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十字軍遠征,是中世紀歐亞地區最為著名的戰爭活動,近200年的殺伐給歐亞地區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然而,卻有那麼一股勢力憑藉著“戰爭紅利”悄然興起,它就是條頓騎士團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條頓騎士團的建立源於“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之後。連續兩次的征戰失敗,使得參與東征的騎士集團之間矛盾重重。

其中來自德意志地區的騎士因為受到德皇的青睞,得到了大量的分封土地,逐漸在耶路撒冷地區站穩了腳跟,並且極大地擴充了自己的實力。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這支騎士團就是條頓騎士團的前身,1198年,以阿卡為總部的條頓騎士團正式成立,根據教皇英諾森三世的指示,條頓騎士身披白色披風,披風上面繡著紅色十字和寶劍,此外,還需要佩戴黑色十字勳章。

這個形象大致如下圖所示: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毫無疑問,這肯定是一副冷酷無情的作派,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個規定是教皇英諾森三世下達的,也就是說這支騎士團實際上是聽從教皇的指令。

可不要忽略這個細節,條頓騎士團之後的所有發展都和宗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甚至包括它的衰落,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作為“初生牛犢”的條頓騎士團,命運之神顯然對他們是相當眷顧的。雖然在“第五次十字軍東征”當中慘敗,但是他們隨後就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達成協議,繼承了普魯士境內的所有貴族特權。

當然,能夠在慘敗之後依然收穫如此重大的利益,教皇這個背後的靠山功不可沒。

和中國的君權不同,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皇權完全是被教皇所控制的,在羅馬教會盛行的時期,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教皇>皇帝,若國王不聽教皇的命令,教皇有權退除國王的會籍。當然,如此不平衡的權力也會埋下禍端。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在攫取了普魯士地區的全部利益後,條頓騎士團又一次得到了命運的幫助——匈牙利國王邀請騎士團前去幫助他們進行鎮壓活動。

如此一來,原本只活躍於西歐一帶的條頓騎士團就可以光明正大地開進東歐了。

對於東歐來說,這簡直就是“引狼入室”。在完成鎮壓後,作為回報,匈牙利國王給條頓騎士團劃了一塊封地,但是當條頓騎士團成員準備在這個封地上建立國家時,遭到了匈牙利國王的拒絕。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這裡有必要說明一點的是“封地”和“國家”的概念。

在中世紀的歐洲,封地雖然是以國王的名義進行分封的,封地上的領主也有相當大的權力,但是在根本上,這塊地依然是屬於國王的,換句話說,作為領主你有使用權,卻沒有所有權!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也許是條頓騎士團的“好運氣”還沒用完,本來在東歐建國無望的他們又收到了來自波蘭公爵康拉德的邀請,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這個公爵本來想要入侵庫爾蘭,但是沒想到卻被當地的普魯士原住民打敗了,鬱悶之下,就想到了戰力強悍的條頓騎士團,請他們出山幫忙侵佔庫爾蘭。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這個好機會條頓騎士團自然是不會錯過的,但是為了避免像上次那樣出力不討好,條頓騎士團留了個心眼——他們向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討了一份詔書:

條頓騎士團有權佔有康拉德贈予的土地和他們征服普魯士人後獲得的土地,對騎士團領地的進攻將遭到神聖羅馬帝國的嚴厲懲罰。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要得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詔書呢?

原來,神聖羅馬帝國並不是一個集權制國家,這個國家很特殊,你甚至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時期,它是由許多小國和地區共同組建的,有點類似於聯邦制,皇帝是這個國家的元首,而那些公爵之類的貴族都是接受這個國家分封的領主,服從皇帝的命令是他們的義務。

不得不說,條頓騎士團這一招確實夠狠!玩了個釜底抽薪!就這樣,條頓騎士團成功“入駐”東歐,建立起了一個以普魯士為中心的騎士團國。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中國人有句老話叫:“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一個帝國的頂點就是這個帝國的轉折,這個道理似乎對所有的歷史都通用,比如說我們中國唐朝的“安史之亂”,開元時期的富強幾乎就是在一夜之間土崩瓦解的。

條頓騎士團當然也逃不過這個定律,而這個轉折則是一場戰爭——坦能堡之戰。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1409年,為了反抗條頓騎士團在賽摩基地亞的神權統治,當地人發動了武裝起義,但因為力量薄弱,賽摩基地亞人不得不向波蘭和立陶宛等國求援。

戰爭的利益永遠是雙方的,賽摩基地亞之所以會選擇波蘭等國,就是看中了東歐國家和條頓騎士團之間的矛盾。

前面我們提到過,條頓騎士團進駐東歐其實是帶有明顯的強制意味的,這就是矛盾的根源。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和波陶聯軍相比,騎士團雖然在人數不佔優勢,但是軍隊的戰鬥力卻相當強悍。條頓騎士團所挑選的騎士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每一名騎士在加入條頓騎士團之前,都要受到嚴格的訓練,包括格鬥,騎術,戰術等多個方面,放到現在,那就是特種部隊一般的存在。

而相比之下,波陶聯軍的戰鬥力和裝備就要遜色許多了,他們唯一的優勢就是人數。在開戰之前,波陶聯軍甚至還邀請了韃靼人作為後援。

我們知道1409年的時候,中國正處於明朝永樂年間,韃靼人在和明軍作戰的時候吃了不少虧,所以轉而向東歐挺進,對於韃靼人來說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儘管騎士團裝備精良且戰鬥素質極高,但是由於指揮失誤以及對於敵軍的輕視,在戰鬥開始一個月後,騎士團的軍團就被分割包圍了,波陶聯軍以及韃靼人對他們實施了全面圍剿,騎士團遭到沉重的打擊,主力部隊全軍覆沒。

對於條頓騎士團來說,這場戰役毫無疑問是一次慘敗,也正是從這裡開始,條頓騎士團開始走向了下坡路······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那麼盛極一時的條頓騎士團為何在一場大戰後就走向衰亡了呢?

其實,坦能堡之戰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戰爭之前,條頓騎士團已經危機重重了,而這一切就要回溯到我們上面說過的宗教問題。

條頓騎士團自成立開始就是隸屬於基督教的,無論是它的興起還是衰落,都和基督教緊密相連。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秩序一度遭到破壞,先前的文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戰亂,飢餓,疾病等等肆意蹂躪著歐洲人民。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而基督教的降臨,給了歐洲人民以文明的曙光,到英諾森三世時,基督教的發展達到鼎盛。然而,儘管天國的意境很美,但是幻想終究是幻想,世俗間的事物還是要進行實際的解決,其中就包括皇權和教權之間的矛盾。

從神聖羅馬帝國時期開始,皇權和教權的對抗就呈現出愈演愈烈的態勢,皇帝對教皇的命令開始置若罔聞,公開向教會徵稅,斷絕了教皇大量的經濟來源。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錢是萬萬不能的。宗教之所以在14世紀以前無所不能,就是因為它壟斷著國家的財富,而教會的經濟被壓制後,以皇帝為首的國家集團就開始重新掌握政權,這樣一來,隸屬於教會的騎士團,它們的地位就很尷尬:

一、如果繼續遵從教會的話,那麼勢必就會成為人們的公敵

二、如果背棄教會,那麼自己就再無容身之所,依然是死路一條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在基督教進行自身的改革以後,騎士團的兩難境地就變得更加明顯了。

所以說,在坦能堡戰役之前,條頓騎士團本身就已經危機重重了,在這一時期,它的強大僅僅是依靠軍事力量,而沒有其他力量的支持,一旦出現戰略錯誤,則滿盤皆輸!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19世紀,因為法國的強勢崛起,在拿破崙入侵德意志後,以普魯士為核心的條頓騎士團遭到了解散,原有的軍事力量也被廢除,直到近百年後,條頓騎士團又再次被組建,只不過,這一回它的角色是一個純粹的公益組織。

就我個人看來,這應該是它最“完美”的結局了!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因為它本身就是基督教的一部分,在基督教進行宗教改革後,許多類似於“空想主義”的美好幻想被拋棄。雖然這些東西沒啥實際意義,但是不得不承認,這些幻想背後的仁慈和人道主義也是被人們所需要的。

而條頓騎士團則可以名正言順地繼承這些教義,並將它作為騎士團的立身之本,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改革,當然,這並不是自願的。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另外,成為公益性的組織也就意味著條頓騎士團正式成為了國家體制的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它需要國家的財政支持,儘管不是為了盈利,但是團隊的日常運維也是需要錢的。

條頓之殤——騎士時代的贏家,宗教崩壞的犧牲品

而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源就在於在宗教改革的同時,中央財政體系也得以建立。前面提到過,在歐洲的教會時代,財政是教皇的專屬,而隨著國家意識的覺醒,將財政收歸中央成為了大勢所趨。

舉個例子,教會時代的士兵打仗幾乎是沒有錢的,為宗教而戰是他們的義務;而為國家而戰,國家是給予一定補貼的。換做是你,你選哪一個?


總而言之,從興起到衰落再到改革,條頓騎士團走過近1000年的歷史,既是西方騎士的巔峰,也是走下神壇的轉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