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美股:4代股神、7次崩盤,誰笑到了最後?

編 輯 | 張旖旎

作 者 | 百年先生

來 源 | 百年浪潮


3月9日至18日,短短8個交易日內,美國股市四次熔斷。為了救市,美聯儲緊急地打光了所有“子彈”,直接降息至零利率,還重啟了7000億美元量化寬鬆。


然而,市場顯然並不買美聯儲的帳,美股依然在恐慌性下跌與報復性反彈中交錯。


所有人都在猜測著,美股崩盤之後,還會有哪些意想不到的災難到來。


在美股150年的歷史上,大崩盤雖然少見,但也並非絕無僅有。然而,故事雖然都以崩盤為開始,結局卻並不一定相同。


有的崩盤,震動了美國的根基,成千上萬的人因此破產,乃至失去了生命。有的崩盤,卻像切菜傷到了手指,最初鑽心地疼痛,但傷口癒合得很快,連疤痕都沒有留下。甚至有的崩盤,能讓部分人更加興奮,並賺的盆滿缽滿。


這一次美股大跌屬於哪種?沒有人能給出十分肯定的答案。但至少回看歷史,能讓我們在未來的抉擇中,多一份參考和勇氣。


百年美股:4代股神、7次崩盤,誰笑到了最後?

投行巨頭力竭而亡


150年前,紐交所剛剛搬到位於華爾街11號的交易大廳。那個時候,投資者們最關注的明星,不是什麼股神,而是一位愛國銀行家——傑伊·庫克。

百年美股:4代股神、7次崩盤,誰笑到了最後?

(傑伊·庫克)


說傑伊·庫克是一位愛國銀行家,是因為他是拯救聯邦政府於水火的大功臣。


在南北戰爭初期,北方軍隊連連失利,南方很快就將戰線推進到首都華盛頓郊區。因此,很多投資者擔心北方政府隨時會戰敗垮臺,北方政府為了籌措軍費而發行的國債,更是少有人敢買。


在緊要關頭,投資銀行家傑伊·庫克站了出來,扛下了推銷國債的重擔。


傑伊·庫克輾轉於全美各地演講、會見投資人,他的苦口婆心,發揮出了巨大的能量。整個南北戰爭期間,傑伊·庫克和他的投資銀行賣出去了13.3億美元的國債,超過了北方政府發債總額的一半。


在他的努力下,身處前線的北軍士兵吃得飽、穿得暖,最終扭轉了頹勢,攻進了南方首都里士滿。


而傑伊·庫克也贏得了華盛頓和華爾街的尊敬。財政部任命傑伊·庫克的公司為國債特別承銷商,甚至一度想邀請他擔任副部長。而華爾街的投資者則尊稱他為“揚基人的銀行家”。


當時的美國人都說:“打敗了羅伯特·李(南方傳奇將領)的人,不是尤利西斯·格蘭特(北軍將領,後任美國總統),而是傑伊·庫克。”


南北戰爭之後,傑伊·庫克將工作的重心轉移到了當時熱火朝天的鐵路建設上來。


對於北方工廠來說,鐵路是控制南方與西部原材料產地和銷售市場的關鍵抓手,因此北方資本家們在戰後十分熱衷於鐵路投資。


傑伊·庫克也抱有一樣的觀點,他憑藉著業內積累的威信和人脈,做起了鐵路債券銷售的生意。


作為最大的國債承銷商和受人尊敬的銀行家,傑伊·庫克推銷的鐵路債券自然受到了市場歡迎,紐約股市亦有熱烈的反應。結果,傑伊·庫克推銷哪家鐵路的債券,哪個鐵路公司的股票就在市場上被熱捧。


所以,傑伊·庫克就成為了最早一代的“股神”,投資者們都在緊盯著傑伊·庫克的行動,看他今天在推銷哪隻鐵路債券。


然而1873年,風雲突變。


9月份市場上突然傳出,傑伊·庫克因為賣不動一項連接美國東西海岸的大工程——北太平洋鐵路的債券,這些債券最終爛在了他的手裡,導致他自己破產了!


傑伊·庫克公司破產的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作為最成功的債券承銷商,如果傑伊·庫克都推銷不動債券了,那麼現在在建的幾十條鐵路,還會有誰給它們融資呢?


面對著各家在建鐵路停工、乃至爛尾的危機,華爾街的投資人們開始恐慌地拋售手中的鐵路股票。


崩潰開始了,兩個月內,紐約股市下跌了20%。


更要命的是,市場恐慌導致鐵路投資完全冰凍。作為經濟的主要驅動力,鐵路建設與運營的停滯,使得美國進入了長達6年的經濟寒冬,衰退時長甚至超過著名的“大蕭條”。


衰退期間,鐵路工人們不滿工資被多次削減剋扣,發起了1877年全國性的大罷工。時任美國總統的尤利西斯·格蘭特派遣聯邦軍隊去鎮壓,數百人在衝突中喪生。


南方的白人,則將失業、破產的怨恨撒在了剛剛獲得解放的黑人頭上,3K黨等極端組織在南方保守地區蔓延,數十名黑人死在了種族極端分子的槍下。


1877年的夏天,紐約股市迎來了衰退中的最低點——較1873年時已經跌去了45%。此時,在馬薩諸塞州的一個貧窮農家,一個名叫傑西·利弗莫爾的嬰兒呱呱墜地。


在20世紀初的那段歲月裡,他將成為馳騁華爾街的新一代股神。


百年美股:4代股神、7次崩盤,誰笑到了最後?

年輕後生一呼百應


1907年,年僅30歲的利弗莫爾已經在華爾街上小有名氣了。


6年前,他帶著從家鄉賭場裡贏來的1萬美元,來到了華爾街。在另一個“賭場”裡,他大舉買入了一隻股票——北太平洋鐵路,就是那條讓上一代“股神”傑伊·庫克傾家蕩產的鐵路。


彷彿命運的捉弄,在30年前被人棄如敝履的北太平洋鐵路,此刻正在被兩位鐵路企業家爭搶控制權。率先買入的利弗莫爾漁翁得利,狠狠地賺了一筆。


1萬美元進,50萬美元出,利弗莫爾在華爾街上一戰成名。

百年美股:4代股神、7次崩盤,誰笑到了最後?

(傑西·利弗莫爾)


6年後,利弗莫爾又盯上了下一個“獵物”,一家位於蒙大拿州的銅礦公司“聯合銅業”。


自從愛迪生髮明電燈之後,美國電氣工業發展迅猛,製作電線的銅也成為緊俏資源,銅礦公司股票在美國股市中被反覆爆炒。


不過,利弗莫爾盯上的這家銅礦公司並不是什麼正經的企業,它是由一個投機家海因茲開設的空殼公司。海因茲準備坐莊將股價炒高後,再轉手賣掉,玩一出空手套白狼的好戲。


不過,利弗莫爾知道海因茲並不是什麼正經的生意人,因此大舉做空這家公司。很快,當海因茲將公司股價從37美元炒到60美元之時,大量揭發聯合銅業虛假財務報告的文章見諸報端,聯合銅業的股價迅速被砸盤至10美元。


利弗莫爾精準的判斷力讓華爾街同仁們刮目相看,願意跟隨他的人越來越多。


而投機家海因茲則因為這次失敗的坐莊,瀕臨破產。存款人湧向了他旗下的銀行,要求提出存款。數小時之內,海因茲的金融王國被前來擠兌的客戶摧毀了。


海因茲旗下銀行破產的消息,讓紐約的氛圍驟然緊張了起來。許多存款人開始擠兌那些與本次坐莊根本不相關的銀行。


利弗莫爾知道機會來了,那些受到擠兌的銀行,必定會撤回投入在股市中的資金,因此他開始聯合志同道合的夥伴,在股票市場上大舉做空。


強大的空方力量和緊張的情緒結合,讓美股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驟然下跌了20%。


30歲的利弗莫爾此時彷彿就是一位經驗老道的將軍,他指揮進攻哪隻股票,哪隻股票的價格就必然會下跌。最多的時候,利弗莫爾通過做空,一天就可以賺100萬美元。


然而,美股的崩盤讓一些華爾街的大人物坐不住了。美國曆史上最重要的銀行家——J.P.摩根開始出手救市。他聯繫了美國財政部和一些諸如洛克菲勒、羅斯柴爾德這樣的大商人,動用資金為受到擠兌的銀行提供支援。


為了緩解美股暴跌產生的緊張情緒,年逾70的老摩根甚至親自請求利弗莫爾這個年輕後生停止做空美股。


利弗莫爾買了這位前輩的面子。


沒有了利弗莫爾這樣的空方之後,摩根的資金開始進入股市。1年後美股反彈了40%,甚至反超了恐慌開始前的點位。


在摩根等眾多巨頭的強力救市下,美國銀行業面臨的擠兌壓力得以化解。這次擠兌和崩盤,也讓摩根認識到了一個強大的中央銀行的重要性。在他的安排下,6年後美聯儲誕生了。


百年美股:4代股神、7次崩盤,誰笑到了最後?

沙場老手一將功成


1929年10月份,剛剛卸任英國財政大臣的溫斯頓·丘吉爾前往美國紐約訪問。


在華爾街,他看到了過去10年裡美國股市漲勢如虹,讓這裡變得比倫敦還要人頭攢動、車水馬龍。美國股市彷彿有一種魔力,投入一塊錢,一年後就可以變為兩塊,大量的投資者因此致富發達。


心裡發癢的丘吉爾,也將過去5年自己擔任財政大臣所積攢下來的工資,投進了美國股市裡,希望能為他帶來好的收成。


丘吉爾在紐約的落腳地,是一家坐落在曼哈頓中央公園旁,名為“薩伏伊廣場”的高檔酒店。10月24日,他嚮往常一樣,在酒店的窗邊吃早餐,眺望著中央公園的美麗景色。


突然,可怕的一幕發生了。


就在他的窗戶下方,一個男子突然爬上了窗臺,縱身一躍。“我親眼見著這個男子從15樓落下,並摔成了碎片,引起了樓下的一陣騷動,消防員也來了。”丘吉爾後來向英國《每日電訊》發文說。


就在那一天,美股經歷了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四”,道瓊斯指數開盤下跌了11個點。

百年美股:4代股神、7次崩盤,誰笑到了最後?

(關於“黑色星期四”的報道)


對於丘吉爾這種將工資投入到股市中的人來說,11%的損失雖然令人鬱悶,但也不至於讓人走上絕路。但對於許多槓桿投機者來說,11%的跌幅足以讓他們在股市中的財富灰飛煙滅。


不幸的是,正是大量的槓桿投機,催生了美股史無前例的大牛市。甚至連標準石油、通用電氣這樣的大公司,也將運營資金借給了投機者,參與到這場槓桿泡沫中來。


伴隨著投機者們的相繼爆倉,美股一個月的時間裡重挫了30%。各種親眼見到投機客跳樓自殺的小道消息,在坊間盛傳。甚至華爾街附近的酒店前臺,看到客人預訂了高層房間的時候,都要問一句:


“睡覺還是跳樓”(Sleeping or Jumping?)


然而對投資者來說,發生在1929年秋天的這場股市噩夢,僅僅只是剛開始。在股市投機中嚴重虧損的大公司們,開始縮減投資、裁撤員工,一場全面的經濟危機正在醞釀。


面對此種情形,當權的赫伯特·胡佛政府不僅無動於衷,甚至還通過了提高關稅的法案,和外國大打貿易戰,給股市幫起了倒忙。


在美國政府的愚蠢操作下,美股下跌演變為了一場長達4年的“大蕭條”。期間美股市值蒸發了90%,美國經濟產出縮水3成,失業率一度上升至20%。


面對經濟的雪崩,美聯儲也獨木難支。受金本位的制約,美聯儲向市場投放的救援資金,不能高於它自己的黃金儲備。沒有“子彈”,怎麼能消滅經濟危機這個“敵人”呢?


不過,這場歷史性的大危機,並非沒有人預料到。


早在1929年初,利弗莫爾就大舉建立了空頭倉位,在之後的美股崩盤中,利弗莫爾收割了整整一個億美元。


在華爾街上,利弗莫爾豪華的辦公室,和跳樓者血肉模糊的屍體,形成了最鮮明的對比。


利弗莫爾從此被稱為“華爾街的大空頭”。有不少傾家蕩產、心懷怨恨的人給利弗莫爾發去了死亡威脅,讓他不得不隨身配備保鏢。


然而,利弗莫爾的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幾年。1933年,新一屆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上臺,為了整頓股市,羅斯福政府建立了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嚴格限制利弗莫爾這樣的賣空行為。


同時,羅斯福還出臺了振興經濟的“百日新政”,美國股市開始從底部迅速反彈。

在政策禁錮與股市回補的雙重打擊下,“大空頭”利弗莫爾的億元財富消耗殆盡。他最終於1934年宣告破產,並從此淡出了美國股市。


老一代股神已經落幕,然而新的股市明星正在冉冉升起。有意思的是,美國股市也存在“亂世出英雄”的奇特現象。


在這一次“大蕭條”期間,誕生的群星更為璀璨,沃倫·巴菲特、喬治·索羅斯、約翰·聶夫……


即使在今天,我們也能在美國股市中見到這些大師們活躍的身影。


百年美股:4代股神、7次崩盤,誰笑到了最後?

青年股神滅頂之災


1974年,沃倫·巴菲特遭遇到了他人生財富的第一次縮水,且縮水的幅度幾近腰斬。


在50年代初,巴菲特進入到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求學。在那裡,他結識了著名的價值投資大師本傑明·格雷厄姆。


大蕭條時期,格雷厄姆和眾多投資者一樣,被多年美股的單邊上漲矇蔽了雙眼,以至於熊市中,他管理的基金虧損了7成,為了還債,他甚至賣掉了母親送給他的汽車。


瀕臨破產之時,格雷厄姆痛定思痛,將自己的投資經驗和教訓撰寫成了《證券分析》一書,強調價值投資理念。沒想到,《證券分析》一經出版便大受歡迎,賣書的收入將格雷厄姆從破產的邊緣拉了回來。


青年時期,巴菲特讀過了《證券分析》之後,成為了格雷厄姆的眾多粉絲之一。前往哥倫比亞商學院求學,也是因為巴菲特知道格雷厄姆在那裡任教。


巴菲特很好的繼承了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理論,並將這套理論應用於自己畢業後的投資當中。


在50年代,美國經濟繁榮,上市公司利潤節節攀升。然而戰後美國普通人大多忙於結婚、生子、建房、買車,很少有人願意將儲蓄投入到股市當中,以至於優質公司的股票價格都非常的便宜。


“買入足夠便宜的好公司”。巴菲特從格雷厄姆那裡學習到的投資理念,正是派上用場的時候。巴菲特選擇押注一些低價的大盤藍籌股,然後靜靜地等待著他們的價值被廣大投資者發現。


果然,到了50年代末期,一些美國人在工作中積攢了儲蓄,開始尋找合適的投資渠道,這時表現良好的股市就進入了他們的視線。


很多美國散戶開始追捧知名的大公司,股市中一些大盤藍籌股,諸如可口可樂、迪士尼、IBM等,因為股價表現突出,被當時的人總結為“漂亮50”。


巴菲特正是“漂亮50”的早期買入者之一。在貫穿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期間,巴菲特的身價倍增。他手中的錢,從剛畢業時的2萬美元上漲為70年代初的3400萬美元,整整增長了1700倍!


然而,價值投資的理念也讓巴菲特在1974年幾乎遭遇滅頂之災。


那一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因為歐佩克國家中斷了向美國的石油出口,國際原油價格大漲,通貨膨脹迅速攀升。

百年美股:4代股神、7次崩盤,誰笑到了最後?

(第一次石油危機)


為了控制通脹,美聯儲在1974年年中大幅調高政策利率,導致很多美國散戶開始將錢撤出,轉換成高利率的銀行存款。受高利率和成本上漲的雙重影響,以往表現優秀的大企業們也開始報告出不佳的財務數據,引發了投資人的加速撤退。


從1974年4月份到10月份,在美聯儲加息的壓力下,美股下跌了3成,其中受損最嚴重的,就是一直被散戶們青睞的“漂亮50”。巴菲特因為堅定地持有它們,遭遇了巨大損失,總共虧損了1500萬美元。


就在巴菲特面臨滅頂之災的時候,另一個投資大師卻大有斬獲,他就是與巴菲特同期出生的喬治·索羅斯。


與巴菲特不同,索羅斯認為股市投資需要“獨立思考,絕不跟風”,相比於巴菲特的“買入並持有”,索羅斯更喜歡感受賣空獲勝的喜悅。


就在1974年股市崩盤期間,索羅斯賣空了藍籌股,並買入了一些普通投資者不感興趣的軍工股票。結果,成立僅僅1年多的索羅斯基金(後稱“量子基金”)在當年盈利了17.5%。


不過對於巴菲特來說,幸運的是這一回美國政府和美聯儲並沒有像大蕭條時期那樣無能為力。看到股市崩盤後,美聯儲迅速下調了利率,美國政府也加大了開支,對沖經濟衰退。


在諸多救市政策的努力下,美股於1974年秋天觸底反彈,半年之後,美股已經反彈到了危機發生前的位置,巴菲特的損失也因此得到了補救。


百年美股:4代股神、7次崩盤,誰笑到了最後?

各方諸侯奪路而逃


1987年,在華爾街已經十分著名的新一代“大空頭”索羅斯,預計最近一次的股市崩盤將發生在大洋對岸的日本。


在當年2月份,著名的《廣場協定》已經被新的《盧浮宮協議》所代替,美元對日元的貶值要求,更改為各國保持匯率穩定。索羅斯認為,日元停止升值會導致外資的流出,最終引發日本股市的崩塌,因此他已做好了做空日本股市的準備。


然而令他大感意外的是,股市崩盤並沒有發生在日本,而是發生在了令他看好的美國股市。


從1982年到1987年,美國股市總共上漲了200%,雖然漲幅較大,但是諸如巴菲特、索羅斯、彼得林奇在內的主要股市玩家,均不認為美國已經到了衰退的時刻。實際上,就在1987年三季度,美國GDP還上漲了3.27%,這一數字雖然並不算最好,但也令人滿意。


但事與願違的是,1987年10月19日這一天,道瓊斯指數暴跌了22.6%。給各位股市大佬們迎頭澆上了一盆涼水。


這一天被稱為“黑色星期一”,幾乎所有人都不明白,為什麼在經濟尚可的情況下,股市會發生暴跌。人們只見到不斷有賣出股票的單子顯示在交易大屏上,一波接一波,源源不斷。

百年美股:4代股神、7次崩盤,誰笑到了最後?

(“黑色星期一”混亂的交易大廳)


洶湧的拋售浪潮下,經驗老道的索羅斯慌張了,他試圖拋售手中的標普500期貨合約,報價從230點下調至220點、215點、205點、200點。最終,他在200點左右將手中的期貨合約盡數拋出。


但令他更為不解的是,合約脫手後,期貨成交點位開始反彈,當天報收244點。這一週內,量子基金的淨虧損達到26.2%,甚至超過了17%的大盤跌幅。


恐慌的大佬不只索羅斯一個。大跌之下,在愛爾蘭旅行的彼得林奇,也面臨著旗下基金鉅額的贖回壓力。他一直在和紐約總部的同事通電話,商討應該拋售哪些股票,以應付基金的贖回壓力。一天之內,彼得林奇管理的麥哲倫基金的資產淨值損失了20億美元。


面對暴跌,“無為而治”的巴菲特選擇什麼都不做,沒有拋售股票,也沒有四處打聽消息。一週之內,伯克希爾的股價暴跌了25%,巴菲特本人損失了3.42億美元的財富。


然而面對暴跌,也有人變得興奮,甚至因此獲利。先鋒溫莎基金的掌舵人約翰·聶夫就選擇在大跌當天橫掃低市盈率的股票,為此他花費了1.18億美元。第二天早晨,這一數字又翻了一番。


而橋水公司的創始人雷·達里奧則事先捕捉到了美股下跌的信號。


在1987年初,美聯儲為了穩定匯率,阻止美元的繼續下跌,逐步調高了政策利率水平。達里奧認為這可能成為一次股市下跌的導火索,因此佈局了較多的美股空頭,結果在“黑色星期一”這一天斬獲頗豐。當年,橋水公司的盈利達到了22%,遠超同行。


不過事後覆盤時人們發現,導致這一天股市暴跌的核心原因,可能是當時新興的計算機自動交易系統。


當時大部分的自動交易系統,都為股票設置了止損線,一旦下跌到一定幅度就自動平倉。然而在股市崩盤,買方力量極弱的情況下,股票強行平倉會造成股價新一輪的下跌壓力,從而催生新的自動拋售。在自動交易的惡性循環下,“黑色星期一”這一天,股市才會出現20%以上的跌幅。


股市暴跌後,美聯儲緊急行動,為缺少流動性的機構補充資金,並下調政策利率。美聯儲的救市行動,使得股市恐慌在一天內就結束了,美股恢復了上行趨勢,美國經濟也沒有出現明顯的波動。


1年之內,美股回補了“黑色星期一”的跌幅。這場股市崩盤所造成的損傷,也漸漸被人所遺忘。


百年美股:4代股神、7次崩盤,誰笑到了最後?

傳奇空頭神話終結


20世紀末,發生在美國的互聯網牛市,讓巴菲特這個股市老兵感到迷惑不解。


1999年,和他一起躋身《福布斯》世界億萬富豪排行榜前10位的,有4位出身於信息技術行業。其中,微軟公司一家公司就貢獻了3位——比爾·蓋茨、保羅·艾倫和史蒂芬·鮑爾默,他們都是微軟公司的創始人。


在他們摘得世界財富桂冠的時候,3人的平均年齡僅有44歲。而這位“奧馬哈先知”,此時已經接近70歲了。


在比爾·蓋茨之後,還有成千上萬個年輕人,在那場轟轟烈烈、5年7倍的互聯網牛市中,成為百萬甚至億萬富豪。

百年美股:4代股神、7次崩盤,誰笑到了最後?

(福布斯對互聯網新貴們的報道)


而這一切,都要起源於5年前的一項發明。


1993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實驗室中誕生的萬維網,開始向公眾免費開放,並很快成為主流的互聯網數據傳輸工具。


同一年,網景公司基於萬維網,製作了網頁瀏覽器“網景導航者”,並迅速佔領了美國市場。在微軟公司發佈IE瀏覽器前,網景公司的收入一個季度翻一番。


美國股市已經存在了上百年,但沒有哪個上市公司像網景一樣,增長如此迅速。因此在1994年網景公司上市當天,公司股票發行價由28美元直衝74美元,表現出投資者對這家公司前景的極度看好。


網景股價的暴漲,點燃了更多投資者對於互聯網公司的興趣。後來人們發現,像網景公司這樣的增長速度,在互聯網行業中普遍存在。網景之後,雅虎、亞馬遜等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走入美國股市,並貢獻給了投資者十分漂亮的增長數據。


美國股市因此陷入了互聯網的集體狂熱。在當時,只要和互聯網相關的公司股票,就能受到市場的熱捧,哪怕只是名字相關。


例如,一家提供網上售票的公司Ticketmaster,上市當天股價上漲了300%,而一家和它毫不相關的物業管理公司Temco Service,僅僅是因為股票代碼相似(TMCO與TMCS),股價也不可思議地上漲了150%。


在當時,絕大多數的互聯網企業都沒有盈利,然而股價卻已經衝上了天際,讓信奉價值投資和穩定現金流的巴菲特大呼看不懂行情。


結果,巴菲特基本上錯過了整個90年代末的互聯網牛市。2000年3月10日,納斯達克指數達到了歷史最高點5038點。第二天,巴菲特給股東們寫了一封信,承認自己作為伯克希爾·哈撒韋的CEO,經營業績不甚理想,併為此道歉。他投資的可口可樂、美國運通、迪士尼等藍籌股,近幾年的表現遠不及互聯網股票。


而巴菲特的老對手索羅斯,同樣踩錯了這波互聯網牛市。1998年前,索羅斯和巴菲特一樣,不看好瘋漲的互聯網股票,因此他選擇做空這一行業。


不過事與願違,1998年、1999年兩年,投資者對互聯網行業的熱情依舊不減。做空遭遇虧損的索羅斯,在業績壓力下不得不改變策略,跟隨市場做多。


這一回,索羅斯忘記了他“獨立思考,絕不跟風”的投資理念。而這一錯誤,最終將他引向了毀滅。


2000年3月,《巴倫週刊》刊登了一篇名為《燃燒殆盡》的文章,該文章尖銳的指出,按照現在的速度,至少51家互聯網上市公司將在未來12個月內花光他們的現金。


就像130年前,投資者擔心鐵路公司現金流即將斷裂一樣,這一回他們終於關心起了互聯網公司的現金流問題,納斯達克指數開始掉頭向下。


1個月後,一個更為撥弄投資者神經的消息傳了出來。互聯網行業的帶頭大哥——微軟公司,遭到了美國政府的反壟斷調查。根據法官的判決,微軟公司操作系統部門和應用軟件部門應當一分為二,從而終結微軟公司的軟件捆綁銷售行為。


這個十分不利於微軟的判決下達後,該公司股價當天大幅重挫了15%,並帶動納斯達克指數下跌8%。


股價的猛烈下跌,讓堅持看好互聯網行業的投資者們信心動搖了,互聯網泡沫開始破裂。在投資者們的踩踏之下,1年之內納斯達克指數下跌了2/3。


跟隨市場做多的索羅斯,也沒能在互聯網泡沫破裂前逃離。2000年4月底,嚴重虧損的量子基金宣佈清盤。那個曾經讓英國和香港政府頭疼不已的金融傳奇,最終隕落。


和量子基金一同“清盤”的,還有數百個互聯網公司。失去了股市的輸血,這些公司的現金流果不其然地斷裂了,證明了巴菲特的擔憂是正確的。


這一回,錯過了互聯網牛市的股神,也因為躲過了互聯網泡沫的破滅,又一次被投資者們“供奉”了出來,頂禮膜拜。


泡沫破滅後,美國的互聯網行業完全熄火。為了給經濟引擎添煤加柴,作為代替地,美國政府選擇刺激房地產行業。


然而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我們知道,因為這個決定,7年後美國股市迎來了又一次大崩潰。


百年美股:4代股神、7次崩盤,誰笑到了最後?

兩代大師未卜先知


2008年9月初,巴菲特接到了一通不同尋常的電話。電話的另一頭,是巴克萊銀行總裁戴蒙德。


戴蒙德表示,他正在和美國財政部、美聯儲商討救援雷曼兄弟的事項,希望資金實力雄厚的股神能擔當“白衣騎士”,出手拉雷曼一把。


巴菲特當場沒有給戴蒙德一個明確的回覆,只是表示會考慮,讓戴蒙德把相關資料傳真發給他。


戴蒙德和其他參與談判的人,當時都在紐約聯儲開會,那裡沒有傳真機。因此戴蒙德給巴菲特發去了一份十分詳盡的語音信息,希望巴菲特能有所回覆。


結果,巴菲特根本就沒有理會這段留言。數天後,無人相助的雷曼兄弟宣告破產,金融危機全面爆發。


心思縝密的巴菲特知道,雷曼兄弟掉入一個名為“次級貸款”的陷阱太深,早已迴天乏力。早在2003年,他就提醒過華爾街,次級貸款和各種金融工具,會將房貸的層層風險隱藏起來,是一顆遲早會引爆的炸彈。


然而當時華爾街沒有人理會這位老人的忠告,在美國政府各種降低房貸門檻、補貼購房家庭的利好政策刺激下,美國的房價水漲船高,低首付、零首付房貸比比皆是。


當時各大銀行高管們,都忙著在房地產牛市裡拿下利潤更高的次級貸款,為董事會貢獻漂亮的財務數據,也好讓自己的薪酬水漲船高。


對於他們來說,即使部分房貸有違約風險也沒有關係。只要房價繼續上漲,賣掉作為抵押品的房子,就足以彌補違約的損失。


不過出乎他們意料的是,這場“盛宴”落幕得太快了。


2007年7月份,因為違約風險上升,標普下調了次貸債券評級。這次評級下調給各大機構敲響了警鐘,金融市場一時間風聲鶴唳,一些持有了次貸證券的大銀行和大企業紛紛發出預警,次貸危機開始發酵。


在“盛宴”裡最貪吃的人,則成為了危機中最早的犧牲品。


2008年春天,英國北巖銀行和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因為虧損過多,相繼被英國政府和摩根大通收購。


到了9月份,各大金融機構更是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接一個的倒下。房利美與房地美、美林證券、AIG、雷曼兄弟、華盛頓互助銀行,紛紛登上了次貸危機陣亡人員的名單。


在破產新聞的轟炸下,美國股市的投資者被嚇壞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標普指數就下跌了30%。失業率攀升到了10%以上,無數美國人在金融危機中丟掉了工作,成為了華爾街的犧牲品。

百年美股:4代股神、7次崩盤,誰笑到了最後?

(2011年“佔領華爾街”遊行)


不過,也有少數清醒的人躲過了這次災害,甚至在危機中受益。


除了對次級貸款風險提前發出警告的巴菲特,2008年初,橋水的達里奧也向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彙報了研究心得,他認為一場金融危機即將到來。


結果,在股市中提前做好準備的達里奧,不僅沒有遭受損失,他旗下的“絕對阿爾法”基金,在2008年還賺了8.7%。


對金融危機的精準預判,讓橋水和達里奧一炮而紅。大量資金湧入橋水,公司的對沖基金規模由360億美元大漲至850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一。


這些股市大佬的過人之處,不僅僅在於判斷危機的發生,還在於他們能在所有人恐懼的時候,發現寶貴的投資機會。


雷曼兄弟破產數天後,“股神”巴菲特開始出手,他花費50億美元,買入了高盛的優先股。一個月後,他又向通用電氣注資30億美元。


儘管當時美國股市尚未止住跌勢,2009年3月前,高盛和通用的優先股繼續下跌,致使伯克希爾·哈撒韋遭遇了近10%的損失——這是巴菲特1965年執掌公司以來的最大跌幅,穆迪甚至因此取消了伯克希爾的AAA評級。


當時一些人笑話巴菲特“抄底抄在了半山腰”,不過現實很快打了他們的臉。


金融危機後,美國政府很快出臺了上千億的金融救援計劃,為各家金融機構注資,清理有毒資產;同時還有萬億以上的經濟復甦計劃,通過交通、電信、醫療方面的基建開支,促進就業和經濟回暖。


美國政府的經濟救援計劃,最終穩定了市場的信心,美股開始反彈。到了2009年夏天,巴菲特在“半山腰”上的抄底已經扭虧為盈。


不過,金融危機作為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對美股的傷害至深。等到股市收復危機期間的全部“失地”,已經是2013年之後的事情了。


後記


對於所有股市玩家們來說,熊市是一次大考。


當股市長虹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可以在市場中賺到錢,很多人的賺錢能力甚至和大師們不相伯仲。只有當熊市襲來,烈火煉真金,少數人才能大浪淘沙,有資格被人尊稱為“股神”。


回顧美股的百年曆史,在一代代的“股神”之中,卻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百戰百勝。傑伊·庫克兵敗鐵路狂潮,利弗莫爾在大蕭條中黯然退場,巴菲特曾在石油危機中遭遇滅頂之災,達里奧則在今天面臨著爆倉傳聞。


但是當老一代大師落幕的同時,新的明星也在冉冉升起。


今天,美國股市迎來了又一次大考,此間必定會有能人脫穎而出。


準備好鮮花與掌聲吧,讓我們靜靜地期待著,看誰能笑到最後,看誰有能力戴上新一代“股神”的王冠。


百年美股:4代股神、7次崩盤,誰笑到了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