,還是毫無規律,一團亂麻?

我發現孩子在上課的日子裡,早上的時間雖然倉促,但卻非常高效,反而在週末休息的時候有時連牙都沒時間刷。因為上課早晨的時間是每分每秒都掐好的,孩子做事情已經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流程或順序,而週末卻反之。青年作家Susan Kuang在《打造井然有序的規律生活》這篇文章裡,提到了有意識地為自己設計一套“早晚生活流程”的重要性,因為她覺得“真正高效的人生,其實應該從早晚生活的設計開始”。她的早晚生活流程如下:

Morning routine

起床

洗澡

準備咖啡和早飯

吃早飯+聽音頻課程

背誦古詩詞(15分鐘)

Evening routine

晨間日記(包括飲食計劃)

和爸媽視頻電話(Family time)

看娛樂節目(同步拉伸)

睡前閱讀(30分鐘)

睡覺(蒸汽眼罩+聽書)

而作為有孩子的我,給自己設計的早晚生活流程肯定不一樣,大致如下:

Morning routine

床上閱讀30分鐘(肯定需要在孩子們起床前安靜閱讀)

起床

照顧孩子吃早餐,洗臉刷牙

送孩子上學

吃早飯,同時思考發佈每天必發的朋友圈分享

Evening routine

輔導孩子作業間隙:

完成每日的感恩日記

交待阿姨明天的早餐

跟著keep做有氧操

陪孩子上床並給他們講故事聽故事

睡覺

以肉體引領精神

多數時候我們希望以精神來引領肉體,卻發現精神往往軟弱了,屈服了。在這個時候,不如以肉體來引領精神。

比如我對自己的目標是每週完成一篇原創文章,當覺得困難,或者靈感不足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坐在桌子前,打開電腦,開始慢慢地敲出文字,一篇篇文章就是在這樣的一種“肉體的引領下”完成的。想要養成鍛鍊身體、不亂吃零食的習慣,都可以用這個方法,強迫自己現身於健身房或者打開健身軟件,藏起零食與引誘人的食物(或者乾脆不買),讓它們不那麼垂手可得。

為什麼生活能推著你轉?因為你缺乏這項品質......

“別把時間耗費在間歇性躊躇滿志與持續性渾渾噩噩中。唯有自律,方能自由;唯有自律,才能不被生活拖著前行。”這是我特別欣賞的一句關於自律的名言。

讓我們一起來建立自律生活,更好地發揮出我們與生俱來的潛力與優勢吧!

作者簡介:恰恰姐,國際認證ACC教練,專注於女性成長,自我認知與個人品牌。願心存感恩,欣賞生活的恰恰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