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儿童化妆”方面的教育,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儿童化妆,这似乎都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了,15年李亚鹏与王菲的女儿李嫣就曾在网上放过化妆视频,教大家怎么化妆。

面对“儿童化妆”方面的教育,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视频网站上也常出现几岁的小孩,手里拿着化妆产品和工具,一步一步的示范,怎么打底,怎么画眉毛,怎么画眼线,怎么画眼影,怎么涂口红等等,等等,好像每天都在重复这些一样,老练得跟一位常化妆的老手一样。

让我这位30岁的老阿姨都自叹不如。

在韩国,更是开设了儿童美妆店。ShuShu品牌就是儿童美妆市场的开拓者,从2013年开设第一家开始,至今拥有19家连锁店,针对4到10岁的女童客户群体。他们致力于让孩子们能够和她们的妈妈有更紧密的联系,并实现每个女孩子想和妈妈做同样的事的梦想。

面对“儿童化妆”方面的教育,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这个社会是怎么了?美妆护肤的魔爪都伸向了儿童。

店铺的存活,是因为市场的需求,而儿童是要在监护人的监护下才能消费的。儿童的美妆,既是市场的导向,也是因为大人的纵容才有今天的局面。

我曾经在一家美甲SPA店做过美甲师,每年寒暑假都会有小朋友在跟随大人的诱惑下做美甲。她们对美甲是没有了解的,她们不懂在美甲过程所使用的产品对身体是有伤害的,只知道指尖是漂亮的,是五彩斑斓的。觉得涂上指甲油,我就追求了我想要的美,我就得到了像大人一样的美。

孩子的开始是模仿,他们不懂动作的含义,不懂行为的后果,不懂自己的责任,他们只有自我好奇和自我满足。

曾有一则新闻报道,一个四岁的小男孩在电梯内推倒一位孕妇,只为验证他在电视上看到的,推孕妇是否会导致孕妇流产。当时在场的母亲没有阻止,导致孕妇流产,对身体的伤害不可逆转。

反观今日的儿童美妆,她们是天生就会的吗?是天生就懂得通过化妆来让自己变美吗?

不是,她们不懂。她们今天的这些行为是受父母的影响,电视的传播,手机上的学习得来的。

我认识一位朋友,她喜欢打牌,几乎每天都会带着她的女儿一起去茶楼。有时候打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小孩子是耐不住这个寂寞的,所以大人就给她玩手机,看动画片,或者刷抖音。

我们很多人都看过韩剧,韩剧的开头会有一个15的数字。起初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后来才懂。15代表的是15岁以下需大人陪同才可观看。

国内是没有的,所有的电视剧是没有年龄限制的。无论是抗日神剧,爱情剧,家庭生活剧等等,都是没有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大人应该肩负起更重大的责任。

1. 观察

小孩的心灵是脆弱的,容易被事情影响,模仿能力强。所以父母应该学会观察。

前段时间,深圳一个13岁的小孩,因为寒假作业没写完,心理压力过多,最后选择跳楼自杀。而在此前有三天男孩都在家补作业,如果当时父母察觉异样,并多些关注,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2. 沟通

沟通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桥梁。

朋友之间如果不沟通,最终会变成过客。夫妻之间如果不沟通,最终也会同床异梦。为什么孩子之间就不沟通了。

蔡康永曾在《情商课》中说过一个故事,他去朋友家吃饭,饭前他朋友一定要孩子背诗,还说如果他不背就是不乖。蔡康永就想,我是来吃饭,又不是听你小孩背诗的。而且背诗跟乖不乖有什么关系。更何况我也只是关心吃饭这件事。作为大人,他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只是单方面的认为,不听他的,就是不好,就是不乖。

我想我们大部分都是这么过来的。

沟通不是欲望的强加,而是发现他们真正的需求。

3. 耐心

在孩子面前,大人常常会失去耐心。

最近火了一个词,叫“爸爸渐崩式辅导作业”,意思就是爸爸辅导孩子逐渐崩溃的过程。

视频中每个爸爸都是忍不住火冒三丈,而每个孩子却像见了鬼似的,肯定的答案也要看眼神才敢说。

我们能把笑脸和耐心给陌生人,为什么就不能给自己的孩子呢?

孩子是大人的镜子,我们应该懂得自我检讨。语言是一把利剑,我们应该学会非暴力沟通。

别让孩子还没来得及提问,就已经被成人世界给予了全部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