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就對了

匠,就對了

就在這幾天,超過1000萬名ofo用戶在線排隊,申請退還押金。

我們有幸見證了發展神速的“共享單車”行業在眨眼間資本燒盡,繁華落盡,看到它被網友戲稱為與蝗蟲般的餓了麼、美團外賣大軍一起給中國帶來了大量垃圾只能“呵呵”時,是否想到了俞敏洪此前言辭激烈的吐槽:“看看中國企業的第一梯隊,除了能吹的萬達,能忽悠的賈躍亭,還有裝神的阿里,靠汙辱國民智商發財的“拼多多”,充斥各種低級趣味視頻的“快手”,這哪是一個追求世界一流科技強國的國家應有的相貌?”

多年以來,中國的資本大多以賺快錢為目的,大把地砸向共享垃圾單車、蝗蟲外賣和拼多多這種專賺傻子錢的企業卻不注重對基礎科技的研發投入,中國因此被世界汙名為最善模仿,不善創造或不屑創造的國家,缺乏“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這個近年很熱的詞語,是否已成為當今中國社會最稀缺和最呼喚的東西?中國企業家們是否只有經歷了美國能輕輕鬆鬆制裁研發投入十個億不到還號稱高科技集團的中興,卻只能靠抓孟制裁科研投入幾百億的華為的時候,才開始懂得工匠精神的價值呢?

何以靜心,唯有熱愛

李宗盛在《致匠心》中說,“世界再嘈雜,匠人的內心絕對、必須是安靜的。專注做點東西,至少,對得起光陰歲月。”靜得下心耐住寂寞,豁得出去四面囂張。

不論是《我在故宮修文物》,還是《壽司之神》,都在傳達著一種對專業的敬畏和熱愛。如果不是心中真的熱愛,在快餐主義的今天,誘惑之多,浮躁之盛,有多少人能夠在一件事情上,真正的做到始終一絲不苟,耐得住枯燥乏味,報以夜以繼日的態度?

找到心中真正熱愛的事業併為之專注一生,便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人品先行

日本皇室所用傢俱的御用匠人、秋山木工的創始人秋山例輝,寫過兩本《匠人精神》。秋山例輝曾經在採訪中多次強調“道比技重要”。他在《匠人精神2》中寫道:“對於工匠來說,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人品。秋山木工的技術工資佔40%,人品工資佔60%,相比於鑽研技術,做好事、熱心奉獻的人獲得的工資待遇更高。”

對於企業來說,員工的能力是可以慢慢培養的,但人品不好,不僅教不好,還會讓企業遭受巨大損失。

人品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著最後的結果。擁有好的人品,才會待客真誠,情願自己多付出一點,也要把出品反覆打磨到盡善盡美,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別人。

工匠精神 vs 斜槓青年

很多人認為工匠精神就是“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情”。然而,工匠精神本質上是“追求自我卓越”的精神和態度,反而是斜槓青年的必要前提,要求我們做每件事情的時候都能專注和投入,不急功近利。

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擁有選擇,多元化的時代,時代賦予了個人太多過去無法想象的可能,“一夜暴富”的故事在我們的身邊不斷上演。然而,大多數人往往只關注最後的“成功”,卻看不到成功背後長期不懈的努力和無數次的試錯,對於“速成”的狂熱追求,容易給人一種幻想和錯覺,以為成功可以快速達到。真正擁有智慧和遠見的人,會在他人都浮躁,為滿足虛榮心而追求一些華而不實的目標時,靜下心來磨練自己的實力,只有實力才是確保我們在這場人生長跑中勝出的唯一砝碼。

因此,與“工匠精神”相對的並不是斜槓或者多重身份,而是“速成”的心態。

工匠精神 vs 創新精神

工匠精神體現在產品上,有一個方面是確保產品萬無一失。創新與萬無一失看似矛盾,但實則上是統一的。

我們已經進入了產業化大變革時代,產品與技術更新速度很快。“工匠精神”意味著精益求精的同時也意味著成本。新企業的首要目標是活下來,只有在活下來的情況下,才能不斷迭代自己的產品。只有不斷迭代自己的產品,才能讓產品的品質越來越好。因此,一絲不苟、持續不斷的創新,將成為互聯網時代真正的工匠精神。

用創新的思想去異想天開,讓工匠精神獲得理想的成長土壤,才是走向成功的秘訣。

新的一年即將開始,願我們都能帶著一顆“匠人之心”,不慌不忙地去打磨自己——這件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