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各個旗縣名字的由來,你知道嗎?

   林西縣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在巴林墾務局基礎上設置林西縣。因縣境在巴林右旗之西,遂以“林西”這個簡略詞語作為縣名。林西縣面積

3933平方公里,人口24萬。郵政編碼025250。縣人民政府駐林西鎮。

 巴林左旗、巴林右旗

  巴林是蒙古語,意為“要塞”。巴林部的始祖是成吉思汗十八代孫蘇巴海,後金天聰二年(1628年),蘇巴海之子色特爾因反對林丹汗,率部歸順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劃定巴林部駐牧地於今該二旗境內,清順治五年(1648年),在巴林牧地東、西兩處分別設置巴林左翼旗、巴林右翼旗。1969年昭烏達盟劃歸遼寧省時,二旗分別更名為巴林左旗、巴林右旗;1979年復歸內蒙古,保留旗名至今。

  巴林右旗面積 9837平方公里,人口18萬。郵政編碼025150。旗人民政府駐大板鎮。巴林左旗面積

6713平方公里,人口35萬。郵政編碼025450。旗人民政府駐林東鎮。

  阿魯科爾沁旗

  阿魯是蒙古語,意為“嶺北”;科爾沁,蒙古語意為“弓箭手”(源於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圖?哈薩爾率領的帶弓箭的近衛軍)。阿魯科爾沁部的始祖系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孫昆都倫岱青。阿魯科爾沁部,是蒙古科爾沁部西遷的一個分支部落,後金天聰四年(1630年)歸順後金,編為阿魯科爾沁左、右二旗,清崇德元年(1636年)又併為一旗。

  阿魯科爾沁旗 面積14555平方公里,人口30萬。郵政編碼025550。旗人民政府駐天山鎮。

   翁牛特旗


  翁牛特是蒙古語,意為“諸王”,亦含“神聖”之意,原為蒙古部落名稱,意為“諸王所在之部”。翁牛特部的始祖巴彥岱洪古立是成吉思汗的二十世孫。後金天聰六年(1632年)遜杜稜、棟岱青率部歸順後金。清崇德元年(1636年)設翁牛特左、右二旗。

  翁牛特旗面積11882平方公里,人口48萬。郵政編碼024500。旗人民政府駐烏丹鎮。

  克什克騰旗

  克什克騰是蒙古語,意為“親兵”、“衛隊”,源於成吉思汗所創設的近衛軍的稱號。克什克騰部的始祖鄂齊博羅特是成吉思汗十六世孫,達延汗巴圖蒙克第六子。元代有察哈爾克什克騰部落,又成為部落名。順治九年(1652年)清政府將克什克騰部改設克什克騰旗。

  克什克騰旗面積20673平方公里,人口25萬。郵政編碼025350。旗人民政府駐經棚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