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校园凶案之后,谁来拯救这些弱小受伤的心灵?

上饶校园凶案之后,谁来拯救这些弱小受伤的心灵?

据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新闻中心官方微博消息,经信州公安刑警大队侦查,上饶市第五小学5.10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某建对杀害受害人刘某宸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事发学校校长朱某已被停职检查。目前,案件侦办、责任调查和善后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中。

上饶校园凶案之后,谁来拯救这些弱小受伤的心灵?


距上饶校园血案发生到现在已经过去4天了,诸多的媒体,大众,舆论,社会都在关注这个事件的进展,详细的报道和过程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我也就不必多叙述了,在这里,我只想讲讲对于这件事的一些个人看法,不一定是对的,请大家多包涵!

首先,想从自己的儿时经历说起吧,大概也是在我小学4年级的时候,也就十岁左右的年纪,我记得那时候,学校还是男女同桌的安排,班里学习好的跟学习不太好的一般都会安排坐一起,普通的男孩儿要是能长相和成绩都比较好的女孩儿同桌那绝对是特别让人羡慕嫉妒的事情,反之亦然,学习好长相不错的男孩儿也备受女孩儿们的爱慕,当然,在那个时期,所谓的爱慕,羡慕嫉妒恨,都是非常懵懂和潜意识的,并未如成人世界这般清晰深刻,那时的我们都傻乎乎的只知道瞎胡闹,这就是大人对我们的评价,于是在那个年代,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小男孩儿,跟着几个特别爱闹的小伙伴也经常爱去逗班里的漂亮女孩儿,逗她们的方式无在乎也就是扯头发,拉衣角,在她们书里画乌龟,桌子里塞毛毛虫之类的,当然也有比较过分的是吐口水,推搡一把,猛的撞一下,但都是非常少的情况!男孩儿做这些事情,无在乎就是想引起女孩儿的注意,博取他人(异性)的关注,因为心智和年龄的原因,导致孩子无法像成年人一样能够准确的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就把戏闹当成了唯一获取关注的方式,可以说大部分孩子的童年都是在打打闹闹,骂骂咧咧的喧闹中成长度过的!我们那时候的童年并没有现在所谓的互联网更没有手机,我们只知道童年就是可以胡闹的年纪!这种日子过了就没了!

上饶校园凶案之后,谁来拯救这些弱小受伤的心灵?

我清晰的记得有一次,我跟一个特别闹的小伙伴把班里跟他同桌的小女生的书本藏进了男厕所里,当时觉得特别刺激,出这馊主意的其实不是我,藏书的也不是我,我只是觉得纯粹的好奇好玩就参与了,因为我们经常这样那样的跟她瞎闹,女孩在班里不算是成绩最好的,也不是最漂亮的,唯一的不同是听说她家里是当官的,因为在班里我们仨平时其实也算是好朋友,所以也没太在意这事情,然后突然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快放学的时候,那女孩儿的爸爸突然来学校了,找到我们班主任,当然也找到了我,老师在她爸爸面前追问着我藏书本的事情,女孩的爸爸肥肥胖胖的身躯,眼里布满血丝,满脸的愤怒,恶狠狠的盯着我,可当时的我还傻乎乎的觉得那不过是一个玩笑而已,刚开始我说不知道,老师说女孩回家已经告诉了她爸爸,这事儿就是我一个人干的,是我把书藏起来的,平时就我最爱欺负她,我当时一下懵了,想想平时也没啥啊,就大家闹闹,也没有说特别过火,特别严重到欺负人的程度呀,家里大人也常教育不要欺负同学,不要打架,不要闹,可这事儿确实不是我干的,我知道的时候,书都已经被另外那个小朋友扔男厕所里了,压根就不是我干的好吧,当时我那个~~~那个憋屈啊~~那个恼火啊~~我想解释,可对方父亲根本不听,一个劲儿的问到底是不是我做的,最后把我逼急了,一口咬定,对!就是我干的!怎么滴吧!问,为什么这么干!答!就好玩儿,没别的意思,我刚说完,啪的一声!突然就觉得脑子嗡的一下,下巴火辣辣的一阵疼,用手一摸,从下巴到鼻子全是血,鲜红的五条血痕直接挂在了脸上,没错,打我的正是女孩的爸爸,不是甩的巴掌,而是狠狠的一爪子,从下往上轮出来的,他还想再继续揍的时候被老师拉开了,我当时鼻涕眼泪哗啦了的就下来了,她爸爸还意犹未尽,指着我鼻子不停的咒骂,说要叫上方父母来学校,我当时吓坏了,愤怒,委屈,难过,疼一下子集中爆发,我咬着牙,捂着鼻子,抱着书包跑出了学校!身后还传来她爸爸那象猪一般的叫骂声!这件事过去了很多年,依然历历在目,我文笔并不好,所以并不是想写小说或者说故事,而确实是亲身经历的事情!那一爪子实在是挠在脸上也挠在了心上!算不上童年阴影吧,但确实想起总难免感叹!心灵上总有一种说不出的痛!

上饶校园凶案之后,谁来拯救这些弱小受伤的心灵?


其次!

来说说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一词虽然早在1978年便已出现,但学界对校园欺凌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校园欺凌”即“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

校园欺凌的特点

普遍性:普遍存在于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于世界上不同文化背景的各个国家。

多样性:形式可能是辱骂恐吓,拳打脚踢,无形的偏见、孤立,影像的网上传播等。

不均衡性:欺凌者往往非常强势,被欺凌者无力反抗。

反复性:力量的不均衡造成被欺凌者忍气吞声,欺凌者往往会重复欺凌行为。

隐秘性:欺凌行为一般发生在比较偏僻的空间,参与其中者往往选择或被迫选择沉默。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

: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受害者;

:打架、斗殴,对受害者进行人身攻击;

: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恐吓、威胁、逼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

上饶校园凶案之后,谁来拯救这些弱小受伤的心灵?

家庭

▪ 过度溺爱导致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

▪ 不良家庭环境让孩子背负过多压力,催生心理障碍;

▪ 父母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和心理辅导;

▪ 父母间存在暴力。

学校

▪ 只重视成绩而忽视了道德教育;

▪ 平时缺乏管理,出了事又急于息事宁人。

社会

▪ 暴力影片、游戏等,引起青少年模仿;

▪ 社会不正之风影响青少年的是非观;

▪ 部分媒体过度过细再现犯罪经过。

上饶校园凶案之后,谁来拯救这些弱小受伤的心灵?

网传:网上传播谣言进行人身攻击。当教育者都不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心智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玩笑

你的孩子被尿液淋过吗?

你的孩子伤痕累累的回过家吗?

你的孩子学具总是丢失?总跟你要零花钱吗?

在全球范围内,校园霸凌都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然而,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校园欺凌的后果有多严重——甚至以人命为代价

在学校长期遭受“校园霸凌”的15岁少年张超凡,被6个同学殴打长达4小时,最终死亡。青海省海东市一名初中学生陶成鹏,不堪同学的欺凌,喝农药自杀。内蒙乌海市第二中学一个男生长期遭遇校园暴力,家长向学校反映,校方推脱说只是学生打闹,并称受害学生情绪稳定,结果男生上吊自杀。

上饶校园凶案之后,谁来拯救这些弱小受伤的心灵?

2 有些人说孩子只是闹着玩的,请明白校园霸凌对孩子的伤害可以有多深远

总觉得孩子小,用「玩笑」「恶作剧」「淘气」为霸凌者开脱,背后所带来的,是长期的、无法泯灭的儿童心理问题。

霸凌行为,一句话:任何侵略性的、反复的、存在不平等力量关系的行为,都是霸凌行为。

这是瑞士心理学家 Dan Olweus 在 1970 年的定义,至今仍然适用。

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对霸凌的伤害性可以当作是开玩笑——如果你对「童年霸凌伤害会造成长大后心智健康、体能健康与认知健康都呈现贫乏状态」仍然不够震撼。

这里详细说明下:霸凌对受害者的影响是生理性的损伤,因为霸凌行为产生的压抑、抑郁、焦虑会对儿童大脑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包括杏仁核过度活跃,海马体变小,纹状体联结减少,奖励刺激反应降低等等。

被霸凌的学生比没有被霸凌过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健康问题,比如头疼和胃痛多出 2 倍。

3 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受霸凌?答案是没有任何孩子应该是容易受霸凌的

上饶校园凶案之后,谁来拯救这些弱小受伤的心灵?

网上有专家分析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受霸凌,比如被霸凌者的长相、身体形态、性格、成绩等,但是,我们知道了这些又 so what?

「为什么只欺负你不欺负别的孩子」暗含了一个很错误的逻辑,那就是被霸凌是受凌者本身的问题。而去太多探讨受凌者全是害羞还是内向,就好像要去了解「为什么只欺负你不欺负别的孩子」。

事实上任何一种性格的孩子都不应该被霸凌,任何一种理由也不能成为其受欺负的理由。

因此每当霸凌事件发生,关注点不应该放在受凌者的特征。

当受凌者鼓起勇气向家长或老师告知霸凌问题时,却得到「为什么只欺负你不欺负别的孩子」这个答案,会严重损耗其对家长及老师的信任。

同时,这句话可能给受凌者造成严重的心理阴影,并改变其自我认知。在将来面对霸凌时,这些受凌者通常会默默承受,甚至认为自己被霸凌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再强调一次——每当霸凌事件发生,关注点不应该放在受凌者的特征上。而家长,心疼你的孩子时,不要去怪责他因为什么原因被欺凌。

4 霸凌很可怕,更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如何面对霸凌

上饶校园凶案之后,谁来拯救这些弱小受伤的心灵?

“我就是碰了一下她的胳膊,然后她放学就带了一帮女生打我……”豆豆边抽泣边描述着放学被围殴的事情。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一定很不好受吧?你最难受的点是什么?”

“老师和她们的爸妈对这件事轻描淡写,我非常不满。”

“那你希望大家怎么处理?”

“我希望老师重视,而不是简单道歉,她们根本不会知错,我还是会被打的。谁的责任谁道歉,大家要说清楚,各打五十大板,完全不分轻重主次。”

“嗯,澄清事实,然后各自承担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

上饶校园凶案之后,谁来拯救这些弱小受伤的心灵?

每件事情其实都很简单,很容易解决,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感受,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孩子在事件中的负面情绪。

“可是,在被围攻时,我十分害怕,还瞬间变得非常懦弱想逃跑,现在回想起来,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凭什么呀!”豆豆说到这里,又激动起来。

“是的,这件事本来只是个误会,但却伤害了你,我们要不要蒙面去打她们一顿,带上咱们的好闺蜜。”

“哈哈哈,那我们不就蛮横不讲理的人一样了嘛。”豆豆乐了一下。

“你不愿意以暴制暴,愿意理性的处理问题。我认为你做的非常好,你平时也一定是非常理性的处理事情,所以尽管发生这样的冲突,你依然做到了有理有节,令人敬佩!”

“那我如果想起来还难受怎么办?”

“这个,当你忽然想起来语文曾经考了30分,非常难受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呢?”

“啊,我会赶紧想想别的。或者赶紧恶补一下语文压压惊……”豆豆仿佛恢复了青少年该有的活泼,甚至开起了小玩笑。

“是的,转移注意力、吃一堑长一智都是很好的方法,可见你是有能力处理好挫折和自己情绪的。我也相信你能妥善处理这件事的。”

上饶校园凶案之后,谁来拯救这些弱小受伤的心灵?

每一片乌云背后都镶有金边,我们需要让孩子看到事情的两面性,肯定发生事情带来的积极结果。

孩子的可塑性真的很强,我们引导孩子从事件中学会总结,看到自己的能力,那么冲突就没有白白发生。

这是知子花专业心理咨询师李庆利老师跟我们分享的她的成功案例之一,现在这个女孩已经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成绩优异的三好学生。

所以!希望校园欺凌不是无计可施,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健康、安全地长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