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齡童的生意經:靠孫悟空吃到老,做實業倒閉,靈堂推廣新片

一個演員塑造了一個形象,是否代表他就擁有了後者賦予的一切光環?

近日,一條名為“吳承恩故居掛滿六小齡童畫像”的視頻引發爭議。有網友在遊覽位於江蘇淮安的吳承恩故居紀念館時發現,展館內出現大量六小齡童畫像、雕像及猴王世家等展品,而吳承恩的史料卻很少。

12月3日,吳承恩故居管理所回應稱,六小齡童家族展覽的部分實際上是在隔壁的“美猴王世家藝術館”,並沒有違規出現在吳承恩故居內。但兩者之間並非毫無關係:六小齡童是吳承恩故居紀念館的榮譽館長,其巨幅照片掛在故居大門外;館內一副標註為“吳承恩”的照片其實是六小齡童在電視劇中飾演吳承恩的劇照;紀念館門前的廣場一度叫做“六小齡童廣場”,曾邀請六小齡童本人來此參加齊天大聖蠟像的落成儀式。

實際上,吳承恩故居所展現出的,只是六小齡童“西遊記版圖”中的冰山一角。自86版《西遊記》播出以來,六小齡童與孫悟空幾乎畫上了等號,而六小齡童本人,也不遺餘力在各個場合經營著與孫悟空、《西遊記》有關的一切。

代言多家廣告

伴著《敢問路在何方》的前奏,孫悟空凌空出場,而後飛落人間,看到來往行人的衣著打扮,他搖身一變成了穿著西裝皮鞋的現代人,隨後念出“穿金猴皮鞋,走金光大道”這句廣告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這句廣告詞常年霸佔央視黃金時段,洗腦程度不亞於幾年後的腦白金。

六小齡童的生意經:靠孫悟空吃到老,做實業倒閉,靈堂推廣新片


金猴皮鞋的代言人正是86版《西遊記》中孫悟空的飾演者六小齡童,當時他早已憑藉這部劇紅遍大江南北,走上了金光大道,演出採訪邀約不斷。金猴皮鞋背後的山東威海金猴集團同樣不容小覷,彼時該公司已在皮革製品行業深耕四十餘年,是全國同行業中第一個通過ISO9002質量認證的。

雙方的合作最早始於1995年,廣告在央視投放後,金猴皮鞋迅速打響知名度。1996年,“金猴”被評為山東省“著名商標”,金猴皮鞋兩次獲得“中國真皮鞋王”稱號,1999年被國家工商局認證為為“中國馳名商標”,2001年被評為“全國質量免檢產品”。

這不是六小齡童第一次帶紅一款產品。在與金猴集團合作之前,1993年他曾兼任福建恆盛糖果有限公司副董事長,並在同年10月推出“六小齡童奶糖”系列產品。次年,該公司榮獲“全國精品飲料食品金獎”,隨後又開發出“六小齡童”系列天然果凍等產品。不過在此之後,這家公司彷彿銷聲匿跡,沒有更多信息,2012年該公司正式註銷。

一家名為霍邱六小齡童食品有限公司的企業似乎也與六小齡童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據公開信息顯示,這家公司成立於1997年,甫一成立就推出一款名為“六小齡童營養鈣面”的產品,六小齡童為其代言,還多次出席產品相關的宣傳推廣活動。第二年,這款營養鈣面獲得“安徽省糧油暢銷產品”的稱號。不過與上述福建恆盛糖果類似,輝煌時刻並未持續太久,2001年,霍邱六小齡童食品有限公司註銷。

狀告昔日金主

2003年11月3日,六小齡童一紙訴狀將金猴集團告到山西省長治市城區人民法院。原來六小齡童與金猴集團的合同在2002年7月就已經終止,但六小齡童本人卻在合作結束後,在山西長治八一百貨大樓發現,金猴皮鞋仍在使用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形象做廣告宣傳。據媒體報道,六小齡童要求金猴集團立即停止侵權,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經濟損失20萬元。

六小齡童的生意經:靠孫悟空吃到老,做實業倒閉,靈堂推廣新片


六小齡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對“美猴王”形象非常珍惜,一些人想鉅額買斷都被他謝絕。1995年,他在上海成立六小齡童文化藝術公司,不準別人隨意使用美猴王形象,就是為了保護美猴王聲譽。

目前並無公開資料顯示當年的案件最終判決結果如何,但根據後來事件的走向,六小齡童和金猴集團很有可能在私下達成和解。2005年7月,六小齡童前往位於山東威海的金猴集團,與對方再度攜手合作,出任金猴皮鞋的形象代言人。當時有網友在貼吧提出疑問,一位ID為“美猴網”的網友回覆:“那是去年的事了,不要再提了。”並表示六小齡童會到全國各地開展代言活動。

美猴網是一個全方位彙集六小齡童信息的網站,包括行程、作品、榮譽等等,目前並無證據顯示美猴網背後運營者的身份,但根據ID為“美猴網”的用戶在貼吧中的發言可以發現,美猴網背後運營者與六小齡童本人有直接接觸,且交往不淺。

借猴年回潮

《西遊記》帶來的這條金光大道並沒有讓六小齡童一直走下去。進入新世紀後,層出不窮的影視劇迎來了自己的受眾。數年如一日重播的作品,從《西遊記》變成了《還珠格格》,然後又換成《甄嬛傳》。孫悟空的形象也不再只有一個,除了六小齡童,人們也會記得周星馳的至尊寶,以及動畫片中與少年江流兒結伴而行的“大聖”。

不過2016年對於六小齡童可謂風光的一年。時值86版《西遊記》播出30年,剛好趕上是一個猴年。

這一年的春節,百事可樂投放了一則猴年微電影《把樂帶回家之猴王世家》,主題是猴戲傳承,邀請作為章家猴戲接班人的六小齡童出演,講述章家四代人傳承猴戲的故事。這是2016年百事可樂“把樂帶回家”三部微電影之一,當時百事還邀請了李易峰、吳莫愁、蔡依林等當紅明星出演,不過風頭都被六小齡童這部《猴王世家》蓋過。

六小齡童的生意經:靠孫悟空吃到老,做實業倒閉,靈堂推廣新片


在微電影正式發佈前,2015年12月29日,百事可樂在朋友圈投放廣告,推出“樂猴王紀念罐”產品,買一箱百事可樂可免費得到一罐紀念裝可樂,限量5萬罐。當晚,百事可樂的相關推文在朋友圈刷屏,迅速達成10萬加。據網友反映,限量的猴王紀念罐第二天就賣光了,只能在二手平臺上高價求購。一箱24罐裝的百事可樂在電商平臺上售價不到40元,而作為免費贈品的“樂猴王紀念罐”在二手平臺上標價近百元。

人們重新記起這位童年中的齊天大聖,網友紛紛刷屏,要求春晚節目組讓六小齡童上春晚,時任春晚導演的呂逸濤微博下評論突破200萬條。不過央視並沒有“順應民意”,先是有消息傳出節目被斃,而後有人證實,節目組根本沒有邀請六小齡童。

雖然無緣央視春晚,不過2016年猴年春節,六小齡童在北京衛視、山東衛視、遼寧衛視等多家衛視的春節晚會中登場。

同樣在猴年找上六小齡童的還有樂事薯片和大聖車服,前者的廣告中,六小齡童在眾多流量明星中穩穩佔據C位,後者則聲稱要傳承行者精神,打造國內首個汽車互聯網生態平臺。

這場風潮甚至帶到了下一年。2017年初,肯德基邀請六小齡童以“美猴王”的形象出演春節營銷項目。廣告中,六小齡童和一群年輕人坐在電影院中,屏幕上播放著西方超級英雄的故事,他問到:“你們有著太多的英雄,但是還記得美猴王嗎?”

可惜的是,可能是因為錯過了猴年,肯德基的廣告並未成為爆款。用戶認為廣告植入太過牽強:2017年不是雞年嗎?

真假美猴王

據統計,扮演過孫悟空這一角色的演員不少於20位,但六小齡童無疑是其中影響最大的那一個。這部由中央電視臺拍攝的《西遊記》前後重播逾3000次,創下世界上重播次數最多電視劇的記錄。人們自然不會忘記這位美猴王,只不過當時代濾鏡褪去,面對六小齡童的種種言行,很多人開始產生了疑惑:這還是當年那個美猴王嗎?

離開主流視線的二十餘年時間裡,六小齡童從未與《西遊記》和孫悟空分開。多年來,他一直致力於保護“孫悟空”這一形象,不允許別人對其進行惡搞和醜化。除此之外,六小齡童參演甚至創作了多部《西遊記》相關作品,以孫悟空的形象接洽演出代言,還創作並出版了《西遊記》相關解讀作品。他的商業帝國,已經與“孫悟空”緊緊綁在了一起。

六小齡童的生意經:靠孫悟空吃到老,做實業倒閉,靈堂推廣新片


2010年,六小齡童將一家名為藍港在線的公司告上法庭。案由是該公司研發的網遊《西遊記》使用他在電視劇中塑造的孫悟空形象,涉嫌侵權,六小齡童要求藍港停止使用並賠償損失100萬元。此案歷時三年有餘,最終以六小齡童終審敗訴結束。

而就在六小齡童正式起訴當天,藍港召集媒體溝通會表示,早在遊戲開發階段就曾與六小齡童溝通,想要邀請其代言,但對方提出每年100萬元一次籤三年的代言要求,讓藍港方面無法接受,合作最終告吹。

除了打官司以外,六小齡童還多次要求要為四大名著立法,設立專門的審查小組,禁止惡搞編造。他曾屢次在各種採訪中,批評那些孫悟空和妖怪談戀愛的作品,其中的描述指向周星馳導演的《大話西遊》。六小齡童每次提及這個話題,還會模仿《大話西遊》結尾,孫悟空兩手掛在金箍棒落寞離去的樣子,這是他恨之入骨的動作,因為把美猴王的精氣神演沒了,“像個流氓”。

但六小齡童本人的行為,似乎有違自己的初衷。2010年由六小齡童主演的電視劇《吳承恩與西遊記》播出,他在劇中一人分飾兩角,出演吳承恩和孫悟空。該劇目前在豆瓣評分僅為2.6分,劇中關於吳承恩的人生經歷以及《西遊記》的成書過程完全經不起考據,漏洞頗多。

此外,六小齡童還參與客串王寶強導演的電影《大鬧天竺》,而這部電影顯然是一部藉著《西遊記》IP的惡搞喜劇電影。2018年,六小齡童代言手遊《大聖輪迴》,反對孫悟空和妖精談戀愛的他或許不知道,在這款遊戲中,孫悟空不僅能和白骨精談戀愛,甚至可以和嫦娥、女兒國國王、蜘蛛精等多個女性角色發展戀愛關係。

2015年,六小齡童籌備多年的3D電影《敢問路在何方》終於立項。早在2000年,他就在採訪中表示過想拍一部美猴王電影的想法,15年間,先後曝出邀請張藝謀、斯皮爾伯格做導演的消息,但始終沒能成型。六小齡童曾希望這部影片在2016年猴年上映,然而直到現在,影片還在前期動作捕捉的階段,演員沒有進入實拍。

不過關於這部影片最大的爭議,並不在於擱淺多年,而是六小齡童在不恰當的場合為其宣傳。2017年4月21日,微博“六小齡童工作室”發佈一則視頻,內容是六小齡童悼念緬懷剛剛去世的《西遊記》導演楊潔。然而視頻中間,六小齡童突然提及電影《敢問路在何方》即將開機之事,為其電影做宣傳。網友隨後發現,六小齡童“靈堂賣片”的行為不是第一次發生,2009年86版《西遊記》中沙和尚扮演者閆懷禮去世時,他也在對方追悼會上宣傳過這部影片。

日益發達的互聯網讓過往無處遁形,更早的故事被翻出。人們從《西遊記》導演楊潔的自傳和歌曲《敢問路在何方》演唱者蔣大為的採訪中發現,那個齊天大聖孫悟空可能只存在於電視劇中。

六小齡童的生意經:靠孫悟空吃到老,做實業倒閉,靈堂推廣新片


1987年底,《西遊記》劇組接到來自新加坡的表演邀請,導演楊潔為了排練出更好的節目,特意組織了“出國演出組”。1988年春節,六小齡童、豬八戒飾演者馬德華、沙和尚飾演者閆懷禮三人請了假,瞞著導演到濟南找到早已離開劇組的另一位唐僧扮演者徐少華,四人一起商演。事後楊潔非常憤怒,批評了三人,招致他們的不滿。三人開始孤立楊潔,威脅其他演員,如果敢去楊潔家,就不許去新加坡。在臺領導勸說楊潔帶隊去新加坡時,楊潔甚至說出了“我不去,今後就算上天堂下地獄都不會再和他們走到一起”這種氣話,併為此立誓十年不看《西遊記》。

《西遊記》中有一段關於“真假美猴王”的故事頗有意思,講的是六耳獼猴假扮孫悟空瞞天過海。關於六耳獼猴的來歷一直有許多不同說法。《西遊記》中如來解釋,六耳獼猴是四猴之一,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然而原著中提及真假美猴王時,又稱之為“二心”,不是兩個人,而是同一個人的兩面,一個是正心誠意的真大聖,另一個是六賊矇蔽的假悟空。一些喜歡暗黑系故事的讀者,還會把真假美猴王這段故事解讀為是假的打死了真的,以後世間再無齊天大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