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蝗災侵襲非洲:規模大增20倍 破壞力強過新冠病毒

新一輪蝗災侵襲非洲:規模大增20倍 破壞力強過新冠病毒

東非蝗災(圖源:美聯社)

在新型冠狀病毒擴散到世界大部分地區的幾周前,非洲部分地區已經遭受另一種瘟疫的威脅,在那裡爆發了7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如今,第二波蝗災已經到來,數量約為第一波的20倍。

據美聯社10日報道,第二波蝗災已開始侵襲非洲,數十億隻沙漠蝗蟲的幼蟲在索馬里被大量繁殖,正尋找著隨季節性降雨而湧現的新鮮植被。如今,對於當地數百萬本已脆弱的民眾來說,抑制病毒的傳播遠不如對抗蝗災重要。可是當他們冒著傳播病毒的危險,聚集起來試圖與蝗蟲作戰時,卻發現往往徒勞無功。

烏干達農民約韋裡·阿博凱特(Yoweri Aboket)說,“每個人都在談論蝗蟲”,“一旦它們降落在你的花園中,就會將其徹底毀滅。甚至有人會告訴你,蝗蟲比新冠病毒更具破壞性。因為有些人不相信病毒會到達這裡”。肯尼亞邊境附近阿伯卡特村(Abokat)的一些村民通過引爆金屬鍋,吹口哨或扔石頭的方式驅趕蝗蟲。但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什麼都做不了——新冠病毒導致的封鎖使他們無法聚集在屋外。

新一輪蝗災侵襲非洲:規模大增20倍 破壞力強過新冠病毒

東非蝗災(圖源:美聯社)

報道稱,當一個木薯園遭到蝗蟲破壞,就意味著以木薯為主食的居民面臨飢餓。這種擔憂反映在整個東非的大部分地區,包括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和南蘇丹。此外,在吉布提,厄立特里亞,坦桑尼亞和剛果也發現了蝗蟲群。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稱蝗災的爆發,部分是由於氣候變化,會對糧食安全和生計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脅”。該組織還稱這次新浪潮的規模大約是第一次浪潮的二十倍。糧農組織的一項新評估中寫道,“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南部和索馬里南部正在形成越來越多的新群,東非的當前形勢令人極為震驚”。

該機構預測,5月份有利的繁殖條件意味著6月下旬和7月下旬將有新一輪的蝗蟲種群繁殖,而這與收穫季節相吻合。聯合國已呼籲將援助的數額從7600萬美元提高到1.53億美元,並表示要在更多的降雨來臨之前立即採取行動。到目前為止,糧農組織已收集到1.11億美元的援助。

新一輪蝗災侵襲非洲:規模大增20倍 破壞力強過新冠病毒

東非蝗災(圖源:美聯社)

內羅畢的氣候預測和應用中心介紹,蝗蟲“以前所未有的巨大數量入侵了東非地區”。該中心的衛星信息分析師肯尼斯·姆萬吉(Kenneth Mwangi)說,新出現的蝗群包括“幼蟲”,它們“比成年蝗蟲吃得更多”。此外,新冠病毒導致的旅行限制影響了跨境運輸,延誤了農藥的運送,因此當地在抗擊蝗災方面存在實際的困難。

“不幸的是,我認為,由於世界各地發生了其他事情,人們已經忘記了蝗蟲的問題。但這是一個非常非常現實的問題”,農民喬治·多德斯(George Dodds)告訴糧農組織。烏干達農業部長說,由於國際貨物運輸受到干擾,當局無法從日本進口足夠的農藥。其他國家也面臨著類似的挑戰。

糧農組織說,在埃塞俄比亞,約有600萬人生活在受到蝗蟲暴發影響的地區,如果不加以制止,這種侵擾“將造成農作物,牧場和森林覆蓋物大規模的損失,加劇糧食和飼料的不安全狀況”。埃塞俄比亞農業部長表示,目前正在努力部署六架直升機,以抵禦可能持續到八月下旬的蝗災侵擾。

此外,還有一個令人不安的信號,埃塞俄比亞的衛生部發言人莫吉斯·海魯(Moges Hailu)稱,蝗蟲群已經出現在了以前從未發現過的地方。(來源:海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