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輸了五次,他們為什麼沒有獲勝一次?

阿拉伯國家歷史悠久,但是在近代的社會發展中,阿拉伯國家似乎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強。在以色列建國後,和阿拉伯國家一共發生五次中東戰爭,其中有兩次是阿拉伯國家主動挑起的,但是在五次戰爭中,阿拉伯國家失敗了五次。這麼多年中他們難道沒有一點進步嗎?曾經強大的阿拉伯帝國再也不復存在了嗎?


五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輸了五次,他們為什麼沒有獲勝一次?


歷史上的阿拉伯國家最輝煌的時候,在天文、地理、數學等方面都獲得過傑出的成績,在中世紀的時候阿拉伯將大量的古希臘、羅馬、古印度等古籍翻譯成阿拉伯文,大大促進東西方文明的交流,阿拉伯數字也是世界唯一普及的數字,但是在進入近代以後,阿拉伯文明開始衰落,在經濟和科技等方面的發展逐漸落後於其他國家。

五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輸了五次,他們為什麼沒有獲勝一次?


但是一些阿拉伯國家境內發現豐富的油氣資源,靠著出口貿易獲得大量的金錢,部分國家再次迎來“第二春”,但是這些國家經濟單一,社會制度依舊封閉,想要重新發展壯大成古代的阿拉伯國家是幾乎不可能的。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阿拉伯國家很難在短時間發展起來,而且這麼多年一直戰爭不斷,所以很難取勝,讓我們分別看一下五次中東戰爭中的具體的失敗原因。

五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輸了五次,他們為什麼沒有獲勝一次?


第一次中東戰爭

埃及、敘利亞、阿拉伯、外約旦、黎巴嫩這五個阿拉伯國家兵分五路,企圖摧毀以色列。其實當時以色列剛建立,國內的戰鬥力是低於阿拉伯國家的,可是阿拉伯各國的戰略實在是難以恭維。在戰爭過程中,阿拉伯軍隊幾次眼看就要險勝,但是戰局每次在最關鍵的時刻扭轉,中東五個國家看似齊心協力在對戰,可是他們各自心懷鬼胎,沒有統一的指揮,沒有統一的作戰目標,而以色列戰鬥欲強,背後又有美國的助攻,打敗阿拉伯國家自然是情理之中的。

第二次中東戰爭

埃及為了捍衛蘇伊士運河發起了這場戰爭,但是這場戰事的力量懸殊,對手除以色列之外,還有英法,結果戰爭並沒有持續多久,埃及就慘敗。

五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輸了五次,他們為什麼沒有獲勝一次?


第三次中東戰爭

第三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同樣也是以失敗告終,埃及、約旦和敘利亞三個國家抵抗以色列的進攻,本來阿拉伯各國以為在短時間以色列不能擊潰阿拉伯聯軍,戰事一旦拖延太長,蘇美就會強制以色列退兵,然後阿拉伯趁機反擊,但是沒有想到這場戰爭直持續了6天,阿拉伯聯軍就慘敗收場。整個過程中,以色列國家戰略明確,而阿拉伯國家卻沒有明確的目標和進攻任務,在面對以色列的閃電戰,阿拉伯各國手足無措,最終慘敗。

第四次中東戰爭

這場戰爭本來是阿拉伯國家最有希望勝利的一次,阿拉伯利用猶太人贖罪的機會,幾乎出動全員,並且還有蘇聯的幫助,在這場戰爭中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埃及也明白繼續打下去也無法解決阿以雙方的衝突,為了減少繼續的消耗,埃及主動提出和談,戰爭再次以埃及示弱告終。

五次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輸了五次,他們為什麼沒有獲勝一次?


第五次中東戰爭

此時的以色列已經成長為中東地區的一個強國,即便是沒有任何援助也可以憑藉一己之力戰勝阿拉伯國家,此時的阿拉伯國家卻依舊停滯於當年那個經濟、軍事落後的時期,這麼多年一直的戰事導致阿拉伯國家更是損失慘重。在強大實力的懸殊下,以色列發起戰爭,對多個阿拉伯國家展開屠殺,阿拉伯國家根本沒有反抗的力量,不過以色列最終在國際社會的譴責下退兵。

總結五次戰爭,阿拉伯國家失敗的原因無非是沒有戰略計劃,像是一盤散沙,各有各的目標,各有各的計劃,而雙方實力也比較懸殊,以色列的士兵戰鬥意志堅定,在兩個國家的大背景和這些原因下,阿拉伯國家就“榮獲”戰五渣的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