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六種零食已被兒科醫生列入"黑名單",孩子再想吃家長也別縱容!


家長們需要注意了,以下幾種零食已經被兒科醫生納入了“黑名單”,經常給孩子吃,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發育。


方便麵


方便麵除了熱量,沒有什麼營養價值,並且其中還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比如各種食品添加劑,以及防腐劑等。

其中鈉含量也比較高,會加重腸胃負擔,所以不適合經常食用,孩子最好是不要吃。


蜜餞


蜜餞是一種高糖、高熱量、低維生素的零食,孩子身體在代謝的時候,會需要消耗大量的維生素B和一些其他維生素,對身體發育是十分不利的。


乳飲料


看看一款乳酸菌飲料的營養成分,蛋白質遠低於2.8克,碳水化合物達到了14.5g,如果按照300ml算,那就是近50g糖了,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吃糖少於 50 克,最好能控制在 25 克以內。也就是說,這和直接喝糖水差不了多少。


這六種零食已被兒科醫生列入


大家在牛奶的時候注意包裝上的產品類型,乳/奶飲料、乳/奶飲品不能代替真牛奶。

除了營養成分不足,一些乳飲料還有大量添加劑,雖然這些添加未必對寶寶造成傷害,但是過度的加工本身就會讓牛奶原有的營養成分造成損失。


這六種零食已被兒科醫生列入


派類食品


很多孩子喜歡吃蛋黃、巧克力派、菠蘿派等食品,這些外表豔麗的零食,主要是色素和添加劑的集合。

一塊小小的派,其中包含30多種原料組成,並含有會危害人體心血系統的反式脂肪,而且有的蛋黃派還添加了實用酒精。


這六種零食已被兒科醫生列入


膨化類食品


膨化類零食中含有多種金屬元素,比如鉛、鋁等,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都會造成一定的損傷。

孩子經常食用這類零食,會使孩子體內存積一些金屬元素,會引起孩子慢性中毒,所以,儘量別讓孩子吃這類食品。


這六種零食已被兒科醫生列入


果凍


果凍並沒有什麼營養價值,並且孩子在吞嚥果凍時還會有一定的危險。

其次,果凍中含有山梨酸鉀、卡拉膠及檸檬酸等多種添加劑,也含有很多色素和香精,孩子常吃的話會阻礙身體對於微量元素、蛋白質以及鈣質的吸收,家長要少給孩子吃。


這六種零食已被兒科醫生列入


健康的零食要滿足這三個標準


雖然很多零食並不適合孩子吃,但也不是絕對的。

孩子在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僅一日三餐並不能滿足孩子一天所需的所有營養和能量,所以適量吃些零食,可以讓孩子保持精力的充沛。


少鹽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提出:

7~24月齡嬰幼兒的鈉攝入應不超過350~700mg/d,也就是每天不超過0.9~1.8g鹽;

2~5歲兒童鈉適宜攝入量不超過1200mg/d,即每天不超過3g鹽。

如果零食中鈉含量較多,再加上三餐也比較重口的話,非常容易給寶寶造成腎臟負擔。


少糖


世界衛生組織在 2016 年至 2017 年,抽檢了英國、丹麥和西班牙市面上的嬰兒食品。在檢測過程中發現,部分生產商在食品中加入了果蓉等以增加糖分。若經常食用這些食品,會給嬰兒造成齲齒、肥胖等多種健康傷害。

世衛組織建議:禁止食品生產商在 3 歲以下嬰幼兒食品及飲料中添加遊離糖。


少添加劑


雖然有些添加劑是食品中必要的,但是寶寶零食中還是添加劑越少越好,特別是下面這些添加劑是嬰幼兒食品不能使用的。


這六種零食已被兒科醫生列入


根據這些標準,下面這些零食是比較適合給孩子吃的。


  • 堅果類

例如:核桃、瓜子、花生、腰果、杏仁等

這類零食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還有孩子成長所需的礦物質鉀、鈣、鎂、磷、鋅等,還有維生素B,維生素E等,是營養價值比較高的零食。


  • 粗糧類

例如:煮玉米、無糖或低糖燕麥片、全麥餅乾

這類零食含脂肪少,熱量低,時常吃些粗糧,也可以促進孩子腸胃的蠕動,有益於孩子的消化吸收,對孩子成長髮育有利。


  • 奶製品

例如:牛奶

牛奶以及奶製品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無機鹽等營養成分,但要注意不要買了“假牛奶”。

但是在給孩子吃零食的同時,還需要堅持三大原則:


吃零食要注意三大原則


零食不能代替正餐


孩子成長所需的營養來源主要還是依賴於正餐,零食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不能代替正餐。所以要控制寶寶吃零食的量,還要注意吃零食的時間不能離正餐太近。


睡前不要給孩子吃零食


睡前給孩子吃零食會加重孩子腸胃的負擔,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此外,晚上吃完零食睡覺,也會讓孩子容易出現蛀牙。


吃零食要注意衛生、安全


除了零食本身的衛生、安全外,孩子吃零食的時候也需要注意衛生,吃東西之前要先洗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