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公募基金也是如此

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公募基金也是如此

前兩天老咔被個獵頭約了個小公募渠道總監的職位,前邊頭條號裡還在說呢,莫非獵頭小姐姐是我的觀眾?

話說,我一向是個認真的人,雖放下公募幾年了,但始終關注,也一直思考。昨天準備了個課件,把思路理更順些,六七頁吧,準備好好跟對方老總談談,重新把渠道做起來。

對方是家排名靠後的小公募,基金少的可憐,規模很小。但在我眼裡,它是公募,公募的市場優勢比私募還是大很多,這就足夠了。

今天趕到魔都,人事總先跟我簡單聊聊,開門見山,說我們希望兩個月內出業績,五千萬,你覺得行,咱們現在跟總經理談。我略一思考,沒有太大問題。

見了老總,人還是挺和善,其他基金投研出來的。介紹了面臨的嚴峻形勢,問我對他們知道多少。我說,我有基本瞭解,巴拉巴拉。

我提出,我昨天做了個課件,給您邊看邊說吧。對方說,我沒設備,你就說就行了。

我是個辦事仔細的人嘛,防備他沒設備,昨天就自己打印了兩份紙質版,他看一份,我拿另一份講。

老總看了我的思路方案,從拿過去,到放下,頂多20秒。然後說,你裡邊講的,我都看完了,我們都在做。。。我們現在想衝下規模,你來幹,兩個月給做五千萬。

我一時茫然了。

寒暄幾句,出去了,和人事總聊了會。順道問下,現在公司有哪些渠道?答曰:一家也沒有。我又問,你讓這五千萬怎麼購買,通過官網直銷嗎?答曰:那個不能用,通過私募的形式。

我的天爺祖奶奶,這太開玩笑了。

愕然離去了。

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公募基金也是如此

第一,公募之所以能做大,機構起到很大作用,但零售客戶才是更關鍵的。

第二,公募的渠道,猶如人的腿,手舞扎的帶勁,沒動彈,肯定也攆不上別人。

第三,這種沒渠道,不想做渠道但又要業績的做法,是殺雞取卵。想要短期業績,我很理解,但連起碼的渠道,甚至官網直銷都沒有,就太兒戲了。對渠道人員,對客戶,百害無一利。

哦對,人事總跟我說,他們在北京安排了一個人在對接五大行之一。聽後覺得,很可笑。

我記得最後說的:既然形勢嚴峻,就要有更有創造力的市場拓展方式,進銀行白名單太難了~(其實我想說想都別想),不如去做城商行,甚至做個村鎮銀行,三兩個縣差不多就能做出兩個億規模出來。

公募的頭部公司,開拓各種渠道,做各類市場,與時俱進,走互聯網,走直銷銀行,規模穩定,盈利可觀。

但反觀尾部的小公司,沒有任何雄心壯志,就想拿著這麼珍貴的公募牌照苟延殘喘。

真可謂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