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在路上,家乡的昨天和今天

家乡,一个温暖而熟悉的名字,承载着每个人心底一段美好的回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越发感觉对于家乡的记忆更加厚重,看惯了城市的车水马龙,喧嚣吵杂,在闲暇间隙将思绪游弋在对于家乡的记忆里,竟然已经慢慢喜欢上这种感觉了。

扶贫在路上,家乡的昨天和今天

扶贫在路上,记忆中家乡的样子

儿时的家乡

我的家乡坐落于大别山山脚,一个美丽和宁静的小村庄,记得在儿时的记忆里,这里是聚集着七八百户人家的村子,基本上都是白砖黑瓦的平房,每天一群群的小伙伴穿梭在村里巷子里,追逐打闹,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记忆里家乡的乡亲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来自于植物农作物,因为地处丘陵地带,家乡可以种植的农产品比较多,水稻,花生,玉米,板栗,大豆,棉花,西瓜等等,村里的乡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扶贫在路上,家乡的昨天和今天

扶贫在路上,记忆中家乡的样子

对于农作物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水稻了,因为家乡所处地带的原因,一般来说家乡人名会每年种植两季水稻,虽然人会幸苦一些,但是可以增加水稻的产量,从而增加家里的经济收入,所有的种植的农作物乡亲们会在留够自己家用外,会把剩下的部分全部卖掉用来维持家里的开支,记得很小的时候开始,自己每年暑假都会被爸爸赶到农田里插秧,割水稻,虽然那时小小的自己心底有一百个不情愿,若干年的今天再次回忆起来,心底已是满满的感动,感谢父亲给予我这样一段深刻的记忆,感谢父亲让我懂得生活的艰辛。

扶贫在路上,家乡的昨天和今天

扶贫在路上,记忆中家乡的样子

如今的家乡

上面的记忆可能已是十年前的记忆了,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时感觉时间也是把双刃剑,某时某刻的某一瞬间当你想去找寻一样东西时,就只能在记忆里不断的去搜寻,因为现实已经找不到了,可是,乡亲们的日子确是越来越好了。

如今的家乡,已经难得一见以往的红砖黑瓦的平房了,全部都是二层三层的楼房,而再想回味以前那样穿梭于平房巷子里的感觉已经找不到了。

扶贫在路上,家乡的昨天和今天

扶贫在路上,家乡的昨天和今天

以前的泥土路全部换成了水泥路,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每到下雨天大水坑小水坑让人根本就没办法行走,现在的小孩在下雨天去上学再也不会像我儿时那样都是满脚泡着水。

虽然家乡的条件好了,但是乡亲们并没有放弃传统的农耕,依然还是有部分放弃大城市,留在家乡种植农作物,也有部分年轻人选择回乡创业搞起了养殖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递的更快,所以乡亲们也逐渐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开始借助机器提高农耕的效率,以前到处可见的黄牛,水牛已经难得一见了。

扶贫在路上,家乡的昨天和今天

扶贫在路上,记忆中家乡的样子

乡亲们借助村里党员的扶持,开始采用更加先进高效的方式种植板栗,花生,水稻等等,同时借助外面的力量,吸引外地采购商进村采购,提高村民农作物的出售价格,让乡亲们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扶贫在路上,家乡的昨天和今天

扶贫在路上,记忆中家乡的样子

虽说很多东西已经只能在记忆里找寻了,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给乡亲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方式,让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已然足矣,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阶段,默默祝愿家乡越来越好!同时也感谢今日头条发起的扶贫行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家乡,关注三农!

#扶贫达人在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