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全靠吼?妈妈学会这几招,比大吼大叫更管用

可能现在全国每个角落都在上演着一场鸡飞狗跳的大戏。家长们头疼欲裂地看着做作业的孩子,家里一片哀嚎,甚至还有的妈妈吼着吼着被送去医院急诊。母慈子孝?在孩子的“作业病”前面不值一提。

最近全国的孩子们都在家里上网课,小云也不例外。可是她的妈妈简直一个头两个大。因为她终于见识到了自家孩子是多么的丢三落四。一堂课里,她捡了无数次铅笔,找了无数次作业本,喊妈妈帮自己找了无数次参考书。

虽然妈妈一直提醒小云上课前就准备好这些东西,可是小云没有一次做好了课前准备。这令妈妈太纠结了,一想到孩子在学校可能也是这个状态,她就更放心不下了。这种状态怎么学得好呢?

孩子的“作业病”是真的无法解决的吗?家长们只能在日复一日地咆哮中度日,其实并不是这样。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家长,找到孩子存在的问题才是解决的根本。

孩子写作业全靠吼?妈妈学会这几招,比大吼大叫更管用

孩子“作业病”面面观

1、只顾玩,不催促绝不写作业

这种情况特别多见于刚进小学的孩子,他们对于学习这件事还没有形成概念,所处的年龄阶段又造成了他们对玩乐的欲望更加强烈。于是他们回家后,一定是先玩儿。这是符合他们的天性的,家长首先不能因此而给孩子戴上“不爱学习”的大帽子。

孩子写作业全靠吼?妈妈学会这几招,比大吼大叫更管用

2、一边做一边玩儿

有的孩子则是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永远是一边儿做一边玩儿,或者是有无数打断学习过程的借口,比如喝口水,上个厕所,吃口东西。频繁打断学习过程,不但会打断学习思路,更重要的是要频繁拉回孩子的注意力,这一点是最难的。

3、丢三落四,永远差一点

有的孩子则是喜欢丢三落四。要么一会儿笔掉了,要么一会儿书找不到了,更有甚者,快睡觉了才发现作业少做了一科。这既反映了孩子注意力的缺失,也反映了他们对学习缺乏应有的重视。

孩子写作业全靠吼?妈妈学会这几招,比大吼大叫更管用

孩子“作业病”的原因是什么?

1、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和孩子一时的学习成绩比起来,在低幼年年级,学习习惯才是最值得家长们关注的。只有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后期的中高年级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孩子如何正确看待学习的重要性,面对各种各样的学习计划是否具有时间管理能力,在面对各项任务时能不能保持不错的自律性等等,这些都是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放学到家一心只知道玩儿,只是最初级的学习习惯不好。家长一早就要帮助孩子改正这一点。

2、没有学习计划能力

学习计划也就是学习时间的管理问题,这项能力孩子不是天生就具备的,要求孩子能自己做计划,自己监督自己完成,在低学段也是一种奢望,是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他们并不知道每天的时间有限,如何分配学习和玩耍的时间,才是最好的。他们臣服于眼前玩乐的欲望,凭天性做事,于是他们到家就玩耍或者一边学一边玩,其实都是他们的认知水平决定的。

孩子写作业全靠吼?妈妈学会这几招,比大吼大叫更管用

3、家长插手得太多

家长插手过多也是孩子“作业病”的一个原因。家长担心孩子无法较好完成学习任务,于是横加干涉,从作业内容到学习态度,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其实学习的主体一定是孩子,如果家长变成了这个主体,孩子就会安然地躲到家长身后。你不安排,我就不动。你叫我,我磨蹭一下再去。所以家长应该要适当让位,先带着孩子去学着把握节奏,然后慢慢退到孩子背后。家长要做孩子的支持者,而不是学科问题的答疑者。

那么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孩子的写作业过程更加顺利一些,让亲子关系不会随时随地破裂呢?其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家长们不妨听听教育学家斯宾塞的名言:“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孩子写作业全靠吼?妈妈学会这几招,比大吼大叫更管用

如何让写作业的过程不再鸡飞狗跳?

1、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要从孩子的具体难题解决者变成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者。不要总是在某道题目上纠缠不清,有时候学霸爸爸也不会做一年级的数学题。家长们要从细节上抽身出来,从大方面着眼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比如用写计划的办法,帮助孩子进行每天回家后的活动梳理。

让孩子自己回想,每天回家以后有些事情要做。哪一些事情最重要、哪一些事情第二重要,让孩子学着把每一件事列出来,做到脑中有数。在带着孩子写一段时间计划后,家长便可以拿着计划表只负责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并执行事先定好的奖惩。

孩子写作业全靠吼?妈妈学会这几招,比大吼大叫更管用

2、帮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一个自律的孩子一定是一个懂得时间管理的孩子。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詹姆士·杜布森说过:“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能找得到富裕的时间。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将会使你受益无穷。”但是时间管理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需要家长们引导孩子去做时间分配,让孩子在一定时间段内集中精神做一件事情。

比如,在安排今天回家后的计划时,带着孩子去估计每项功课需要多少时间来完成,并且采用定时定量的办法来控制每项学习的时间。

3、给孩子一些自主权

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体,给孩子一些自主权,甚至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做计划,这也是给予孩子自主权的机会之一。如果孩子能够做到按学习计划行事,那么就算他计划到家先玩一下再学习,并且能做到在计划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习计划,那么就允许他这样做又有何妨呢?

孩子写作业全靠吼?妈妈学会这几招,比大吼大叫更管用

4、行为强化

行为强化也就是当孩子完成一件事后,立即反馈并让孩子的正确行为得到及时巩固,错误行为得到及时纠正。简单来说,也就是及时奖惩。对于孩子来说,事先约定奖惩十分重要,答应孩子的奖励要及时兑现,千万不要用延时满足来忽悠孩子。没做到也要及时进行惩罚,事先约定的适当惩罚对孩子的内心不会产生较大的伤害。

其实孩子的“作业病”不算是绝症,尤其是低幼学段的孩子,家长先要认识到这是普遍现象,也要认识孩子能力的可发展性。只要家长用心,孩子的学习习惯是能培养成功的。

你的孩子有“作业病”吗?你是怎么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呢?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