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次於老子的道家第二真人?《道德經》傳世者?你知道他是誰嗎?

說到道家,所有人第一個反應是老子,第二個反應是莊子。

僅次於老子的道家第二真人?《道德經》傳世者?你知道他是誰嗎?

老子

但實際上,在莊子之前,拜老子為師,將《道德經》傳世的另一個道家祖師——尹喜,卻有很多人不曉得。

僅次於老子的道家第二真人?《道德經》傳世者?你知道他是誰嗎?

尹喜

尹喜生卒年無法考證,但因與老子同期,可查為春秋末年人,生於邽縣(今天水),官至大夫,時任關令(掌管人流出入),道家主要傳播者,道家樓觀派祖師,著有《關尹子》九篇,又名《文始真經》,故而後人稱其關尹子,文始真人,被呂不韋譽為先秦天下十豪、哲學家、教育家,莊子稱他為“古之博大真人”。

尹喜自幼好學,性喜真,善查天地日月星辰,觀草木變遷,洞徹天地,主張貴清,對星辰氣運研究涉及頗深,擅長占卜之術,亦是對後世王朝有著很大影響,欽天監一職的出現與他有很大關係。

尹喜與老子同期,官至周朝大夫,傳聞因觀星而知紫氣東來三千里,聖人出世將至,不日將降臨關中,故而親自迎接老子,老子將《道德經》贈予尹喜,尹喜拜其為師,多年研讀,最終通曉道德經之真諦,編著《關尹子》九篇,廣收門徒,為道家最早的傳道者。

僅次於老子的道家第二真人?《道德經》傳世者?你知道他是誰嗎?

有這麼一篇故事,尹喜夜觀天象,發現紫氣東來三千里,得知聖人將至,特意囑咐下人仔細排查所有出關入關之人,卻不可怠慢,在函谷關接待從東方而來的老子,並且虛心求學問道,起初學得進去,卻又心有疑惑,也不敢向老子提問,學了許久,竟也不見起色,老子卻已經發現他的問題,指點道:“獨清分濁,貴而不俗。”尹喜冥思苦想,終得醒悟,不再拘泥於形式小節,虛心向老子求教。

然而老子不日就將離開中原,出函谷關而去,前往西方化胡,當時尹喜自然是極力勸阻,卻不得成效,只好退其求次,對老子說道:“聖人之意吾不及也,卻求天下人知得聖人之道。”老子知道了尹喜的意思,贈予他自己整理好的《道德經》,騎著青牛瀟灑而去。

去時尹喜淚流滿面,下人為何故如此,尹喜說道:”聖人已去,天下不知又何時再有聖人出世,蒼生何其之苦也。”,不再留心官場仕途,反而醉心於學問之中,集十幾年的時間,終於悟通《道德經》,自著《關尹子》,收下門徒幾十人,成為道家最開始的學徒,尹喜也成為了赫赫有名的道教祖師,在如今的道觀裡,常常侍於老子像之側。

僅次於老子的道家第二真人?《道德經》傳世者?你知道他是誰嗎?

後人大都對尹喜極為推崇,莊子在《莊子·天下》中將他和老子並立,直言:“此古之博大真人也。”

呂不韋在修著《呂氏春秋》中,對於先賢立為天下十豪之一:“老聃貴柔,孔子貴仁,墨翟貴兼,關尹貴清,列子貴虛,陳駢貴齊,陽生貴己,孫臏貴勢,王廖貴先,兒良貴後。此十人者,皆天下之豪士也。”晉代道學家葛洪對《關尹子》極為推崇:“方士不能到,先儒未嘗言,可仰而不可攀,可玩而不可執,可鑑而不可思,可符而不可說。”

僅次於老子的道家第二真人?《道德經》傳世者?你知道他是誰嗎?

僅次於老子的道家第二真人?《道德經》傳世者?你知道他是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