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强盛的国力掩盖不了落后的事实

前几年,一部《明朝那些事儿》风靡全国,深受历史爱好者的追捧,由此也诞生了一个历史粉丝群体“明粉”,曾经被影视剧过度强调“锦衣卫”“东厂”“太监擅权”等妖魔化标签的明朝被正名。

大家知道,哦,原来明朝并不像武侠剧里面所宣扬的那么黑暗,反而很强大!于是乎粉丝们纷纷给大明下了一个超级正能量的评论

“大明终其朝二百七十六年,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明清:强盛的国力掩盖不了落后的事实

网友复原的明朝罩甲


曾经一度,大明朝的确非常强大。

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其中旗舰宝船的吨位和排水量创世界之最,竟相当于现今的一艘航空母舰,至今为止仍没有木制帆船能超越郑和宝船的制造规模。而欧洲,即使是大航海鼎盛时期,也未有一个国家的海军舰队和舰船能超过明代水师的规模,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各国展开军备竞赛,英国的无谓级铁甲战列舰才在吨位上首超郑和宝船。

除此之外明朝的军事也颇为强大,靖难之役后,燕王朱棣上位,是为明成祖。

他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至北京,就位于蒙古人的眼皮子底下,后世将其行为称之为“天子守国门”

再此期间,朱棣一共对漠北地区的蒙元残余势力发动过五次征讨,而且五次都是御驾亲征!

把那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的子孙打的找不着北,四下溃逃。

除此之外,明朝还在对东南亚各国的战争中取得过不菲战绩,包括征讨越南和缅甸。

明清:强盛的国力掩盖不了落后的事实


更有对朝鲜半岛的李氏王朝建立宗主权,由此控制朝鲜,使朝鲜成为中国的属国。

万历年间,明朝派遣数万大军进入朝鲜,协助朝鲜政权抵抗日本入侵,并于露梁地区全歼日本海军。

如此种种,若说明代军力全世界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但是,在强大的国力也掩盖不了落后的本质。

历史学领域对明清两代的评论历来都是口径统一的:那是在中国封建王朝衰落的开始。

其中的判断标准不以其国力是否强盛而论,而有着更加深刻的逻辑需要去思考。

15世纪到19世纪,是历史学上认为的东西方文明角色对调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西方文明借助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工业革命实现社会变革,使得生产力大幅度提升,从而提升自身国力。

而东方国家,例如中国和日本,则借助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而导致发展停滞乃至全面落后。

明朝固然强盛,但他的发展却是原地踏步,而清朝虽有康乾盛世,但他在很多方面却不只是原地踏步,而是开始全面倒退。

中国封建文明的全盛时期当属汉唐两代,在这里有一种观点认为唐朝是中国封建文明发展的顶峰,顶峰过后自然便是衰落。

但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唐代是中国的一张名片,却不一定是顶峰,中国的发展直到宋元时期依然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直到明代停滞,清代倒退。

其中宋代是中国封建商品经济发展的颠覆,商品经济的发展是需要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水平作为支撑的。

只有生产力足够发达,人民有剩余产品可供交易,商品经济才能得到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商品经济爆发点大概有三个。

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得益于社会大变革,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一个是唐宋时期,得益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巅峰。

一个是明清时期,除了封建经济发展的巅峰外还得以于高产农作物的输入,也是在此时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宋代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是超乎人们想象的,以至于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资本主义因素诞生于宋代,虽然至今没有史料可以证明宋代社会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一是铸币繁荣,在此期间,官方发行的货币担任了主要的流通职能,在这个过程中,绢帛等实物的一般等价物属性慢慢消失,退出流通领域,逐渐回归到日用品的属性上来。其二是纸币的出现,只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交换足够繁荣,人们才会去寻找更加方便贮藏和流通的等价物,因此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是纸币产生的前提条件。

我们在历史课本上知道,宋代的时候出现了纸币,但却没有好好琢磨这句话的重量!

纸币得以流通,同时也是信用交易繁荣的体现!

会子最初由临安的交引铺发行,后来由国家信用作担保成为全国的法定货币!

信用经济也可以从侧面看到宋代金融业的发展状况。

到了元代,虽然商品经济遭受了很大程度的损害,但是得益于蒙古帝国广大疆域的优势,元代的对外贸易十分发达!

中国封建王朝历代以来都奉行重农抑商政策,而元朝不同,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重视商业的朝代,他不止不抑制商业发展,甚至还鼓励通商,鼓励海外贸易。也因此,元末明初的时候中国出现了很多腰缠万贯的富贾大商,比如沈万三。

到了明朝,继承这些势头,明代商品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明代中期,正直新航路开辟时期,一些新的高产农作物不断通过新航线从新大陆传入欧洲,再由欧洲通过贸易传入中国。

于是明代中后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与此同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还有意大利威尼斯,葡萄牙西班牙等。

但不同的是两个文明采取了完全不同的两种措施。

西方国家为了对抗罗马教廷,于是产生了团结国内商人与新贵族的需求,这些需求使得他们选择了重商主义,而中国则出于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采取了完全不同的重农抑商业政策,甚至实行海禁,抑制海外贸易。

到1644年明朝灭亡前夕,中国和西方的阶级关系和生产关系已经天差地别。

17世纪左右,由于商业的发达,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西方正处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为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做着准备。

甚至于1566年至1609年期间,尼德兰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荷兰。

1640年代,英国也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的酝酿期和矛盾激化期。

此时的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存在于个别行业和个别地区,封建生产关系依旧根生蒂固,这期间诚然中国的封建国家实力依然强盛,但已经无法否认在社会基础和生产关系上就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的事实了。

1644年,吴三桂在山海关抗击李自成部队的时候陷入两难,在他的前面是李自成的农民军,在他身后的是对中原虎视眈眈的满清八旗军。

只是在两者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他大开山海关的城门,让世代居住于东北的满族政权进入中原。

至此,大明立朝276年,亡于1644年的农民起义,与此同时,满族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

若说明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期,清朝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倒退期。

人们所盛赞的康乾盛世其实也不过如此,康乾盛世的本质是社会生产的恢复时期,在这个时间段,中国大体上国泰民安,人口增长,生产恢复。

但无论你如何大书特书也无法否认,此盛世并没有使中国在生产上、制度上获得进步。

同时,重农抑商仍旧继续,文字狱兴盛,不该做的生意你依旧不能做,满族人甚至害怕汉族人起来造反,限制了火器的使用与发展。

明代尚且可以说军事能力还能一看,而清朝…自从满族人入关下马享受生活以来,他们哪里还懂得怎么打仗,而加上火器又全面落后,到了乾隆年间的清缅战争时期,清朝军队已经连缅甸都奈何不了了。

而1644年到1840年之间的欧洲…发生了什么呢?

这期间,由于对毛织商品的需求,英国发生了圈地运动,这场旨在抢占土地养羊收毛压榨农民的运动,长远来看却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这期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虽然革命之路坎坷,但最终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明清:强盛的国力掩盖不了落后的事实



这个时期,美国独立了。

这个时期,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爆发了工业革命,生产力飞跃提升。

直到西方工业革命快结束的时候,吗噶尔尼访问中国,渴望和中国打开通商大门,却仍然被乾隆帝以“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为由拒绝了…

但是世界就那么大,即使中国再怎么把自己封闭起来,始终有一天也是会与正在进行商品扩张和资本扩张的西方文明相遇的。

这一天发生在1840年,英国的战舰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以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启了屈辱的近代史。

在不断的耻辱中,中国人也开始意识到,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和西方国家一样强,这需要建立和他们一样的生产关系,需要获得他们经过几百年的探索获得的生产技术,同时也需要建立一个能够支撑和支持这种新的生产关系进行下去的政治制度。


明清:强盛的国力掩盖不了落后的事实


1910年的广州,林觉民对着一个小黑屋里的一百多号人说到“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身死之日,距中华匡复之时,必不远矣!”

众人将碗中酒一饮而尽,他们背着枪,扛着炸药包走向广州街头,就要用他们的鲜血去浇灌那自由之花,他们的理想,是让子孙后代生活在一个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世界里。

这一天,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黄花岗起义,参与起义的八十六人全部战死。

此后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退位,民国成立。

尽管复兴之路依旧漫长,尽管此后的革命之路坎坷,但辛亥革命依旧成为了中国历史的一个标志。

在此之前,中国人把自己关起来,后来被人强行轰开了大门,也只是在门缝中小心翼翼的观察世界;而在此之后,中国人可以自信的打开大门,从容地说一句

“我们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