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所思┃章邯投降背後所掩蓋的秦朝政治問題和個人價值問題


若有所思┃章邯投降背後所掩蓋的秦朝政治問題和個人價值問題

章邯的人生此起彼伏

章邯,被譽為秦朝最後一位名將,他幾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風雨飄搖的大秦帝國,奈何當時的大秦帝國已經是千瘡百孔,雪崩的趨勢下,章邯終究還是無力迴天。鉅鹿之戰失敗後,這個曾經在戰場上璀璨奪目的名將也並沒有選擇以“武將死戰”作為自己的人生結局,而是率領部眾向同時代另一個不世天才項羽投降了。這樣的選擇似乎使得章邯的人生不是那麼崇高和圓滿,姑且不說這種表面化的結論是否符合歷史的真相,單就章邯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顯然也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章邯是一個很有趣的人

若有所思┃章邯投降背後所掩蓋的秦朝政治問題和個人價值問題

章邯人生的矛盾性讓其顯得很有趣

章邯很有趣,並不是說章邯這個人本身的性格和靈魂有多麼有趣。而是章邯這個人的歷史存在很有趣。他的有趣體現在兩個方面:

1、章邯是秦朝軍事史上唯一一個統領“刑徒軍”出征的將領。

2、章邯是秦朝軍事史上成建制投降人數最多的將領。

這種有趣的情況其實也給章邯帶來了兩極分化的歷史形象,率領“刑徒軍”征戰沙場所取得的輝煌戰績成就了他的名將聲譽;但是,率20萬精銳投降項羽卻讓他承受歷史的屈辱和輕蔑。也就是說,章邯的歷史名聲是很有爭議的。以漢代淮南王意欲造反的事情為例,淮南王和他的支持者以陳勝、吳廣自比,陳勝、吳廣是作為正面人物的。而他們的反對者卻把他們比作章邯、楊熊等。這充分地表明章邯在漢代是為人所不齒的。但章邯能夠作為秦朝最後一位名將,其渾身都是寶,隨便抖一抖,掉出來的都是一個很大的歷史詫異。

若有所思┃章邯投降背後所掩蓋的秦朝政治問題和個人價值問題

沙場,有時候是一條不歸路

章邯首次在歷史上登場,是以“少府章邯”的身份出現的。

二世大驚,與群臣謀曰:“柰何?”少府章邯曰:“盜已至,眾彊,今發近縣不及矣。酈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

秦代其實有兩種少府:一是九卿之一的“少府”,這是一個主管宮廷內務財稅的官職。

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澤之稅,以給共養,有六丞。

二是“將作少府”,這是一個主管宮廷建設的大官職。

將作少府,秦官,掌治宮室,有兩丞、左右中候。

從章邯組織驪山刑徒軍的情況來推測,章邯應是管基建的“將作少府”。只有章邯是“將作少府”,才能說明他原本就是“驪山刑徒”的總指揮官。由他提出赦免刑徒,武裝成軍的建議,才是最合情合理的,也最容易被所有人接受的。

若有所思┃章邯投降背後所掩蓋的秦朝政治問題和個人價值問題

章邯本不是軍事將領,卻極具軍事才華

如果他是管宮廷內務和財稅的九卿少府,即便能夠提出那樣的建議,領兵出戰的也不會是他。 大秦帝國推行軍功制,以武立國,雖然國本動搖,但是軍事人才還不至於匱乏到要“以文代武”的地步。至少史書中明文出現的將軍馮劫當時還沒有被害。

而且,“將作少府”的屬官多為武官,雖然不直接面對軍事行動,但是刑徒應該也是以軍事編制管理和使用的,比較類似於今天的治安管理隊列。

另外,從軍事指揮和管理的角度來說,一支部隊的戰鬥力,只有建立在“指揮系統上下相熟和一定軍事素養”的基礎上,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由此我們基本上可以得出,章邯就是一個邊緣武官,原則上是不直接參與和負責對外軍事行動的。這就為其後來的軍事生涯增加了戲劇性,也讓章邯這個歷史人物的形象增加了趣味性。

同時,這也是章邯對歷史的一個貢獻。他這種腦洞大開的思路,為後世的兵源打開了另一扇窗戶,把刑徒趕上戰場在歷史上自此之後屢見不鮮。

老虎出更的章邯屢建奇功

若有所思┃章邯投降背後所掩蓋的秦朝政治問題和個人價值問題

陳勝吳廣起義吹響了亡秦號角

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建立張楚政權,各地民眾一呼百應,關東六國紛紛復國,張楚軍大將周文,嘯聚數十萬人馬,長驅直入直逼咸陽。秦朝從二世皇帝胡亥,丞相李斯到權臣趙高,以及滿朝文武百臣,無不束手無策。

所謂時勢造英雄,原本或許就此默默無聞的少府官員章邯卻藉此脫穎而出。

他利用驪山囚徒和罪犯的求生本能,用赦免罪過作為交換條件,將幾十萬驪山囚徒武裝起來,然後配給精良的武器裝備,充足的後勤保障,以關中秦軍將卒分散到戍卒各營,為其指揮骨幹,迅速聚合成一隻強大軍隊。

置之死地而後生,在強烈的求生欲刺激之下,那些原本未來暗無天日的苦役囚徒和罪犯瞬間爆發出了驚人的鬥志和鬥力。這些精壯漢子長期從事修築宮殿和墳墓的重體力勞動,體力和耐力也完全足以適應戰場需要。而且當時秦朝採用的是古典軍事國家的普遍兵役制,每個成丁男子都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並按國家徵發命令,定期去服兵役。相當於這些囚徒實際上都是“預備役軍人”,隨時可以變為正規軍戰士。

陳勝吳廣雖然一夫作難,應者雲集,已成燎原之勢。看似聲勢浩大,但終究是倉促之間組建的臨時部隊,實為烏合之眾。這些義軍因為成軍太過倉促,未及整編,且軍備多是竹木為槍、就地取食,

在作戰能力上是不可與已經組織成型的秦國戍卒軍敵手。

若有所思┃章邯投降背後所掩蓋的秦朝政治問題和個人價值問題

張楚政權很快就被章邯消滅

戲下之戰,章邯大敗義軍,起義軍不得不敗退出關。臨危受命的章邯也算解救秦朝中樞的燃眉之急。之後,章邯一邊令司馬欣、董翳從關隴、巴蜀等地,徵發當地駐守軍隊,一邊沙汰老弱病殘,花了兩個多月時間,將其所部整編成一隻二十餘萬人的強大軍隊,而後揮軍東進,欲將反秦義軍一舉蕩平,挽救大秦王朝的國運。

章邯軍團出關後,先於曹陽之戰和澠池之戰接連獲勝,迫使此前手下敗將周文自殺,殲滅了這支張楚政權的頭號主力軍團。接著,章邯又在敖倉之戰斬殺田臧,滎陽之戰斬殺李歸,解了持續多月的滎陽之圍。

此時司馬欣、董翳的援軍已至,得到軍力補充的章邯遂兵分兩路,次第擊破陳勝所部各路義軍,先後擊殺鄧說、伍徐、蔡賜、張賀等張楚將領,最終令陳勝敗亡於城父,覆滅了首義反秦的張楚政權。

若有所思┃章邯投降背後所掩蓋的秦朝政治問題和個人價值問題

章邯縱橫中原

接著,章邯軍乘勝追擊馳騁於中原戰場,一路破軍殺將,所向披靡。先後在南陽之戰迫降宋留,在陳縣之戰擊破呂臣,基本殲滅了張楚軍餘部,接著便猛攻陳勝部將周市宣佈復國的魏國。

臨濟之戰,章邯一邊圍困魏軍,一邊趁著齊、楚援軍遠道而來,兵疲無備,以馬口銜枚暗夜突襲,大破齊、楚、魏三國聯軍,斬殺齊王田儋、魏王魏疚,魏相周市,圍城打援,完成了一次經典的圍城打援戰例,暫時平定魏地。

接著,章邯把主攻方向放在齊國,田儋之弟田榮據東阿死守,楚將項梁大軍來援,令章邯生平第一次遭到迎頭痛擊。接著,項梁及其侄子項羽、部將劉邦等分進合擊,在城陽、雍丘、濮陽東等地接連獲勝,魏疚之弟魏豹也再克魏地二十餘城,一度對章邯形成戰略包圍之勢。

然而,此時掌控齊國的田榮卻剛打贏一場田氏宗親爭位的內戰,又因為項梁和趙國分別收留了和他為敵的田假、田間、田角等人,因此拒絕合作攻秦。

章邯又得秦二世以傾國之力援助,軍勢復振,此消彼長之下,章邯得以反敗為勝,擊敗項梁部將朱雞石、餘樊君等,據守濮陽。

若有所思┃章邯投降背後所掩蓋的秦朝政治問題和個人價值問題

項梁戰死,影響了秦末局勢

當項梁孤軍圍困定陶,而項羽、劉邦等部仍在攻略陳留、外黃地區時,章邯發動定陶之戰,再次實施馬口銜枚、暗夜突襲戰術,和定陶守軍內外夾攻,將項梁這個楚國復國軍主帥一舉擊殺,楚軍兵力損失慘重,由十餘萬人銳減到五萬餘人。

秦軍也重新掌握中原戰場的主動權。

此時,章邯多次得到了秦朝中樞補充兵力,又經過連續作戰的戰損,其主力已經從驪山囚徒完全變更為關中秦人子弟,戰鬥力更與剛成軍時不可同日而語。

二世乃大赦天下,使章邯將,擊破周章軍而走,遂殺章曹陽。二世益遣長史司馬欣、董翳佐章邯擊盜,殺陳勝城父,破項梁定陶,滅魏咎臨濟。楚地盜名將已死,章邯乃北渡河,擊趙王歇等於鉅鹿。

在魏國基本覆亡、齊國、楚國皆遭重創後,章邯判斷“楚地盜名將已死”,楚人已不足為懼。於是他揮軍渡黃河北上,會同王離率領的長城邊軍精銳,合計四十萬大軍,合攻趙國,並一度攻陷趙都邯鄲,將趙軍主力困於鉅鹿。

也就在那裡,這位以一軍之力掃蕩關東,斬殺多名義軍將領,打得各路反秦義軍震怖心驚的末世英雄,遇到了自己的生平最大剋星項羽。剛剛因濟陰之戰和定陶之戰被世人公認為天下頂級名將,就不幸做了成就“西楚霸王”史上赫赫威名的踏腳石,這又是“既生瑜何生亮”了。

章邯也是秦國嚴刑峻法的受害者

若有所思┃章邯投降背後所掩蓋的秦朝政治問題和個人價值問題

章邯終究也是一個失敗者,更是受害者

章邯在鉅鹿之戰慘敗給項羽後,其所部士氣低落,後勤斷絕,更因為手握重兵卻連戰連敗,被後方的權臣趙高猜忌嫉恨,必欲致其於死地,陷入了“勝亦死、敗亦死”的窘境。

在進退維谷下,項羽又做出了不記私人舊恨,讓章邯在關中為王的允諾。這位大秦帝國最後的擎天支柱終於選擇了投降,被項羽封為雍王。其麾下20萬降卒則被項羽坑殺於新安,也徹底摧毀了秦王朝的核心軍力,秦國的滅亡已在朝夕之間。

章邯投降之所以備受爭議,是因為他投降的時候,其實還沒有真正山窮水盡,他還有二十萬秦軍精銳。他的投降參雜著太多複雜的原因,有對秦國的失望,有對安全的憂慮,也有對未來的考量。

史書的記載,是他派長史回應二世的責問。長史受到趙高的冷遇和追殺,於是長史司馬欣:“將軍有功亦誅,無功亦誅。”說服了章邯。

若有所思┃章邯投降背後所掩蓋的秦朝政治問題和個人價值問題

趙高激發了章邯與秦朝的矛盾

從史書記載來看,章邯選擇投降的直接原因,一是趙高所代表的秦王朝的迫害;一是部將司馬欣的勸說。司馬欣曾經救過項梁,對項氏有恩,投降對他是有好處的。所以說,司馬欣誇大甚至編造了趙高的反應來推動章邯投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本已搖搖欲墜的秦王朝為何要自掘墳墓,逼迫自己最後的軍事依靠站到對立面呢?難道趙高為代表的秦王朝政治覺悟和能力就真的如此低下嗎?

關鍵還有一個問題,章邯為什麼一聽說趙高的反應,就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對秦朝朝廷的希望,投降項羽了呢?要知道,章邯畢竟是項羽最親近的叔父項梁之死的直接責任人。投降過去,同樣有“亦誅”的可能性的。

若有所思┃章邯投降背後所掩蓋的秦朝政治問題和個人價值問題

鉅鹿之戰失利後,章邯實際上別無選擇了

從政治和人性的雙重考量下,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政治立場的自我懷疑

三年,章邯等將其卒圍鉅鹿,楚上將軍項羽將楚卒往救鉅鹿。冬,趙高為丞相,竟案李斯殺之。夏,章邯等戰數卻,二世使人讓邯,邯恐,使長史欣請事。

作為“將作少府”,章邯最重要的工程就是秦始皇陵,而他多年來的直接上級,就是主管秦陵的丞相李斯。章邯與李斯的關係,很可能是非常緊密的。李斯被殺,應該對章邯的心理有極大影響,讓他的恐懼和絕望大大增加。章邯預感到自己已被趙高當成了“李斯餘黨”,而這樣的話,必然是“有功亦誅,無功亦誅”。他為秦王朝盡忠效命的想法也徹底打消了。

若有所思┃章邯投降背後所掩蓋的秦朝政治問題和個人價值問題

胡亥領導下的秦朝讓章邯失去希望

二、嚴刑峻法的自我逃避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就一直依靠推行嚴刑峻法來強力提升國力。一方面積極地為人們提供晉升的通道,一方面苛刻對人們的錯誤幾乎零容忍。在這種政治體制下,任何人的犯錯成本都是十分巨大的。以武立國的秦朝對於軍事戰爭的重視幾乎到達了挑剔的地步,將軍也好,戰士也罷,或者是其他主管大臣,都是“許勝不許敗”。在軍功制的制度設計中,吃了敗仗的將軍要麼死、要麼降,比如秦莊襄王時期,秦趙之戰中吃了敗仗的樊於期只能被逼投降。

秦朝的制度是嚴苛而且激進的,陳勝吳廣的起義就是被嚴刑峻法逼迫得走投無路才爆發的,天下大亂之後,貴為一國丞相的李斯也被政治問責而死於非命了。而鉅鹿之戰失敗後,趙高和章邯不得不面對同樣的問題,戰事剛一失敗,秦二世便遣使章邯處,這一信號足以讓趙高和章邯內心感到恐懼。章邯派人入京意欲解釋,而趙高則意想把責任全部推到章邯身上,其實兩者都是基於一種自我保護的恐懼和逃避,也是最後的掙扎。事實證明,在秦朝力行的嚴刑峻法下,這種掙扎是徒勞無功的。

若有所思┃章邯投降背後所掩蓋的秦朝政治問題和個人價值問題

項羽給章邯留了一條活路

三、兩害相權的自我選擇

千古艱難唯一死,從人性的角度上來說,很少有人能夠坦然地面對死亡,章邯也不例外。司馬欣一句“勝也亡、敗也亡”成了章邯內心崩潰的最後一根稻草,熟知秦國制度的章邯其實心裡明白,在秦國,他已經沒有活路了。

只是,“投降”對於章邯來說,同樣是有安全隱患的,畢竟項羽最親的人項梁的死與他有直接關係,他也無法確定項羽會不會秋後算賬。但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從利益和政治的角度來考慮,只要項羽的格局和胸襟足夠大,投降對於章邯來說還有一線生機。所以,當時的章邯其實最需要的是一份生存的希望和安全的承諾,聰明的項羽也恰逢其時地伸出了橄欖枝,不光明確表示既往不咎,而且許以榮華富貴,章邯自然無法拒絕了。

綜上所述,章邯雖然手握二十萬精兵,但是有戰力而無戰意,這一切的根源都是在於秦朝推行的嚴刑峻法,成功的章邯可以名滿天下,失敗的章邯卻只能無路可走。歸根到底,章邯也是秦朝嚴刑峻法下的受害者。

尾聲:投降後的章邯只能鬱鬱而終

若有所思┃章邯投降背後所掩蓋的秦朝政治問題和個人價值問題

鬱鬱而終的章邯如何能心甘?

投降後的章邯隨著項羽進入關中,項羽也實現了當初對其的政治承諾,在分封天下的時候,按照約定封章邯為雍王。但是章邯手下的二十萬精銳卻被項羽釜底抽薪地在新安全部坑殺。這二十萬軍隊經過多次戰損和秦朝中樞的傾力補充,早不是最初成軍時的驪山囚徒,而大都是關中秦人的父兄子弟。他們隨著章邯投降,卻被項羽坑殺,使得秦人對章邯等人的仇恨,絕不在對項羽之下。

所以,即便項羽將關中一分為三,分封三名秦國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為王,是為“三秦”。但是章邯雖然貴為一方諸侯,卻是外強中乾,並沒有多大的實力了。秦人對章邯的恨,使得他們縱然被章邯們徵召為新軍,也絕無任何為他們奮戰效死之念。章邯就封秦地,實際上是處於一個空中花園之中。

於是歷史上有趣的一幕又出現了,投降前的章邯率領一眾邢徒幾乎能夠所向披靡,而投降後的章邯貴為一方諸侯卻難求一勝。這種巨大的反差,其實並不是章邯真實的軍事水平的體現,而是章邯時運的寫照。

若有所思┃章邯投降背後所掩蓋的秦朝政治問題和個人價值問題

劉邦用成王敗寇的方式劃上了一個句號

後來的故事舉世皆知了,一直隱忍待發的劉邦得韓信這個不世奇才獻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只花了一個月時間,便從漢中還定三秦,更發佈一系列減免租稅,輕刑減賦的舉措,得到舊秦百姓普遍支持。在關中百姓的積極響應下,漢軍便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平定了關中大部分地區,接著攻拔周邊的隴西、北地二郡,司馬欣、董翳兵敗降漢,只剩章邯率殘部困守廢丘孤城,十個月後終於兵敗城破,絕望自殺。章邯的死不是殉秦,也不是殉楚,而只是殉自己時運不濟、壯志難酬的將道罷了。

如果用後世出師表中的話來形容,章邯無愧於“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他個人的命運就像這短暫的秦帝國的寫照,“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用當下的一句話來說,他就是給秦帝國看墳的。

可嘆的是世事無常,章邯終究也無法逆天改命,在秦朝那個特殊的政治制度和歷史環境下,章邯的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事實上已經被極度壓縮,即使他再如何盡心竭力、如何謹小慎微,但他終究是一個凡人,他會失敗、想求生。

只是那個苛刻的時代,不會給他這樣空間和自由,人性、政治,猶如兩條強硬的鐵索,將滿身才華和鬥志的章邯捆綁得嚴嚴實實,展不開的手腳又沒有退路的章邯最終的失敗也是情理之中的。只是,這究竟是那個時代的悲哀還是章邯個人的悲哀呢?

把章邯的人生放大到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我們都會面臨各種束縛和選擇,是屈服於現實還是垂死掙扎,終究是一個一言難盡的問題,而我們需要做的,或許只能是內心的無悔,不知道早已逝去兩千年的章邯當初是作如何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