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与精神病的一线之差,在于控制想象和表象

人有了记忆便相当于有了积木材料,就可以通过想象来重新组合;当提起一个词大脑便会从大脑里呈现过去的事物去组合成一个表象,所以说表象就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表象在头脑中可以被操作的,就像是积木在手里摆弄一样;例如“龟兔赛跑”谁也没有见过,但是我们可以从大脑中提取乌龟、兔子的形象和赛跑的环境,甚至也可以把积木放大、缩小、翻转或者是改变其颜色。


天才与精神病的一线之差,在于控制想象和表象


表象的这一特征被称之为“表象的可操作性”,正是这种可操作性为想象提供了素材;想象又利用已有的表象加工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没有表象提供素材,想象便成了“无米之炊”;想象以表象的内容为素材,来源于表象,却与表象存在本质的差异。

表象又具有典型性,例如提到兔子,每一个人都有无数兔子的记忆,但是表象往往会自动寻找最具有典型性的;同样在歌曲、诗词、图画都具有这一类特征。

表象和想象的差异在于,表象具有确定的原型素材,是形象记忆范畴;而想象是创造新形象,具有创造性是思维的范畴。

想象源于现实,由表象提供素材,但是却高于现实。

例如古人想象飞机和麒麟,飞机实现了,麒麟却依旧停留在想象之中;创造未必能够实现,但是没有想象的创造是无法实现的。


天才与精神病的一线之差,在于控制想象和表象


天才和精神病的差异在哪里呢?

对于天才而言,想象源于现实表象,过程止于逻辑,终点在于现实且回归现实;而精神病往往是生理上存在病态,没有表象的想象,过程毫无逻辑,又无法回归现实,哪一个线路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最后的错误。


天才与精神病的一线之差,在于控制想象和表象


想象又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往往没有任何预定目的,在刺激下不由自主的产生想象;例如人听到一首曲子不由自主的跳舞;听到一首诗词,不由自主的想象画面。

梦境是无意想象的一个极端例子,没有目的、不受支配、随心所欲、不合逻辑、脱离实际。

幻觉则是在异常的精神状态下的无意想象,没有事实依据的存在,那就成为精神病了;当然和吹牛存在区别,但是吹牛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

有意想象则有一定的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想象可分为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和幻想(不是幻觉)。

创造想象是指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和图示,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规程。建筑师、作家、设计师都是独立进行的想象,都是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语言描述或图表模型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过程。我们读一篇小说,往往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看到一道数学题,能够数形结合的思想去解决问题,这都属于再造想象。

幻想是指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的最明确特征就是指向未来,而不是对过去的回忆或者现在场景的错误认知,是一种理想和抱负,他成了鼓舞我们刻苦工作、努力奋斗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