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潮鞋的故事,一个高中生是如何靠卖鞋年赚一百多万?

球鞋改变了袁福盛的命运。

那是2004年,NBA的传奇“飞人”迈克尔·乔丹第一次来到中国,所到之处,都被狂热的粉丝包围。球迷们到处传说着乔丹的故事,追捧与他相关的商品,就在这次旅行,乔丹把以他命名的球鞋Air Jordan系列(以下简称AJ)带进了中国。随之而来的,还有耐克其它系列的篮球鞋。

关于潮鞋的故事,一个高中生是如何靠卖鞋年赚一百多万?

到第二年,袁福盛在天津塘沽六中的同学里,90%的男生,50%的女生,都追起了球鞋,他说。学生们天天穿着校服,鞋子是唯一能体现个性和购买力的。袁福盛看中了一款白紫配色的耐克2K5,很多学长穿着这双鞋,他觉得好看。2005年春节,他说服妈妈,一起去了耐克专柜,当时2K5的发售价是1249,打完折900多元。而当时天津的房价才每平方4000多元。妈妈同意了。可是,这款鞋只有45码的,袁福盛的脚是42码。店员说,没事,你才初一,明年再长长就能穿了。袁福盛就这么把那双鞋买回家。

关于潮鞋的故事,一个高中生是如何靠卖鞋年赚一百多万?

球鞋收藏家们大多有些篮球运动员的气质。袁福盛没有,他身高一米七五左右,有点胖,看起来不常运动,脚上的鞋却很专业。他不热爱篮球,只喜欢鞋子。

看NBA,看世界杯,他注意的是画面中一闪而过的球鞋。然后到球鞋杂志和国外网站找那些鞋的资料,看看工艺,看看设计。能买到的,就买回来。他的成绩不错,父母把球鞋当作奖励。初中三年,他买了三十五双鞋子,穿过的只有七、八双。这是球鞋收藏的常态。球鞋杂志《SIZE》上,刊登了喷泡球鞋收藏家闫宇的采访:“球鞋,你不穿它会哭,但我愿意为它拭泪。”袁福盛认同这话,把闫宇当偶像,开始了自己的球鞋收藏。

关于潮鞋的故事,一个高中生是如何靠卖鞋年赚一百多万?

上了高中,袁福盛的成绩优势没有了,他只好自己想办法挣钱买鞋。他省下午饭钱,跟学校边上的鞋店老板达成协议,带同学来买鞋,自己拿提成,同时还倒卖球鞋品牌的周边产品。有时,他在贴吧上谈好一批800元的货,先付300元,剩下的钱等货卖完再补上。第二天放学,他拿着一沓几十元面值的钞票到银行汇款。业务员看看他,把钱退回去,以为他上了诈骗犯的当。

就这么过了三年,他高考分数勉强过了一本线,考到内蒙古读大学。2012年,袁福盛在上大二。那时潮鞋文化已经在北上广和天津这样的一、二线城市兴起。每到发售日,年轻人和黄牛就早早地到商场门口排队。但是同样的鞋款,在内蒙古却无人问津,甚至要打折出售。袁福盛很快和内蒙古的耐克店员混熟了,帮他们把这些无人问津的鞋销往天津和北京。尽管在袁福盛熟悉的收藏圈子里,AJ鞋处于鄙视链下游,他们喜欢特殊材质的鞋子,比如喷泡(一种利用一次性成型发泡材料制作的鞋子),但在当时,AJ鞋每双能有几百到一千的利润,2013年发售的AJ11伽马蓝配色,每双的毛利润能达到1500到1600元。一年下来,袁福盛靠倒卖球鞋挣了一百多万。

关于潮鞋的故事,一个高中生是如何靠卖鞋年赚一百多万?

解决了资金问题,袁福盛收藏的鞋子越来越多。在他天津的父母家,七、八百双鞋子堆满了一百三十平方米的房子。实在放不下,袁福盛把贵重的鞋子都放到吉林一个朋友的商铺里,做了间球鞋博物馆。

关于潮鞋的故事,一个高中生是如何靠卖鞋年赚一百多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