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英豪 逆风而行

在我市防疫抗疫战场上,有这样一个人,她放弃与家人的团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疫情阻挡不了她的脚步,隔离困不住她勇敢的心,她化身“逆行者” 走向疫情防控第一线,守护千家万户平安健康。她就是扎兰屯市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刘静文。

天刚蒙蒙亮,刘静文就带着连夜做好的课件和制度、工作流程出门了。一赶到医院,她立刻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培训。从穿脱防护服的注意事项,到各区域通道走向,她做了详细的方案。后来不再允许集中培训,她将这些内容做成片子,放给大家看。

在前线,医务人员守护病人的健康,而刘静文需要守卫医务人员的健康。感染管理科被称为医护防控“吹哨人”,解读防控指南、制订防控流程、培训医务人员、安排防护物资……他们“上管天花板,下管每寸地,中间管空气,还要管墙壁”,筑起医务人员与病毒之间的“防火墙”。

作为扎兰屯市感染控制专家组成员,全市各乡镇、社区的感染控制工作是刘静文的又一个牵挂。最远的浩绕山乡往返需要10个小时,可那里有从武汉返乡的一家三口,需要进行隔离。刘静文放心不下,凌晨出发赶往浩绕山乡,指导当地科学隔离和陪护。

刘静文一直连续作战,经常深更半夜就往医院跑,往返在各乡镇、社区。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她要解读随时更新的防控指南,还要对全院医务工作者进行不间断的培训和应急演练,组织医护人员规范布置留观病房、防护用品物资安排,制定穿脱防护服流程及器械物品设备消毒流程,对医疗废物转运等工作进行周密细致的安排。

除夕过后没几天,医院发出了驰援武汉的倡议,刘静文第一个报名。还没有等到去武汉的名单,2月4日上午,刘静文却接到了另一项任务,立刻赶赴呼和浩特,担任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巡视督导组第一组组长,对呼和浩特市19家收治确诊、疑似病例及具有密切接触史人员留观的定点医院开展巡视督导防控工作。

刘静文的时间表密不透风,早上6时起床,洗漱吃饭,7时出发,对呼和浩特的19家定点医院明察暗访,每家医院的各个环节都要仔细查,晚上回到驻地还要做信息汇总,常常凌晨2点才睡觉。

刘静文的身后也是一个家庭,留守家中的3个“大男生”也让她牵肠挂肚。她家里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大儿子是骨科大夫。本来疫情防控期间也战斗在一线,没想到意外骨折,只能暂时“退场”。小儿子在机场工作,每3天才能回一趟家,知道父亲工作不易,他默默承担起家务。

刘静文的丈夫于绍辉是市生态环境局扎兰屯市分局环境监察大队队长,疫情防控期间也坚守在环保防控的第一线,对全市各医疗单位、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及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医疗废物及废水安全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进行监督检查。疫情发生以来,夫妻二人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他们只能偶尔在深夜里通过视频简短地说上几句话,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面对疫情,刘静文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彰显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本报记者 晗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