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地图巨头“凯立德”,是怎样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烂的?

小编曾经是某地图软件的忠实用户,因为那个导航总能准确带小编去往目的地。有一次小编与人结伴出行,朋友事先提醒过小编有一条新高速走起来会更近,出于对导航的信任,小编并没有太把朋友的话放在心上,结果在旅途中走错了路,绕了好大的圈子才到,后来一看其他地图,发现是有朋友所说那条近路的,顿时小编觉得很失望,从而把这款地图APP换掉了。

曾经的地图巨头“凯立德”,是怎样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烂的?

故事的主角就是许多老用户都"恨铁不成钢"的一代科技巨头——凯立德,它是1999年开始进军地图导航领域的,那时的汽车行业还在蓬勃发展,智能导航也成为了人们出行必备的系统,因此,凯立德也随之获得了不小的成就,不仅取得大量的知识产权及技术专利,也吸引了许多行业"大佬"的投资,在行业内可谓风生水起,占据了车载GPS界大半份额。包括人们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高德地图,也曾经仅以8.1%的份额被力压一头。

但是在此后的年月里,尤其是近几年开上车的人,他们很少听过凯立德的名字。事实上在2015年,凯立德就已开始面临严重亏损,到2017年共亏损将近两亿,市场份额也被高德、百度这些后起之秀瓜分蚕食。但凯立德对于逐渐走向衰落的自己,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浑然不觉。

曾经的地图巨头“凯立德”,是怎样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烂的?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也会根据各种因素而不断改进,有些地方的道路甚至会以周计算地变更,如此速度,只有互联网化的实时导航更新,才能确保用户顺利使用。我们现在常用的大地图全都是联网在线实时更新的,甚至公交车路线变更都会有提示,非常方便。但凯立德却不同,不仅无法互联网化,甚至升级还需要单独购买更新包,并且要自己将卡的内容复制进导航,一年至少需要更新两次的话,花钱就不说了,速度不快也非常麻烦。

曾经的地图巨头“凯立德”,是怎样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烂的?

在导航地图行业尚未兴起的时候,拥有凯立德地图是很被人羡慕的一件事,它能准确地将人领向目的地,并且UI等操作也十分简洁。然而,单一功能的科技产物很容易就会为时代所抛弃,毕竟科技发展实在是太快了,而互联网科技更是日新月异。凯立德在时代的潮流中,似乎总有些自诩之意,要知道,从古至今没有永恒的一家独大,竞争对手都纷纷投向手机导航这块利润十足的领域,并且实现了互联网实时更新的时候,凯立德却还沉迷收费升级内存卡,或许一个升级包本身并不贵,但长年累月下来,比起直接换掉导航工具,谁又愿意多花这份钱呢?

无论是导航还是汽车行业,其实都是瞬息万变的,如凯立德一样的企业还有很多,如果不能扩大资源优势,满足用户需求,及时跟上大环境,或许终究会被淹没在历史的潮流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