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顫病因找不到?可能是這個常見藥物導致的!

首發 | 神經時間

震顫是神經系統疾病的一種常見症狀,是身體的某一部分出現的不自主性、節律性、振動性運動。

筆者曾收治了一例患者,震顫的病因怎麼也找不到,最後發現是藥物引起的。

雙手不自主震顫,可疑的病因都被排除了

患者,男,69 歲,2019 年 1 月以「雙手震顫、雙下肢無力 1 周」為主訴入院。

入院查體:雙手不自主震顫,雙下肢跟膝脛試驗欠穩準,步基寬,不能走直線,餘神經系統查體無明顯陽性體徵。

患者既往有「陣發性房顫」病史 3 年半,2015 年 6 月、2016 年 3 月、2017 年 4 月均因「陣發性房顫」住院治療,住院期間均使用胺碘酮成功復律。

2017 年 4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間規律口服胺碘酮片 0.2 g 2 次/日,本次入院時心律為竇性,心電圖未見異常。

輔助檢查結果:同型半胱氨酸 19.7 μmol/L(< 15 μmol/L),鈉 129 mmol/L(135~145 mmol/L);餘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C-反應蛋白、腎功能、肝功能、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貧血三項(葉酸、維生素 B12、血清鐵蛋白)、凝血功能、D-二聚體均未見明顯異常。

頭顱磁共振未見急性梗死、出血、顱內佔位及顱內動脈狹窄。

震顫病因找不到?可能是這個常見藥物導致的!

震顫病因找不到?可能是這個常見藥物導致的!

震顫病因找不到?可能是這個常見藥物導致的!

震顫病因找不到?可能是這個常見藥物導致的!


  • 患者低鈉血癥考慮長期低鹽飲食所致,給予糾正後,症狀未改善;
  • 甲功三項正常排除甲亢所致震顫;
  • 無大細胞貧血、無維生素 B12 缺乏,排除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所致行走不穩;
  • 無前驅感染史,血常規、C-反應蛋白正常,不考慮小腦炎;
  • 頭顱磁共振檢查結果排除腦血管病及顱內佔位。

還可能是什麼原因?

查看患者的既往病史及用藥史,發現患者較長時間的服用胺碘酮。胺碘酮為心內科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藥物之一,而長期服用胺碘酮出現的神經系統不良反應報道較少。


但經查閱文獻發現,胺碘酮導致震顫並不少見。


1983 Morady 等人對 154 例長期服用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患者(負荷劑量為 800 mg/天,維持劑量為 600 mg/天)進行隨訪(6-52 個月),51% 的患者出現一個或多個藥物不良反應,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震顫或共濟失調(35%)、噁心和厭食(8%)、視覺暈或模糊(6%)、甲狀腺功能異常(6%)和肺間質浸潤(5%)。[1]

1984 年 Chamess 等人在 Neurology 發文描述了胺碘酮所致的震顫、共濟失調和周圍神經病變等神經系統不良反應,54% 的病人因為神經系統的不良反應減量或停藥,症狀可逆。[2]

2015 年國內的李雪等人對 362 例使用胺碘酮的患者進行隨訪分析發現胺碘酮的少見不良反應占 16.3%,以神經系統症狀多發,最常見的症狀為周圍神經病變、震顫、肌肉病變、小腦毒性、視神經病變。[3]


處理及預後

給予患者停用胺碘酮,改為 β 受體阻滯劑及抗凝藥物應用,1 周後患者症狀明顯減輕出院,2 周後患者震顫基本消失。

1 年後隨訪,患者未再出現房顫,也未再出現震顫及共濟失調。


總結

國內胺碘酮使用較為廣泛,對胺碘酮引發的神經毒性極少報道,沒有引起臨床醫生的注意,通過對胺碘酮引發神經毒性的臨床症狀多一些瞭解,可縮短確診的時間,有助於患者更快的康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