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投名狀》故事原型竟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凶殺案?

提起《投名狀》大家可能都清楚,是由陳可辛導演執導的一部電影。

電影《投名狀》故事原型竟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兇殺案?

 1870年秋,大哥(李連杰 飾演)一身官服,在城牆頂俯瞰自己的就職典禮舞臺。

兩個土匪和一個女人改變了他,造就了他的成功,也導致他的毀滅。這兩個土匪是曾跟他發誓同生共死的結拜兄弟:二哥(劉德華 飾)和三弟(金城武 飾),而那個女人正是二哥的老婆蓮生(徐靜蕾 飾)。

二哥,率性而為,是一條漢子,亂世中淪落為土匪,帶著幾百弟兄到處搶劫,不過他為人盜亦有道,就算打劫也“劫七留三”,留一條活路給被劫的人,而搶劫所得就拿來分給和他同一個村的良民,所以深得人心。二哥這輩子只愛兩個人,一個是蓮生,另一個就是從小便跟了他做土匪的三弟,把自小成為孤兒的三弟當做親弟弟。

三弟有一種獨特的男人魅力,不僅有著狼的野性和殺手的冰冷,更有著少年天真;因此在他看來,同生共死的兄弟感情是他視如生命的情誼。自從在打劫太平軍糧車的一戰中,大哥替他擋箭而受了傷,令他深感救命的恩情,他對大哥的崇拜竟超二哥。

電影《投名狀》故事原型竟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兇殺案?

在二哥的山村被清軍劫掠,受到了慘重的傷亡後,三弟極力主張他們三人結拜為兄弟,由大哥帶領他們投靠清廷,二哥不想讓三弟失望,也不想自己的同村兄弟陷入絕境,他不計較個人名利,將首領地位讓給大哥。

電影《投名狀》故事原型竟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兇殺案?

作為男人世界中的一個好兄弟,二哥在女人世界中卻是一個失敗的丈夫;他的老婆蓮生偏偏是那種深信一見鍾情的浪漫主義者。所以,儘管他當年把蓮生從妓院救了出來,儘管他很努力的去照顧蓮生,但一字不識的他就是缺少蓮生所喜歡的文人書卷氣,便得不到她真心的愛。

為實現太平盛世理想,大哥藉助以二哥、三弟為首的一眾兄弟的力量,成立“山字營”為清廷效力,本來是要藉助攻打太平天國結集軍力;但是隨著他大權在握,大哥變得越來越野心勃勃,令他要清除一切的障礙。他不惜和二哥決裂,怕降兵造反,便屠殺被二哥勸降的太平軍降兵。他利用三弟的狂熱性格,說服他站向自己那一邊。。。

電影《投名狀》故事原型竟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兇殺案?

本來,大哥離成功僅有一步之遙,但他的所做作為也傷透了對他曾經崇拜不已的三弟。就在就職大典上,就在他權勢如日中天的時刻,大哥竟橫死於刺客之手……

電影《投名狀》故事原型竟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兇殺案?

《投名狀》表現的兄弟情義及政治陰謀,不過是該故事原型眾多猜測的多個版本之一。而故事原型即為號稱清末四大奇案之首的”張汶祥刺馬案“。

1870年(同治九年)8月22日,上任僅兩年的兩江總督馬新貽

電影《投名狀》故事原型竟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兇殺案?

在箭場參加完閱射後步行回官署,剛走到官署後院門口,突然從人群中閃出一人,一邊口呼冤枉,一邊拔出匕首,刺入馬新貽的右肋。隨著一聲慘叫,這位頭戴一品頂戴的清廷大官倒在了地上,在他的右肋部位,插入了一把3寸多長的鋼刀,刀身已全部沒入體內,只見刀柄,鮮血頓時噴湧了一地。刺客是一中年男子,他行兇後並不逃跑,而是站在原地高喊:“刺客是我張汶祥!”隨即,他被幾名巡捕當場擒獲,按倒在地。而馬新貽因傷及要害,於次日不治身亡。

光天化日之下,清廷總督馬新貽在眾多隨

電影《投名狀》故事原型竟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兇殺案?

行護衛下被刺殺,就連慈禧太后接到奏報後吃驚地表示:“馬新貽此事豈不甚奇?”

據刺客供稱,他叫張汶祥,46歲,河南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南下寧波販賣氈帽,與南田海盜團伙往來親密。他交代的殺人動機有三點:一是他回到寧波後發現自己的老婆和錢財被一個叫吳炳燮的霸佔了,於是找到時任浙江巡撫的馬新貽攔轎喊冤,馬未受理。他只好到寧波府告狀,雖然要回了妻子,但是錢沒有追回來,氣急之下,逼老婆自盡,馬應該對他的不幸負責;二是他的很多海盜朋友被馬巡撫捕殺,應該殺馬新貽為朋友報仇,同時也洩私憤;三是他私自開的“小押”(重利盤剝的典當行)生意被馬巡撫明令禁止,絕了他的生路,加深了他對馬的憤恨。新仇舊恨加在一起終於使張汶祥動了殺心,一路跟隨馬新貽從浙江到了福建、江蘇,兩年之後終於找到機會將其刺殺。

這是當時官方認可的文獻。

民間流傳的多種說法:兄弟復仇?國家鋤奸?死於湘軍政治謀殺?

張汶祥刺馬不惜性命處心積慮兩年,就出於這麼簡單的動機?顯然不能服眾。因此從馬新貽被刺起,關於張汶祥的殺人動機就有很多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馬新貽在合肥辦團練曾被捻軍頭目張汶祥俘虜,張久欲投清,就放了馬新貽,並連同其友曹二虎、石錦標與馬結為異姓兄弟。後馬新貽編選張汶祥的降軍為山字營,並屢立戰功,很快就升遷到了安徽布政使,對三位出生入死的兄弟卻逐漸冷淡。這時正好曹二虎把妻子接來同住,馬見曹妻美貌,不僅設法騙奸,還誣陷曹二虎“通捻”將其捕殺。張汶祥為替二虎報仇,將馬刺殺。

另一種說法是,張汶祥最初與一個叫徐弁的同是太平軍李世賢部戰士。李世賢兵敗後,徐投奔馬新貽,成了馬的親兵,張汶祥則到寧波開小押店為生。一次,張到杭州訪徐,徐密告他說馬新貽正私通甘肅回王準備反清(馬新貽是回民),回王軍隊不日將南下,江浙一帶由馬負責征討。張汶祥當場怒罵:“此等逆臣,吾必手刃之!”後又因馬新貽下令取締非法營業的小押店,張汶祥生計被斷,出於國仇私憤刺殺了馬新貽。

電影《投名狀》故事原型竟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兇殺案?

還有一種說法是,馬新貽死於湘軍集團的政治謀殺,早在鎮壓太平軍的過程中,曾國藩的湘軍實力逐步做大,成了朝廷心腹大患,於是慈禧把曾國藩調離兩江總督的位子,派馬新貽擔任,以牽制湘軍勢力。另外,馬還肩負著調查太平天國財寶去向的慈禧密令。馬的到任觸動了湘軍集團的利益,所以湘軍指使張汶祥刺殺了馬新貽。

此案牽扯太多,傳奇因素眾多,真相或已被淹沒。

總督被刺殺本來就罕見,何況又糾結著湘軍、太平軍、捻軍海盜,甚至傳教士等眾多集團,牽扯到慈禧、曾國藩、等重要人物,包含著反清、報仇、奪妻等諸多傳奇元素,怪不得說法紛紜、真相難求。或許正因為太受關注,世人給出的答案太多,反而將真相淹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