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高齡再出徵!這位院士你認識嗎?

2月1日,73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衛生健康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帶領團隊一行5人,從 浙江杭州出發,馳援武漢

臨行前的出征儀式上,李蘭娟深情地說道:“我打算比較長期地在那裡,與那邊的醫護人員共同奮鬥。我自己希望到金銀潭醫院,所有危重症集中的那個醫院。”

疫情當前,李蘭娟的這一舉動再次感動了無數人。作為我國傳染病學領域的專家,李蘭娟從事傳染病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已經40多年

七旬高齡再出徵!這位院士你認識嗎?


鑽了十餘年牛角尖,救活無數人

李蘭娟大學畢業分配到醫院工作後,接觸到的第一個傳染病是“重型肝炎”。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病死率高達70%、80%!作為一個年輕的醫生,有的病人的家屬跪在她面前,“李醫師,你能不能救救他?”看到患者及患者家屬絕望的表情身為醫生的李蘭娟覺得很心痛也很無奈 後來,李蘭娟從腎臟的濾過透析得到啟發,是不是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救治那些肝功能衰竭尤其爆發性肝衰竭的病人呢?她就申報了一個課題帶領團隊開始了人工肝的研究,但是研究的過程困難重重,很多同事說人工肝沒有希望,半途當中就放棄了

但李蘭娟就是抱著鑽牛角尖的勁兒,最終花了10餘年時間研究出了一套比較完整獨特有效的人工肝系統。在這項技術初見成效之後,李蘭娟和團隊建立了人工肝研究中心,將這項技術毫無保留地向全國推廣,從而及時地救助了全國各地的肝衰竭病人。“什麼是醫生最大的快樂?看到那麼多病人得到救治,把他們從死亡線上拉回來,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快樂!”李蘭娟說。

成功研製了人工肝後李蘭娟並沒有停止傳染病學研究的工作,她接連對SARS、H7N9禽流感等傳染病展開調查和研究,為我國傳染病診治作出了重大貢獻。如今,面對新型冠狀病疫情,她也毫無畏懼,帶隊親赴前線

七旬高齡再出徵!這位院士你認識嗎?


熱心公益,將人工肝技術無償推廣

在李蘭娟看來,一個人的成功不是成功,一個團隊的成功也算不00上成功。作為一名醫生,她希望自己能將治病救人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為使全國各地更多的重症肝病患者享受到先進醫療技術帶來的福音,她毅然放棄申報人工肝專利的機會,為確保治療技術的規範有序,她制定人工肝治療指南和操作規範,從2001年開始,每年舉辦培訓班,無償將她的人工肝技術推廣到全國。 在李蘭娟看來,一個有良知的科學家,應該有社會擔當的勇氣。禽流感肆虐之時,面對人們的恐慌,她帶頭吃雞肉,身體力行介紹科學的防範方法,並告訴大家吃雞無害,極大提振了養殖業的信心

七旬高齡再出徵!這位院士你認識嗎?

受益於社會,就應加倍反哺社會。她與丈夫鄭樹森一起捐資,聯袂社會各界力量成立“樹蘭人才基金”,獎勵在醫學科研和臨床領域取得突破性創新成果的中國傑出科技人才。

提到未來醫學的發展,李蘭娟說這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密不可分。她認為要把每一個人的健康檔案的大數據用起來。

“我們中國哪一些疾病的發病率高?哪一些疾病的發病率低?哪一些疾病的病死率高?我們針對大數據進行分析來建立智能化的診斷”,李蘭娟表示,要通過智能化的治療,智能化的管理,運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來提高我們的醫療衛生水平

七旬高齡再出徵!這位院士你認識嗎?


同時,要運用很多現在的新技術來保障健康,在李蘭娟看來,糞菌移植也是個非常有效的新技術。她說:“什麼叫糞菌移植?就是把健康的人的好的大便給另外一個有病的、腸道微生態紊亂的人。”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

李蘭娟自己40多年來抗戰傳染病的經歷,見證了中國在傳染病防治領域的快速成長。

未來醫學任重而道遠,李蘭娟勉勵年輕人們,要嚴謹求實,開拓創新,勇攀高峰,

造福人類。防治傳染病的未來,祖國的未來都在年輕人的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