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虞美人》,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纳兰容若《虞美人》,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品读

虞美人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词牌,喜欢这个名字也喜欢它的韵律平仄,读起来自然婉转,颇有种无调而成曲的感觉。这首词写的是诗人借酒消愁的情景,都知道借酒消愁愁更愁,可伤情买醉依然成为了多情人千年不变选择。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寒风吹灭了残烛,青烟也慢慢成为冷灰,孤独单薄的身影在黑暗中晃动,引人垂怜。“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就这样守着杯盘一片狼藉,醉态不堪,让别人看到了定会指指点点评说一翻。

纳兰容若《虞美人》,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然而,诗人却觉得虽然自己看似醉的一塌糊,可内心清楚明白,更知道自己因何买醉,可世上又有多少自以为清醒的人,实际上却整日里在混混沌沌中生活。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花间买醉表面的狂欢,若是一时忘却内心的愁闷也好。然而一个“难逢”一个“易散”,方知推杯换盏过后曲终人散,留下了更多的孤独给自己,这些不过是表面的繁华,这些人不过是逢场做戏罢了,更不会真正理解他的痛苦也无法给他救赎。

纳兰容若《虞美人》,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相思觅闲愁,酒化相思泪。用酒精来麻醉自己,在麻醉中才能入睡。一个“只恐”便看出了诗人内心的惶恐,他知道这不是个好办法,酒精救不了自己,一再依靠终究会变成一个整日酗酒的醉鬼,而愁闷也并没有因此而减少一分一毫。

读完这首诗,对纳兰满满的心痛,一个内心永远明白清醒的人,何以能在世俗中放纵自己的行为?于他而言越是放纵越是不安。屈子说: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劝解他要入世随流,可此时通过纳兰来看,酒能醉了人却并不能麻木了心,外在与内在越是纠葛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痛苦和对人生的失望。(本文作者:玲珑翦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