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报告不等于零风险,疫情防控这根弦儿还得绷紧


零报告不等于零风险,疫情防控这根弦儿还得绷紧

4月1日召开的北京市第六十八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3月31日0时至4月1日12时,北京既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也无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为连续8天无新增本地病例),实现双零增长。有关负责人提醒市民,零报告不等于零风险,疫情还没有结束,要提高自身防护意识,自觉做到勤洗手、戴口罩、留距离、不聚集。

这段时间,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出现“摘口罩”的情况。再加上气温逐渐升高,戴口罩开始让人觉得不舒服,外面春暖花开,不少人想着能不能摘下口罩出去逛一逛。

据专家介绍,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在治疗和预防特效药没有研制出来之前,目前出门戴口罩是最有效的防御病毒手段,尤其是在超市、公交车、公园等公共场所,人多聚集,自觉佩戴口罩,既能保护自己不受感染,也是避免将病毒传染给他人,这是对自己以及他人生命健康最起码的尊重与呵护。

当前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但还不是放松的时候,近期境外疫情呈现喷发的态势,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疫情,有些国家的疫情还相当严重。近期,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人数均高于国内确诊病例数字,这说明,境外疫情输入,已经成为当前疫情防控的最突出风险,防止境外疫情输入已刻不容缓。

再说说国内疫情形势,连日来,各地出现了与无症状感染者相关的病例,所谓“无症状感染者”,是指其本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其本身并无发热、咳嗽、咽痛等临床症状,但是其如果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其结果是呈阳性的。通俗点说,就是这样的人身上携带着病毒,但是自己没有明显症状,也不知道自己被感染了这种病毒,更不知道自己是个病人。相对有症状的确诊病例来说,这一类病例更为隐蔽,不易被发觉,同时自己也无感,不能做到自我隔离,极有可能在无意间传播病毒给其他人,很容易让公众置身于潜在的风险之中。北京市加大了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对所有密切接触者以及所有入境人员进行健康筛查和隔离医学观察,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及时治疗,对无症状感染者一经发现即纳入临床观察和治疗,出院后定期随诊,防控无症状感染疫情成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点,也为社会高度关注。

这些都说明,在境外疫情持续高发阶段,北京“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较大的局面仍然没有改变。

当前北京仍处于疫情防控的一级响应阶段,标准没降,要求没变,近期,外出戴口罩、不扎堆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勤洗手、常通风,仍是近期个人防控疫情的“标配”。如果不服从疫情防控管理,一意孤行,还可能面临处罚。因此,现在远远不到松劲儿的时候,千万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