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機槍火力如何?曾為二戰勝利立下汗馬功勞,專家說出大實話


蘇聯機槍火力如何?曾為二戰勝利立下汗馬功勞,專家說出大實話

(捷格加廖夫DP28輕機槍是蘇聯地面作戰的關鍵裝備之一)

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機械化戰爭樣式開始嶄露頭角,並開始迅速崛起,但是,鑑於當時主要參戰國各自的工業和經濟現狀,真正建成機械化軍隊的國家並沒有出現。就連當時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德國軍隊,也不是完全意義的機械化部隊,其他國家的軍隊就更不用多說,在亞洲主要地面戰場,傳統的步兵戰術仍然發揮主要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機槍對於二戰的走向仍能起到很大作用,實際上,在對比二戰參戰國軍事力量實力之時,機槍數量就是一個重要指標。而在二戰蘇德的對抗中,機槍對於蘇聯最終戰勝德國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蘇聯機槍火力如何?曾為二戰勝利立下汗馬功勞,專家說出大實話


和傳統步槍較慢的火力輸出性能相比,機槍的火力支援能力更加強悍,而和火力密度較大的衝鋒槍相比,機槍的射程又有很大優勢。受此影響,在二戰地面戰場,各個主要參戰國也相繼發展了眾多的知名的機槍型號,其中就包括德國的MG42通用機槍,該槍採用當時德國制式7.92毫米槍彈。而作為二戰主要參戰國,前蘇聯的機槍發展在二戰中也非常活躍。


蘇聯機槍火力如何?曾為二戰勝利立下汗馬功勞,專家說出大實話


和當時的德國已經開始應用通用機槍不同,二戰中的前蘇聯還沒有出現通用機槍的概念。當時的蘇軍機槍單是7.62毫米彈藥就分為重機槍版和輕機槍版,實際上當時的美國也是這種使用編制。而在蘇聯的7.62毫米輕機槍型號中,DP28系列就是最出名的一款。

在蘇聯成立之初,當時的蘇聯就研發成功兩種新的輕型機槍,一種是氣冷設計馬克沁-託卡列夫輕機槍,另一種就是DP28輕機槍。在隨後,面對主要軍事強國氣冷式機槍的不斷出現,為了減輕機槍的重量方便步兵機動,蘇聯槍械專家託卡列夫在1926年“和波蘭合作將這種用於飛機的氣冷馬克沁機槍搬到地上,他們去掉了同步器,又給PV-1加上兩腳架和槍托”之後,研發成功馬克沁-託卡列夫輕機槍。

馬克沁-託卡列夫輕機槍進入部隊服役之後,據稱反響還是很不錯的,性能也算可以。但是,該槍生不逢時,和綜合性能更好的DP28機槍出生在了同一時期。DP28型輕機槍由蘇聯軍械師瓦西里·阿列克謝耶維奇·傑格佳廖夫設計研製,是完全由蘇聯製造的最早的輕機槍,該槍使用7.62*54毫米槍彈,1926年設計定型。DP系列輕機槍“結構簡單,全槍只有65個零件,製造工藝要求不高,適合大量生產,而且槍的機構動作可靠”,只是在質量方面,據稱早期的DP28輕機槍質量不是特別可靠。DP28輕機槍在槍身前下方設計了兩腳架,方便步兵複雜環境戰場使用。


蘇聯機槍火力如何?曾為二戰勝利立下汗馬功勞,專家說出大實話

DP28輕機槍全長1270毫米,全槍重量不算彈盤為9.1千克,有效射程800米,理論射速每分鐘600發,戰場實際射速每分鐘80-90發。整體性能比馬克沁-託卡列夫輕機槍要強很多,受此影響,馬克沁-託卡列夫輕機槍迅速淘汰,從1925年到1928年,馬克沁-託卡列夫輕機槍總計生產了2450挺就停產,其中的1400挺在1937年-1940年年間援助給了中國,該槍並未參與二戰的蘇德戰爭。

在二戰之前,DP28輕機槍已經成為蘇軍主力輕機槍,在戰爭中,該機槍也發揮了較大作用。但是,在使用過程中,DP28輕機槍也暴露出一些問題,為此,在二戰期間,蘇聯就對DP28機槍進行了改進,並最終於1944年改進出DPM型。在改進完成之後,DP系列機槍也逐漸成熟,該槍在二戰結束後還發展了最後一個改進型號,直到PK通用機槍出現,該槍才開始淘汰。


蘇聯機槍火力如何?曾為二戰勝利立下汗馬功勞,專家說出大實話

蘇軍7.62毫米重機槍巔峰——SG43郭留諾夫

前文已經提到,在當時的蘇軍編制中,7.62毫米中口徑彈藥的機槍實際上是兩種,一種是DP28/M型代表的單兵輕機槍,另一種則是多人配合使用的彈鏈供彈重機槍型號。二戰蘇軍在初期使用水冷式馬克沁重機槍,在1943年才研發成功並開始應用風冷式的SG43“郭留諾夫”重機槍,而蘇軍馬克沁機槍的發展和德國還有很大關係。

早在馬克沁機槍技術開始使用無煙彈藥、走向完善之初德國就迅速意識到這種機槍的價值。在其後,德國研發成功水冷設計的MG08馬克沁機槍,該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展露出巨大威力,單是在“1916年7月1日這一天時間,就有5.7萬人倒在了馬克沁MG08重機槍的陣地前,其中2萬人當場死亡”。

鑑於馬克沁機槍的巨大威力,在日俄戰爭後,蘇俄就從德國引進了馬克沁機槍技術,研發出M1905馬克沁機槍。該槍和後續的改進型號M1910、M1930一起改用蘇系標準7.62毫米彈藥【德國是7.92毫米彈藥】,該系列機槍在二戰初期成為蘇聯對抗德國的最重要裝備之一。


蘇聯機槍火力如何?曾為二戰勝利立下汗馬功勞,專家說出大實話

(為了適應蘇聯氣候,蘇軍馬克沁還發展了M1930,最大特徵就是在水冷套筒上加裝了一個注水口,可直接加入冰雪)

蘇聯馬克沁和德國馬克沁設計基本完全相同

蘇聯馬克沁和德國馬克沁設計基本完全相同,只是蘇聯馬克沁採用了獨特的索科洛夫輪式槍架。在後期的改進中,蘇聯對馬克沁機槍的材料進行更換,其中的M1910型冷卻水筒全部為鋼材製造,表面帶有防脹縮縱向凹槽,M1930型最大特徵則是在水冷套筒上加裝了一個較大尺寸的注水口,可直接加入冰雪。只是,無論怎樣改進,蘇軍的馬克沁在當時都已經落伍,馬克沁水冷式的設計在當時的戰場上也越來越不方便。受此影響,蘇聯就在二戰中研發了一款氣冷式的重機槍,也就是SG43郭留諾夫7.62毫米重機槍。


蘇聯機槍火力如何?曾為二戰勝利立下汗馬功勞,專家說出大實話

(1943年,性能更強的SG43重機槍研發成功)

SG43郭留諾夫重機槍結構簡單,動作可靠,威力大,精度好。雖然仍存在質量一般、攜行使用不方便的缺陷,但是要比德國技術基礎上的水冷式馬克沁好很多。SG43郭留諾夫和蘇聯馬克沁一樣使用了獨特的索科洛夫輪式槍架,不含彈鏈和輪式槍架重13.6千克,輪式槍架重26.6千克。該槍槍口初速超過800米/秒,有效射程1000米。SG43在1943年研發成功列裝服役之後,又發展出SGM型和SGMT型,該系列機槍迅速成為蘇軍最重要裝備,為蘇軍打贏二戰立下汗馬功勞。

只是,從以上也可以看出,蘇聯武器性能在當時其實都不算特別突出,這些武器之所以能夠最終幫助蘇聯取得勝利,產量是最重要因素,二戰蘇系坦克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