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让每一本书都为你所用

“为什么我读了这么多的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是很多人读书之后发出来的感慨,在他们看来,书读了之后,就会自动地保存在自己的脑子里了,就会自动地改变自己的人生和命运了。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知识不能改变命运,除非它带来行动,行动也不能改变命运,除非它带来结果,所以结果才能改变命运。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你读了那么多的书,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一本呢?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你最喜欢书的哪一部分?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你因此获得了什么改变?

是不是觉得很模糊,回答不上来?明明读过了那么多书却什么也没记住,这不就跟没读过一样吗?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只读过,还能把读过的书记在脑子里,并且为我们所用呢?

最近在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这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毕业于日本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拥有“笔记本作家”之称。在书中作者非常详尽地介绍了如何记读书笔记,并让知识复用的方法。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让每一本书都为你所用

接下来,我将从读书、记录、活用三个方面来为你介绍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一、读书——三步阅读法,筛选重要内容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让每一本书都为你所用

对于如何读书,你可能会嗤之以鼻,觉得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难道还不会吗?那也太小瞧自己了。

那我想问一下你,拿到一本书你是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读一遍,还是说只是粗略地翻一遍呢?一本好书你是读一遍还是读好几遍呢?读完之后,你是真的记住了一部分的内容,还是只是满足了自己已经读过书的快感呢?

要想更好地写读书笔记,我们就要更好地读,在书中作者介绍了三种方式:

1、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2、重读:读完一遍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把那一页的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3、标记:再重读一遍折了两个角的几页书,如果第3次阅读仍然觉得有价值,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你可能会说,那我不一定会从头到尾把这三个步骤做完呀,如果中途打断了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书签法来做标记。

准备三枚书签:通读书签,重读书签以及标记书签,这三枚书签可以是不一样的颜色或者直接写上这几个字便于区分。

当“通读”中断时,就夹好“通读书签”;当“重读”中断时,就夹好“重读”书签;开始“标记”程序,中断时夹好“标记书签”,一边根据需要移动三枚书签,一边继续读书。

还有,对于如何做标记,我以前的习惯是只要觉得有用的内容都用直线标记出来,通篇的直线感觉都很重要,也看不出哪些是需要自己着重注意的,看得眼睛都花了。

在这里,作者就介绍了一种非常好用的方法,那就是用不同的划线方式,对被标记的对象进行区分。

普通直线:用于“重要”“客观上很重要”“暂时先画出”的情况;

波浪线:用于“非常重要”“主观觉得值得重视”“想记住这里,以后加以运用”的情况;

圆圈:用来圈出重要的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需要吸引眼球的内容。

通过以上的步骤,就可以把比较重要的内容筛选出来,我们读书的第一步就完成了。接下来是第二步,写读书笔记了。

二、记录——“葱鲔火锅式”写读书笔记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让每一本书都为你所用

在日本有一道菜叫“葱鲔火锅”,它是鱼肉和葱混在一起的,葱是菜而非调料。

什么是“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呢?就是摘抄和评论并存的记录方式。

如何做?

1、列明: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

2、摘抄: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

3、评论: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一定要摘抄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文章,一定要摘抄让自己心动的词句,如果没有共鸣,对那本书来说再重要的内容也不用摘抄。

这其实是一个除旧破新的过程,我们要摘抄的就是那些对我们思想有冲击,让我们眼前一亮,对我们有触动的文字,这些文字才是有价值有力量的。通过大量地摘录这些内容,才能对我们的思想进行洗礼,才能让我们不断地获得认知上的突破和不一样的素材积累。

而只有摘抄这些内容,我们才有写主观评论的意愿和灵感。

通过对摘抄的内容进行主观评价,这其实就是一次知识的再加工,也是把书中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一个重要的过程和步骤,也是我们原创思考的源泉。

如果要摘抄的文章太多了,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经过严选文章来减少摘抄量;其次,如果文章实在太长,就选择其中一个段落摘抄;再次,找出或者筛选关键词或者关键句;最后,实在不行就把小标题抄下来,可以将其当作最具代表性的语句摘抄下来。

如果通过以上几个步骤发现内容还是太多,那我们就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再来看这本书,这个时候,需要摘抄的内容也会随之减少。

通过摘录+评论的方式,一本书的精华内容我们就掌握的差不多了。这样就结束了吗?不,读书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学以致用,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三步,活用。

三、活用——积极输出,化为己有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让每一本书都为你所用

好的读书笔记就像认真洗好切好的蔬菜和鲜肉一样,可以随时拿出来,根据需要进行输出。

那么,从读书笔记的制作中得到原创的文字和点子以后,该怎样输出这些素材呢?

1、讲给别人听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费曼学习法”?“费曼学习法”就是把知识讲给别人听,一旦遇到别人听不懂的地方,很可能是你真正没有理解透的地方,这个时候不妨停下来,再去复习一下,直到给人讲懂为止。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讲给别人听呢?

01 录视频给别人看

录制视频不仅能锻炼自己讲的能力,还能锻炼自己的手势、表情、眼神等。

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自己对书本当中的内容把握得更好了,自己的演讲表达能力也有了更大的提升。

02 在社群做分享

教是更好的学,当我们看了一本书之后觉得不错,我们就可以在社群当中进行分享。

在分享的过程当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自己也讲不清楚讲不透彻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回过头去再一次去详细地阅读。

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分享、重读、重构,自己对一本书也会理解得更加的透彻,而且通过分享,让他人受益,也是一件特别开心和幸福的事。

2、写给别人看

写作,可以锻炼我们对文章结构的组织能力,提高思想输出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写作技巧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怎么做呢?——写书评

写书评可以将我们所学到的内容灵活运用,还能锻炼自己的提炼能力,让我们更好地消化吸收书里的精华内容。

如果我们想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我们就可以进行主题阅读。比如想解决职场人士的沟通问题,那我们可以阅读至少三本沟通类的书籍,对内容加以整合、加工之后,就变成一篇非常实用、有价值的文章了。

文章写好后,我们可以发表在简书、今日头条、百家号、豆瓣、微博等等,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有针对性地改进,而且可以扩大阅读量,提升影响力。

有一个自媒体人说过:当你公开写完100本书评,你的个人品牌就建立起来了。

所以,写书评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本书,学以致用,也是打造个人IP非常好的方式。

结语

当你掌握了读书、记录以及活用的技巧之后,读一本书就不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而会将书中精华真正内化为自己的,为自己所用,我相信内心充盈的感觉一定十分美好。



如果你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收藏哦~


作者简介:好听的暖阳,热爱写作,喜欢演讲,希望和同频的小伙伴一起成长,欢迎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