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巩汉林原本是相声演员出身,相声名师唐杰忠老师的徒弟。出身于沈阳,曾经和赵本山搭档,也和本山集团徒弟们关系良好。


人生中最高光的时期是和老演员赵丽蓉搭配的时期,上过18次春晚,在赵丽蓉过世之后,很少在春晚上看见巩汉林的踪影。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演艺世家 师承相声唐杰忠

巩汉林,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国家一级演员。巩汉林的父母都是河南梆子演员,他从小就跟着父母到处卖艺,对他影响很大。毕业于辽宁省沈阳师范大学,后来听从恩师建议,来到北京发展,妻子金珠同为相声演员。


1988年,因创作小品《国粹异彩》获得天下大奖赛“大连星海杯”创作表演三等奖。1990年,首次在春晚舞台上表演小品《打麻将》。1995年,凭借在春晚上与赵丽蓉、孟薇合作表演的小品《如此包装》获得“全国观众最爱的节目小品奖一等奖”。


大学时期巩汉林对哲学感到兴趣,也因此他的作品中多融入一些讽刺社会的主题,引起观众的共鸣。开始出现在小品舞台之后,巩汉林的作品大多以讽刺时事的黑色幽默见长,这也有点继承到相声里的针砭时弊的意思。


《如此竞争》是其在辽宁地区的成名作,也是东北小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打麻将》是其在央视春晚的处女作。在唐杰忠老师开明的培养下,巩汉林自认是一个非常创新的演员,所以相声到小品之间,并没有太困难。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唯一一次与赵本山同台

1988年和赵本山唯一合作早期小品,巩汉林的成名作《十三香》赵本山演一个卖报的盲人,巩汉林演的是个卖十三香的小贩。两个人为争地盘。相互巧言相对。可谓是句句包袱。搞笑不断。戏中的巩汉林蹲在地上演戏,凭借着一来一往的对话,逗乐所有观众,可惜之后两人没有舞台缘分,各自找到黄金搭档。无论如何,东北戏剧演员中,排得上名的,绝对有巩汉林。


巩汉林算是天才型喜剧演员,创作力具佳,融合各地方言,将东北观众的心牢牢抓入,戏路宽,可高大上,也可矮瘦小,市井小民、市侩的风格,给人一种熟识感。相对于劣势的外型,巩汉林可以做到气场二米八。


如果说唐杰忠像是巩汉林的父亲,那么赵丽蓉就如同他的母亲。赵丽蓉60岁首度登台春晚,几乎是个国宝级演员,一生时间多在民间表演曲艺。鲜少上电视舞台,所以赵丽蓉的演出多是质朴而幽默。


赵丽蓉在1988年,60岁的时候才初次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与游本昌、王丽云等人合作表演了节目《急诊》。之后和巩汉林的演出受到热烈回响,两人黄金搭挡的组合带给国人不少欢笑的回忆。


巩汉林和赵丽蓉的缘分很早就开始,赵丽蓉和巩汉林父亲是朋友,巩汉林父亲是一位河南梆子演员,和赵丽蓉多次合作过,所以两人合作是一件很自然的事。现实生活中,巩汉林将赵丽蓉视为母亲,喊她为“赵妈”。她曾提醒“作品宁缺勿滥”,没有好作品绝不出演。这就是为什么自从赵丽蓉过世后,巩汉林几乎不上春晚,也很少公开演出。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义母赵丽蓉 启发对艺术的坚持

巩汉林担任评审时,曾经说到“真实是小品的生命,一个过度夸张、脱离生活实际的小品注定是失败的。”这也是赵丽蓉带给他的启发,他说“我和赵妈合作的时候,她最爱问的是,汉林,你觉得这个故事真实吗?有没有偏离人性太多?为了得到肯定的答案,每一个小品剧本出来后,她都会念给街坊四邻听,这就是一个老演员对待剧本的态度。”走进生活,与民间精神合一。


故此,巩汉林强烈反对低俗主题的作品,不同于其他小品演员极致娱乐大众,巩汉林和赵丽蓉的作品,少了忽悠,更多真实表演的功底。就连语言也是硬练的,超过60岁的赵妈,在舞台上唱一曲英文歌,令观众印象深刻。


与巩汉林默契绝佳,个人风格强烈的巩汉林来到赵丽蓉旁边,也只能敬重她、配合她、让赵丽蓉发挥地淋漓尽致,巩汉林善于做一个陪衬的绿叶角色。无论是不主演,都很亮眼。也有人说,赵丽蓉的成功,很大原因是巩汉林的衬托。两人相得益彰。


有人认为,巩汉林的成名很多都是因为赵丽蓉。事实上是他的演员运不特别好,在与赵丽蓉合作之前,虽然也得过许多奖,但尚未被人们所记住,直到两人合作了《如此包装》才真正走红。


巩汉林和赵丽蓉是非常默契的合作伙伴,仅仅是春晚舞台上,两人就合作了五次,而且其中有两年二人合作的节目都获得了当年春晚小品节目的第一名。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市井小民 精明的特色风格

和赵丽蓉以”母子“身份演出,外型精明能干,和多数农村型的小品演员不同,巩汉林明显少了些许“土味”。 也有人形容他为“东北大地第一小男人”,形容他的阴柔性格。


舞台上的巩汉林依旧是中式服装,长袍马褂多过于西装革履。而巩汉林也是创作型表演人才,写了不少小品还获得大奖。观众们尤其喜欢那个扎着小辫子的精明形象,巩汉林也正是喜剧界革新派的老功臣。喜剧表现要来自于真实,超越真实。而巩汉林的表演仍保留了相声的原汁原味,但多了小品的创意和大胆。


对于表演艺术有崇高的理想,离开小品舞台之后,巩汉林朝向影视界发展,2000年,出演情景喜剧《东北一家人》。2004年,参演情景喜剧《巴哥正传》。2009年,出演喜剧片《剧组的故事》。2011年,出演励志电视剧《六块六毛六那点事》。2014年,出演谍战剧。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曲艺表演 令人如痴如醉

在剧中,他的独特外型让人记住了他,也带来高度知名度,但是票房往往不尽理想。有人剖析,小品演员无法扛起票房,电影和小品毕竟是不同的艺术形式。曾经电影“一代宗师”的章子怡对话小沈阳,两人之间难以擦出火花,由此可见一般。


小时候跟着父母走南闯北的生活对他影响极大。他回忆起当时,“那时候,在舞台上看到演员如此投入,观众如此痴迷,有时候甚达到至万人空巷的情景,就想,艺术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魔力,可以使人为它如痴如醉呢?” 对艺术的爱好,或许就是在那时渐渐植入巩汉林的心中。


巩汉林带着这样的初心,在舞台上,淋漓尽致演好每一个剧本,让观众随着他的表演如痴如醉。在东北演员中,巩汉林可以算是德艺兼具的大气代表。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巩汉林:相声出身的小品演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