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英雄故事】崔丽颖:逆行天使 不辱使命


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不断涌进崔丽颖的耳朵、眼睛。作为凤城市中医院的一名护士,职业的敏感,让她比普通人更加关注疫情的发展。她和丈夫凤城市中医院内四科副主任医师孙潇略一起,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在疫情面前,治病救人就是自己的天职。

【援鄂英雄故事】崔丽颖:逆行天使 不辱使命


随着全国援助武汉医疗队伍的纷纷开进,崔丽颖关注的,还有援助武汉的护士资格。最开始,系统内的选拔要求是护士必须具有主管护师资格,可是自己只是一个护师。丹东市第二批援助武汉的医护名单出来之后,崔丽颖眼前一亮,普通护师赫然在列。她立刻找到护理部部长,主动请战。护理部长看着这位35岁的护士,没有人比她更了解崔丽颖。在医院的护士队伍里,崔丽颖是一个普通的女护师,但是又和其他护师有所不同。在长年的工作中,每五天就有一个夜班,崔丽颖从来没有请过假,没有找各种理由不上夜班。崔丽颖的性格很开朗,乐观,加之业务能力很强,是一个不显山不漏水、默默无闻的护士,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护士。护理部长问崔丽颖,你真的想去武汉?崔丽颖说,是,我真心要求。

【援鄂英雄故事】崔丽颖:逆行天使 不辱使命

42岁的丈夫孙潇略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是凤城最早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检测和治疗的专业人员之一,也是中医院发热门诊的骨干力量。

随着武汉疫情的加重,各地援助武汉的医疗队陆续出发。当得知崔丽颖主动报名志愿参加援助武汉医疗队,孙潇略的心里有种莫名的空寂感,但是他非常支持妻子的做法。作为医生的孙潇略,也有责任去武汉,由于卫健局要求的条件限制,他只能在医院一线工作,妻子符合要求,孙潇略支持她。

2月8日晚上九点半,崔丽颖接到了院里电话,要求2月9日早7点准时集合出发援助武汉。时间紧迫,紧急准备东西,到医院取医疗物资,回家已是凌晨,装包,封包,来不及太多的语言,12岁的女儿可能对妈妈去援助武汉的工作还不太了解,跟着忙前忙后,收拾好时已是凌晨1点多了。孙潇略毫无睡意,脑海里浮想了很多很多,但他却不知从何说起,只是告诉妻子,早点睡,早上集合不要迟到了。他想,妻子会理解我想说的没说吧!


【援鄂英雄故事】崔丽颖:逆行天使 不辱使命

崔丽颖在雷神山医院A3病区负责常规护理。上午的工作紧张而忙碌,崔丽颖和同事要为所有的患者处置,输液,送药,采咽试,做心电图,打水,送饭,接收新患者……每天都这样与时间赛跑。可以说,她每天都要进入病区,和患者零距离接触。但是她从来没有恐惧过。她的自信和安详,影响了许多患者,和很多患者成为了好朋友。

【援鄂英雄故事】崔丽颖:逆行天使 不辱使命

胡淑清因为新冠肺炎住院后,又患上了肠梗阻。因为年龄较大,消化不好,导致好几天没有吃东西。崔丽颖在为她输液过程中了解了这一情况,她很着急。病人不吃东西,就没有体力,会导致抵抗力减弱,对治疗有很大影响。想到自己在医院休息室还有方便面,她就取来送给胡淑清。同病房的病友笑着说,胡大姐昨天还说,想吃小鸡炖蘑菇的泡面,今天你就送来了。崔丽颖有些歉意地对胡淑清说,大姐,我这里只有牛肉红烧面,今天你先将就吃点,明天我给你带小鸡炖蘑菇泡面。第二天,崔丽颖特意从宾馆带来小鸡炖蘑菇泡面送给胡淑清。胡淑清说,谢谢你,姑娘,我生病是你照顾,吃点东西还要麻烦你。崔丽颖笑着说,没事儿,只要你吃东西了,我就高兴。

【援鄂英雄故事】崔丽颖:逆行天使 不辱使命

李小凡是武汉市人,也是一名九零后。疫情爆发后,她报名参加了志愿者,被分配到丹东医疗队所在的雷神山医院A3病区,和很多医护人员成了好朋友。崔丽颖是一个细心的人,她在工作中常常看见李小凡的身影,拖地,打扫卫生,清理垃圾,收拾被褥,崔丽颖看到的李小凡就没有休息过。她知道,李小凡没有医护经验,但是能够冒着生命危险到病区里参加志愿服务,这种勇气多么可贵。崔丽颖和李小凡加了微信好友,两个人常常在微信里为彼此加油打气。崔丽颖知道,有了无数武汉人民的支持,有了无数武汉人民的付出,这场防疫战才会取得最终胜利。分别前夕,李小凡哭了,她对崔丽颖说,姐,你们天天就是医院宾馆两点一线,武汉好吃的你们没吃到,武汉好景点没看到,真对不住你们。崔丽颖说,没事儿,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的,到那时你给我作导游导吃,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吃热干面,去武大看樱花,去司门口走长江大桥,好不好?

【援鄂英雄故事】崔丽颖:逆行天使 不辱使命

【援鄂英雄故事】崔丽颖:逆行天使 不辱使命

在A3病区,生活物资匮乏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对于那些有吃零食习惯的患者,一方面要同疾病作斗争,一方面还要克服很多已经养成的生活习惯,比如吃零食。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各项流程有条不紊之后,崔丽颖和同班同事合计了一下,在雷神上医院A3病区,爱心小车出现了。医护人员从宾馆拿来自己的小食品,这些小食品,有的是自己购置的,有的是当地捐赠的,有的是医院发放的,有的是亲属朋友从老家邮寄过来的,她们把各种小食品放在车上,在每个病房外敲门,患者想吃什么,就从小窗户递进去。生活的信心在每个细节中体现出来,医护人员和患者成了一家人。

【援鄂英雄故事】崔丽颖:逆行天使 不辱使命

那天,崔丽颖在去往雷神山医院的途中,得知昨晚病区又接收了15个患者,其中有一名13岁的小男孩,因为和自己的女儿差不多大,格外想对他多些关心。新冠患者住院不能有家属的陪同,小男孩只能一个人在医院接受治疗。进了病区,跟他的交谈中得知,小男孩叫陈鑫瑜,是浙江人,父母在武汉做生意。他的父亲也感染了新冠肺炎,在另一家医院接受治疗,之前他也一直一个人在另外一家医院。妈妈在家。小小年纪,就能如此的自力,真叫人心疼。第二天,陈鑫瑜的床头挂满了自己的袜子,一个一个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板板整整,崔丽颖猛然想到自己的女儿,远在千里之外一个人在家的女儿。


说起自己的女儿,崔丽颖总是觉得有些对不住。因为自己和丈夫都在医疗系统,工作起来大多时照顾不到女儿。把孩子一个人仍在家里,已经成了夫妻俩的习惯。好在,女儿像陈鑫瑜一样,生活能力较强。在武汉期间,女儿一个人在家,好几次,丈夫孙潇略下班晚了,女儿就一个人在家下泡面。网上开学后,女儿自己在家上网课,姥姥有些不放心,每天下午过去照看一下。但是,女儿有个要求,每天一定要和崔丽颖视频,哪怕不说话,只看人,也一定要视频。崔丽颖明白,那是女儿不放心自己的安全。

【援鄂英雄故事】崔丽颖:逆行天使 不辱使命

【援鄂英雄故事】崔丽颖:逆行天使 不辱使命


"我是幸运的,家乡能派我来支援武汉,自己能够在国家危难时候做点贡献,我觉得是自己莫大的荣幸。"

【援鄂英雄故事】崔丽颖:逆行天使 不辱使命

崔丽颖在一篇日记中这样说。尽管她显示出超强的情绪把控能力,乐观地面对一切,但是,每个人都知道,当初临行时,没有人知道要面临什么。她是一名普通的合同制护士,但是,她却是千千万万白衣天使中的一员,在防疫战场上,没有临时工,只有战士。

【援鄂英雄故事】崔丽颖:逆行天使 不辱使命

图:崔丽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