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首相進重症監護室看英國治癒率低的原因

不知大家每天是不是都在關注海外疫情人數的變化,從數字上不難的看出,各國的情況還是稍有差異的。

01

從今日新增確診人數來看,美國名副其實的處於領先地位,法國、西班牙與英從國緊隨其後。

從每百萬確診人數看,西班牙意大利還是挺高的,超過了2000人,

英國倒不高,有785人。當然這跟檢測的人數有關。

從死亡人率來看,英國 、意大利與西班牙都在10%以上。

從治癒人率來看,相比而言,英國是最低的,不到。從絕對人數上意看,只有287人,只0.55%。


從英首相進重症監護室看英國治癒率低的原因

而其它國家的治癒率要高得多。為什麼?

02

今天,有一則新聞刷了屏,那就是今年已經56歲的英國首相約翰遜轉入重症監護室,原因很簡單,新冠肺炎症狀持續變壞,不得不住進了重症監護室。

聯想到3月13日,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提出的“群體免疫法”,需要60%左右的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獲得“群體免疫力”。

加之這些天來,英國首相自從確診新冠之後,一直居家隔離並且忘的工作,也算是率先垂範的作了榜樣,是不是意在告訴大家,輕症是不需要去醫院的,輕症是完全可以自愈的,也算是身體力行的默默地遵守的著群體免疫的法則呢?


從英首相進重症監護室看英國治癒率低的原因


再加之之前看過一個視頻,一箇中國留學生從英國返回,講述了在英國所見,她的一個同學是英國本地人,得了病,但是醫院詢問了幾個問題, 醫院讓其繼續在家中自我隔離。

幾個串聯起來,可以猜測一下,是不是英國只接收中重症病人,對輕症病人不檢測,不進醫院,讓其然恢復。這就很好理解了為什麼治癒率這麼低了。

重症病人有著康復時間長,不好治癒的特點。

另外一點原因就是英國的醫療水平是不是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好!

或者是醫療床位沒有那麼多,已滿負荷,再也收治不了輕症病人,只能收治中重症病人?

難道他們不知道輕症的病人也可能會轉化為重症病人嗎?這一點在首相身上得到了驗證。

03

說一千道一萬,領導者的決策很重要,防控抗疫措施很重要。

沒有結比沒有傷害。看看德國的數據,死亡率百分一點兒幾。德國一開始就是大範圍的檢測,每週可檢測50萬個樣本;政府計劃以後還會有所提升。

當然,如果其它歐美國家也大範圍的檢測,其死亡率也是會下來的。

但只有大範圍的檢測,才能引起人們的重視,國家宣傳還是很重要的。

也只有範圍的檢測,人們才知道自己有沒有病,特別是一些症狀感染者,是不是需要隔離,這樣就減少了外出傳染他人的幾率。

04

有時在想,中國已給出答案,已有了教訓,還不足以引以為戒嗎?是不屑中國的做法嗎?

傲慢是偏見,在某些時候需要付出代價的!比如此時此刻,只是這代價大了些!

只願,疫情早日過去,一切都還是那樣的美好!


從英首相進重症監護室看英國治癒率低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