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加藤週一所稱的日本文化為"混合文化"?這要結合日本歷史

加藤週一是日本已故著名作家、評論家,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他曾提出轟動一時的"混合文化論"(又叫"雜種文化"),在他看來,日本文化歸根結底是混合文化。他曾對某些文學運動提出批評,指出它們對日本混合文化的事實持迴避態度,甚而要以觀念來純粹日本文化。

對此,加藤週一認為,近代主義也好,國家主義也罷,這類運動不論打著怎樣的旗號,都純屬修枝剪葉,其出發點無不是劣等思想作祟,是面對純種理念的結果,而這無助於問題實質的把握。他還引用歌德的話說,單純的文化並不是文化。

不過,加藤週一表示,日本人不必對本國的混合文化感到哀嘆,相反應將這種文化視為賦予日本的一種特權,是在進行非我莫屬的實驗。

那麼,作為知名學者,加藤週一為什麼要承認日本文化為"混合文化"呢?其實從古至今,日本文化一直在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其實也是日本樂於學習的表現。

如何理解加藤週一所稱的日本文化為

近代以前,漢文化對日本潤物無聲

說到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那應該是不勝枚舉。由於此前日本處於中華文化圈內,而自身又缺乏特色文化,這樣漢文化便潤物無聲,影響到日本的方方面面。

徐福東渡的故事廣為流傳,至今在中日兩國傳為美談。正是這一不朽的壯舉,促成了日本早期彌生文化的橫空出世。抵達日本後,徐福傳授當地人以漢字、農耕及醫藥等,從而改變了日本沒有文字和農耕的歷史。

漢字在日本使用時間長、範圍廣,至今日文中漢字屢見不鮮。不僅如此,日文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也與漢字有不解之緣,這是人所共知的事。日本古典詩集《萬葉集》就是以漢字作為日本語言的書寫音符編撰而成,有人將其稱為"萬葉假名"是有一定道理的。

《後漢書·東夷列傳》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光武賜以印綬。 "這枚印綬在日本江戶時代由兩名農夫在"志賀"小島上挖出,經考證印上所刻漢字為"漢委奴國王

","委"實際上是"倭",這說明,從公元57年起,中日文化交流日趨頻繁。

如何理解加藤週一所稱的日本文化為

隋唐時期,日本遣唐使數次來我國取經,並學有所成,他們將所學知識多以手抄本形式帶回,對日本的影響很大。公元600年,日本遣唐使首次來到中國,其後不久,日本聖德太子便頒佈了以《論語》為基礎的《憲法十七條》,其中不乏源自中國經典對社會有益的信息,如"以和為貴,信是義本"等就與《論語》有關。

在遣唐使中,日本留學生不在少數,其中吉備真備、阿倍仲麻呂為佼佼者。在唐朝留學17年,吉備真備對大唐律令、典章制度上下求索,回到日本後在太學傳道授業,備受推崇,後勝任右大臣。

《論語》不僅影響著古代日本的法律,在整個江戶時代,儒學還被幕府定為正統學問,1630年,在日本儒者藤原惺窩及其弟子林羅山的說服下,一批以尊奉孔子為主題的"聖殿"建築群開建,並於3年後落成。1690年,由林羅山創辦的儒校被幕府認定為最高學府。進入18世紀以後,幕府曾進行多次改革,其中1716-1736年由

德川吉宗倡導的"享保改革"和1787-1793年由幕府老中松平定信發起的"寬政改革"都以儒學為指導,足見儒家文化在德川時代的影響力。

當然,儒學對商業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日本被德國人譽為"儒教資本主義"並非毫無根據的亂言。澀澤榮一是日本近代商業之父,由他創立的企業不下500家,而他的經營理念完全離不開儒學,在其整個商業生涯中,無不在用儒家語言來宣揚"無私"牟利的哲學。

如何理解加藤週一所稱的日本文化為

除了儒家文化,日本不少有學問的人都能"口占一絕",說明他們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學習和運用已經達到出口成章的地步,其中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詩在日本有著廣泛的影響。日本現代學者海村惟一就曾直言,"沒有白居易的《白氏文集》,就沒有日本今天的文化",可謂是肺腑之言。

以上所述僅是就學問而言,實際上中國飲食、服飾、禮儀等其他文化也都對日本人影響深遠,一言以蔽之,日本受漢文化的影響是無所不在的,時間長,範圍廣,很多已深入到日本人的骨髓,成為日本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日本是我國一衣帶水的近鄰,在遠古、中古及近古,西方還沒有對日本構成重要影響,中華文化因其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深受日本仰慕,於是日本遣唐使及留學生陸續前來也就不足為奇。

日本人自古好學,對古代中國的燦爛文化孜孜不倦,不恥下問,並結合自身文化,發展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混合文化",這種混合文化隨著近代西方的崛起,多元性更強。

如何理解加藤週一所稱的日本文化為

明治維新前後,西歐文化對日本影響很深

與日本主動學習漢文化不同,近代日本對西方文化的重視多是迫不得已。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西方列強不斷地挑釁,日本開始意識到學習西歐文化的必要性,以便能夠"師夷長技以制夷"。

幕府晚期,日本一些有識之士開始對包含西方自然科學、醫學及植物學在內的"蘭學"進行專攻,到了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幕府及薩摩、長州藩政府還相繼派遣留學生到歐洲留學,其中包括維新領袖

伊藤博文、井上馨、大久保利通及商界大咖澀澤榮一等,面對西歐先進的科技文化,他們大開眼界,貪婪地汲取,為日後開展明治維新做了有力鋪墊。

明治政府成立後,為有效推行"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文明開化"三大政策為總基調的維新變革,1871-1873年,新政府又派出巖倉具視、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數十名領導人及一部分留學生前往歐美學習,在歐期間,他們對西方各種制度及措施的運作情況進行實地觀摩,對國會、學校、工廠、銀行、大學、郵政及警政等設施做了全方位的瞭解。

如何理解加藤週一所稱的日本文化為

不久,日本從小學到高中體系建立起來,日後還創辦了7所帝國大學;各種報刊雜誌如雨後春筍,其中《明六雜誌》影響力最大,福澤諭吉是該雜誌的主辦人之一,由他寫成的《西洋事情》對西方各種制度、社會風俗及物質文明進行了全面介紹,他甚至在1885年提出"脫亞論",指出,"我日本之國雖居於亞細亞之東部,然其國民精神卻已擺脫亞細亞之固陋,而轉向西洋文明。"此後,明治憲法誕生,國會兩院成立。

其間,日本的商港、電報、郵政、銀行、鐵路等基礎設施以及造船、軍火、玻璃、機械、鋼鐵等模範企業相繼建成,這樣一來,日本成了地地道道具有濃郁西方色彩的資本主義國家,日本的文化因此而具有西方的味道。

近代日本對落後捱打有著切膚之痛,故而維新變革實乃不得已而為之。一些先進的日本人到西方尋求救國良方,他們對西歐先進科技文化的學習逐漸由被動到主動,並傾力學以致用。

在此背景下,日本到處瀰漫著西方文化的氣息,無論文化軟實力還是硬實力,都與西方密不可分,可以說是全盤西化。如此一來,日本文化又多了新成分,其"混合文化"除了漢文化元素,還有西方文化的因子。

如何理解加藤週一所稱的日本文化為

戰後,美國文化對日本影響至今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美國旋即對日本進行了長達7年的改造運動。此間,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最高司令部"提出了強制性改革的一攬子計劃。

從1945年秋到1946年,最高司令部首先瓦解其軍事力量,以建設和平、去武裝化的日本,進而對威權式統治予以粉碎,實行政治及財富平等,努力改造其價值觀。

1945年10月,最高司令部要求日本政府確保人民享有言論、出版、集會自由,允許工人、農民組織社會團體,命令對女性開放各種公民及政治權利。年底,又強行改革土地制度,以便失去土地的佃農能贖回自己的田地。

美國一系列的做法無非是要日本建立民主制度,為落實該制度,最高司令部在不到一週的時間為日本起草了一部新憲法,該憲法於次年11月公佈,1947年5月生效。

如何理解加藤週一所稱的日本文化為

憲法第9條明文規定,"日本國民衷心謀求基於正義及秩序的國際和平,永久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以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這意味著日本按照美國所擬定的憲法框架必須走和平發展之路。

此後,學校也被納入改造環節,最高司令部命令文部省以和平民主取代學校以宣揚戰爭和盡忠國家為主題的教育,並將所有大學前的"帝國"兩字取消,准許日本女性到大學讀書,並按照美國製度對學校進行管理。

經過一番美國式改造,美國文化源源不斷湧入日本,包括適用主義、個人主義、經濟模式、科學技術、生活方式、文化娛樂等無所不包,形成了強大的美國文化衝擊波。在此情形下,日語經受著莫大的考驗,有人甚至斷言,日語"再過一二百年,就會有一半或者七成是歐美語"乃至成為"無國籍語"。

現代日本接受美國文化如同明治時期被迫學習西歐文化,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在美國的強勢改造下,日本按部就班,亦步亦趨,按照美國的要求進行文化重造。

歷經漢文化、西歐文化、美國文化的三重洗禮,日本文化變得更加多元,加藤週一先生所稱的日本"混合文化"實至名歸。不過,儘管外來文化影響至深,日本並沒有喪失自身文化,而是保持著相對獨立性和完整性,這說明日本對外來文化有著很強的吸收和消化能力,並博採眾長,讓本土的傳統文化得以保留。

如何理解加藤週一所稱的日本文化為

結語

現代日本以其高度發達的經濟而舉世矚目,而之所以能夠達到這樣的高度,與其"混合文化"不無關係。縱觀日本歷史,就是不斷學習、借鑑外來文化的歷史,讓外來文化為我所用,造福日本,從而有了今天的成就。

近代以前,由於地緣關係以及日本好學的個性,中華文化對日本有著強大的吸引力,日本遣唐使不惜遠渡重洋前來取經問道,並將漢文化帶回國內,使得日本文化受到滋養而呈現出多彩的局面;

近代以來,迫於西方的炮艦外交,日本不得不以西學為中心,在對西歐進行深入細緻的考察學習後,日本開始全盤西化,著力進行資本主義工業化改造,此時日本文化又染上了濃厚的西方文化的色彩;

戰後,美國迅速展開對日本全方位的改造,這種改造帶有強制性和命令性,當改造運動結束後,美國文化已經鋪天蓋地,無孔不入,這時候日本文化的美國氣息非常強烈。

難怪日本已故著名作家加藤週一稱日本文化為"混合文化",名副其實,所言不虛。這種文化實際上也反映出日本對外來文化的態度,無論主動接受還是被動接受,日本都能將其消化攝取,並保持本民族的主體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