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睡、不奶睡,孩子怎么自主入睡?爸妈"三步走"孩子轻松睡

文 | 暖宝

关于宝宝的睡眠,妈妈们都有说不尽的苦恼。有妈妈的留言是这样的:

目前宝宝9个月了,每晚能醒9次以上找奶吃。有次我记录过,基本半小时一次搞了13次左右。不给就哼唧,越来越大,然后哭,抱起来也不行,哭。哄一个小时左右睡了放下又醒,再抱再哄,再半个小时再放再哭。没毅力再不给奶了,一给奶吃个几分钟迅速睡。现在更是不给奶,她半夜能翻翻找找自己坐起来找奶。找不到不理她各种哼唧,哭。

感同身受,我在过去的2年里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二宝晚上不睡就抱着哄睡、奶睡,半夜醒来也同样的抱睡、哄睡,轻拍都没用。直到2年后断奶,二宝才逐渐学会自己睡觉,不依赖抱睡和奶睡,晚上偶尔需要拍一拍。其实,孩子能够自己学会自主入睡,需要爸爸妈妈帮助培养。

不抱睡、不奶睡,孩子怎么自主入睡?爸妈

抱睡、奶睡都是爸爸妈妈帮助孩子养成的不良习惯

抱睡可以让孩子有安全感,回忆小时候在妈妈肚子里的情景,更加容易入睡。母乳中的某些成分也有一定的催眠作用,会让孩子昏昏欲睡。这两种方法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哄睡方法,但是却被爸爸妈妈滥用了。

都想让孩子早点睡:很多孩子一到晚上精力特别充沛,我们都呵欠连天、视线模糊了,孩子还想玩。想要玩游戏、想要被逗笑、想要读书、想要听故事。爸爸妈妈第二天还要上班,如果晚上睡太晚,肯定要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孩子晚睡,也会让爸爸妈妈担心他的健康问题。所以为了孩子能早点睡,爸爸妈妈就会采用最能让孩子入睡的方法,抱睡、奶睡。

都想让孩子快速重新入睡:孩子半夜肯定会醒来,孩子会习惯性地要奶喝,如果不能及时喝到奶,会使出杀手锏,开始哭。开始小声哭,再慢一点就会大哭。妈妈们这时很疲惫,不想起来安抚孩子,或者实在安抚到没有耐心了,为了让孩子快速重新入睡,会直接使用奶睡的方法。只要一翻身,孩子闭着眼吃,妈妈闭着眼喂,孩子吃饱翻身睡觉,妈妈也就势翻身入睡,多么方便的方法。

不抱睡、不奶睡,孩子怎么自主入睡?爸妈

担心孩子发育不好:也有妈妈担心孩子晚上不吃奶是不是会饿醒,是不是会发育不好?而且自己涨得难受,如果不给孩子喂奶,母乳是不是会减少?给孩子喂奶后,自己感觉轻松,孩子吃得多发育得更好。有的妈妈表示自己不想喂,但是老人担心孩子长不快,会提供喂奶服务。其实孩子的胃容量达到一定程度,会逐渐适应不吃夜奶的习惯。睡眠过程中,各个器官处于休息状态,也不需要过多的奶量,不会因此影响发育。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不想熬过艰难的几天,有过多不必要的担心,而导致孩子养成了长期的不良习惯。

抱睡、奶睡的不良影响

抱睡、奶睡虽然会让孩子尽快入睡,但是带来的不良影响却是严重的,不容忽视。

首先,孩子形成睡眠联想

孩子习惯被抱睡、奶睡之后,就会形成习得性依赖,剥夺了孩子学习自主入睡的机会。孩子每次想睡觉的时候、夜醒的时候,就希望被抱着、喂奶才能睡着,否则就像缺了一道程序一样难以入睡。

二宝以前就是这样,抱着他哄他玩,他的眼皮都会耷拉下来想睡觉。只要在床上躺着,吃奶就会睡着,不吃奶还能玩好久。

不抱睡、不奶睡,孩子怎么自主入睡?爸妈

其次,影响孩子的健康

抱着睡,孩子的身体在妈妈的怀抱里,身体有下坠感。再把孩子放到床上,睡眠环境出现了差异,温度、空间感都不同,孩子感受到这种变化,也会睡不好。

《婴幼儿睡眠圣经》中说:睡眠中的震动或者移动,会导致大脑处于一种浅睡眠状态并削弱睡眠的恢复力。

孩子吃着吃着就睡着了,牙齿不能刷,积累到一定程度,奶水中的糖分就会破坏牙齿健康。二宝的两颗门牙中间就有一个小黑洞,后来果断断奶,才遏制了继续发展。

半夜醒来的时候,孩子吃几口就睡,实际上吃的前奶,水分比较多,脂肪比较少,不抗饿,其实是喂不饱,孩子还会频繁醒来。前奶中的乳糖含量高,还会导致出现胀气等情况,导致睡眠不安稳。

再次,大人也会疲惫不堪

孩子几个月的时候,体重10斤左右,妈妈抱着孩子会感觉比较轻松,等到长到20斤左右,还需要抱着,就可能导致胳膊疼痛、腰部疼痛的问题。一抱抱几十分钟几个小时,不仅什么也做不成还影响睡眠。

奶睡也是如此,孩子频繁醒来,妈妈也要跟着醒无数次,睡眠时间全部被打散,睡眠、觉醒不停地转换,很难进入深度睡眠,影响身体状态。在给二宝奶睡的两年里,时常感到头晕目眩、体力不支。自从断奶后,这种状况明显好转。

不抱睡、不奶睡,孩子怎么自主入睡?爸妈

不抱睡不奶睡,爸妈做好这3步

《婴儿睡眠全书》认为:3个月左右时能够偶然的自主入睡,4-6个月是尝试自主入睡的时机,但是和其他技能一样,达到娴熟的程度需要持久的练习,甚至伴随着倒退。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从4个月开始就可以培养孩子自主入睡的能力了,中间会遇到重重阻力,贵在坚持。我们不妨做好这3步,孩子就能学会自己轻松入睡。

第一步,掌握宝宝的睡眠信号

孩子想睡觉都会发出一些信号,如果掌握这些信号,在孩子想睡觉的时候让他睡,就很容易睡着。如果错过这些信号,孩子可能会更精神,从而推迟睡眠时间。

打哈欠、揉眼睛、吃手、咬东西、咬人、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发脾气、哭闹这些都是要睡觉的信号。平时如果注意观察孩子在睡眠充足后和睡前的表现,会很容易总结一些不同,也许比上面提到的信号还要丰富得多,记下这些信号。

在孩子7个月左右,有些睡眠信号不是很明显,会表现得很亢奋。别担心,只要记录孩子睡觉时间点,就不会错过孩子该睡眠的时间。

不抱睡、不奶睡,孩子怎么自主入睡?爸妈

第二步,改变"吃-睡"的模式

想让孩子自己睡,就要改变以前奶睡的模式,让孩子吃完奶后,再玩一会儿睡觉。给孩子喂奶的时候,能看到他的变化,开始的时候特别卖力、速度特别快,饱餐一顿后,力度、速度都会慢下来,改成边玩边吃的模式。这表明他已经吃饱了,趁他还没有睡着,立即停止喂奶,孩子还能玩一会儿再睡。

晚上睡前的玩是安静的,不是让孩子兴奋起来。喂奶后,给孩子刷牙、洗脸、洗屁屁,换上睡衣,把灯光调暗,给孩子读书、讲故事、唱摇篮曲,让孩子平静下来、放松下来,逐渐进入睡眠状态。

孩子半夜醒来还要吃奶,不要每次都给,先从减少一次开始。很多妈妈说太难了,实在不忍心看孩子哭、熬不住了还是以喂奶结束。每一次都要尝试先不喂奶,先抱哄,哄不好再喂。要相信,孩子一晚上醒好几次,总有一次是同意的。坚持几天,当你掌握了孩子的规律以后,就可以减少某一时间段的夜奶。成功一次,过一段时间再尝试一次一次地减掉,后面就相对容易得多。

不抱睡、不奶睡,孩子怎么自主入睡?爸妈

第三步,由"抱-拍"睡转入自己睡

改变吃睡模式后,很多孩子会进入抱着哄睡的状态,也需要一步步地来。从抱着晃着哄睡,改成抱着走着哄睡,再改成抱着不走哄睡,最后改成坐在床上抱着睡,直到直接放床上轻拍后背入睡,或者听着故事就睡了。

也许你很幸运,不需要通过这么复杂的步骤循序渐进,孩子可能直接放床上就睡了,那就更简单了。只要孩子能做到躺在床上自己睡着,就学会了自主入睡。

当孩子半夜醒来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步骤,由抱着哄睡逐渐转入只是轻拍后背入睡。当孩子睡整夜觉以后,轻拍的步骤都可以省去了。

不抱睡、不奶睡,孩子怎么自主入睡?爸妈

结语

哄孩子睡觉是比较难熬的事情,孩子总会经历一段不能自主入睡的时间,需要爸爸妈妈提供夜间哄睡服务。也许有的爸爸妈妈认为孩子长大就好了,顺其自然吧,但是如果能培养孩子自主入睡,能够一晚上睡得更加踏实,为什么不早一些培养呢?孩子自主入睡有利于身体健康,也可以解放爸爸妈妈,何乐而不为。

培养孩子自主入睡的习惯,除了"三步走",也需要坚持再坚持,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先苦后甜,孩子睡得安,爸妈更自由、更舒心。

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