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余晖-明清

明清是我国封建王朝达到巅峰时期,在明清全球2/3的白银都流入中国,人口、经济位于全球最高。但也是在这一时期中国走向了没落,剩下的只是帝国的余晖。

首先,明清的科举制度以不同于以往,主要是八股取士,用来束缚读书人的思想,这在王朝的兴灭中有关键的因素,历史也证明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建立新政权的只有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其余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秦朝百家刘邦得以成功,元朝不重视天下士子,朱元璋得以成功(当然,这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条)。

帝国的余晖-明清

明清的思想控制达到封建王朝的巅峰。就连《天工开物》农业科技书禁止流传,发行。清朝的文字狱(顾名思义,因文字而成狱。往往断章取义,曲解文章诗歌意思来构成冤狱,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的反抗)是当时统治者为了禁锢人们思想,培养忠实于其统治的奴仆的一种文化高压政策。如“曾静吕留良案“几万人被杀;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清字和清王朝的清是一个。有人说,这是说大清朝不识字,还乱翻书)于是写这句话的人被株连九族,知情者一起关入监狱。后来,著名诗人龚自珍在《咏史》中有:“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生动的道出文字狱的影响。

明清的君主专制也是达到巅峰。明太祖废除宰相,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使皇帝专权,宦官专政。雍正设立军机处(开始只是处理西北军务后来为皇帝专权)使国家大权完全由皇帝说了算。这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使暴政更容易产生。

帝国的余晖-明清

明清的海禁与闭关锁国加快了王朝走向没落。明朝海禁是十四世纪时明朝政府对海事进行的一系列限制政策的统称。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下令实施海禁。早期海禁的主要对象是商业(商禁),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进贡除外)。此令于永乐年间伴随郑和航海曾告取消,但嘉靖年间海贼倭寇猖獗,不得已又一度恢复。隆庆年间明政府调整政策,允许民间赴海外通商,史称“隆庆开关”。海禁的解除为中外贸易与交流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清朝为防止郑成功也实施海禁,基本上整个清朝都处于海禁政策中。海禁使明清没有利用海外贸易扩大优势积极进行经济扩张,以此推动资本经济和工业化的发展,使我国落后于世界。

帝国的余晖-明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