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恢复期,低龄“小神兽”出行看护守则

开春以来,新冠疫情在我国得到有效控制,加上万物复苏、春暖花开,被困在家里两个多月的"镇宅神兽"们可坐不住了!但是因为国外疫情的加重,不断有境外人员回国,目前还有不少大城市都有输入病例,仍不能说是非常安全,加上孩子们免疫力不像大人这般强,要带孩子出门,防护措施可得做好做全了;尤其是年龄较小、不懂得自我保护的孩子,更需要家长们时时关注。


一、三岁以上孩子的 户外活动要注意这些

由于现在还没有开学,孩子们的玩耍主要集中在小区的院子、公园里,可孩子一多,交叉感染的几率也就增加了。

所以,年龄较小孩子的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到人少的地方,不要扎堆,同时要时刻注意,一定不能让孩子的手在摸、碰了公共物品之后再接触自己的脸、眼睛、甚至放进嘴里,这可是细菌病毒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家长可随时携带免洗手液、消毒湿巾,在孩子玩完后立即给洗手消毒。

疫情恢复期,低龄“小神兽”出行看护守则

想要让孩子乖乖戴着不那么舒服的口罩可不容易,,对于一些低龄的孩子,家长们可以用做游戏、讲故事的方法来引导,比如,跟孩子一起给他们最喜欢的玩具戴上口罩,或是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卫生知识宣传动画片,让孩子接受这个观念之后主动戴口罩。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儿童的脸形较小,如果使用大人尺寸的口罩,会因为不够贴合而变成无效防护,一定要购买儿童专用的一次性口罩,才能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


二、 一岁以下的宝宝如何做好"被动防护"?


至于1岁以下的婴儿,或是其他实在没办法戴口罩的孩子,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需要依靠父母、家人、看护人的防护来间接保护孩子,形成"被动防护"了。

1、家长们和看护人自己要戴好口罩

2、不要对着孩子呼吸、打喷嚏;

3、不要跟孩子共用餐具,或是用嘴吹食物;

4、外出回家后先更换衣物并洗手;

5、如果家长出现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症状,一定要做好跟孩子之间的隔离;

6、家里要定期通风,每次半小时左右。总而言之,家长们和看护人要尽自己所能做好自身和与孩子之间的防护,才能帮助孩子达到被动防护的效果哦!

疫情恢复期,低龄“小神兽”出行看护守则

三、 外出接种疫苗要注意这些

前段时间,由于疫情严重,全国各地的社区医院采取了暂停部分疫苗接种的措施,导致许多孩子打不上疫苗。

现在,疫苗接种工作正在逐步恢复,宅在家的孩子们为了打疫苗也必须要出这一趟门了。那么,家长要怎样安全地带孩子去接种疫苗呢?

首先,建议家长提前预约,最好是预约一个人不多的时间进行分散接种,这样降低了孩子待在密集人群中的几率,相对安全一些。

其次,在接种时,家长和孩子都要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不要随意走动,并按要求测量体温、配合信息采集和消毒工作。在接种过程中,尽可能全程保持与其他人员有1-1.5米以上的距离。

第3, 接种完疫苗返家后,要密切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若有低热(不超过37.5℃),局部红肿(不超过15mm)等,可以多喝水,注意休息,一般会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

第4, 如果发热超过37.5℃或体温虽不超过37.5℃但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哭闹、局部红肿和硬结直径超过30mm等情况,一定要及时联系接种单位或到医院就诊,千万不能因为担心医院交叉感染、担心被隔离等理由而耽误宝宝的病情!

疫情恢复期,低龄“小神兽”出行看护守则

最后,以下这些情况暂时不能打疫苗,需要联系接种机构了解相关的情况。

1、为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或疑似病例;

2、近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或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有接触的;

3、近14天内去过相关疫区的;

4、家庭成员中近14天内有发热症状的;

5、正处于发热、严重急性疾病等不适合接种疫苗的情形。

四、提高免疫力也很重要

除了物理角度的防护需要做好做全之外,自身的免疫力在这次疫情中也是被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孩子原本就属于免疫力不高的群体,在这个关键时刻,更应该注重提升免疫力,降低被病菌感染的风险。

充足的睡觉+良好的营养+适当的运动+愉悦的心情是宝宝提升免疫力的关键,平时尽量给宝宝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近期可给宝宝搭配益生菌。


另外,在这次疫情过程中,有许多被当做重点防疫措施的方法,比如外出时随身携带含酒精的消毒液、湿巾给宝宝的手消毒、勤洗手等,即使在今后疫情过去,都可以作为日常的防护方法加入到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哦~

疫情恢复期,低龄“小神兽”出行看护守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