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南區和臨江市聯合調查證實——日偽斷頭山木材所非老黑河遺址

編者按:抗聯史料記載,1937年3月抗聯二軍六師攻打距老黑河遺址僅4.3公里的“日偽斷頭山木材所”,日偽時期的斷頭山後稱轉頭山,現今改為臨江市樺樹鎮西小山村轉陽山屯,該屯海拔千米,有六七十戶人家。為了弄清轉頭山與老黑河遺址之間的關係。2020年4月10日,池南區副區長、二級調研員李校同志帶領相關抗聯研究人員,與臨江市副市長張大鎮等聯合組成調查組,深入轉陽山屯,走訪調查發現,斷頭山老木場子,系通過“東柳河子一、二號水閘”放排進入鴨綠江,得出了“日偽斷頭山木材所非老黑河遺址”結論。在此,轉載東北抗聯研究會劉靜祥老師《抗聯斷頭山木材所戰鬥遺址非老黑河遺址》一文,請大家參考。歡迎各位抗聯研究專家學者,繼續關注和研究老黑河遺址。

2020年4月10日,由長白山池南區政府調研員李校、人武部段超傑部長、民兵連長陳文序、民兵徐有文、吉林省東北抗聯研究會劉靜祥等同志組成考察組,前往與池南區(漫江)抗戰時期老黑河遺址四公里之遙的臨江市樺樹鎮西小山村轉頭山屯,考察“抗聯六師斷頭山木材所戰鬥”遺址遺蹟。

為了確保本次考察順利進行,事前池南區委辦主任宋會平同志,電話聯繫邀請臨江市政府聯合考察。

臨江市政府接到邀約表示,抗聯歷史研究事關臨江市傳承抗聯歷史、弘揚抗聯精神、發展當地紅色旅遊事業,理當全力配合、共享抗聯考察成果。決定派出由張大鎮副市長、旅遊局局長龐豔、樺樹鎮黨委書記孫斯洋、西小山村老書記牟善文等人組成考察小組,按約定時間、同期到達偏僻的臨江市樺樹鎮西小山村轉陽山屯,展開考察工作。

池南区和临江市联合调查证实——日伪断头山木材所非老黑河遗址
池南区和临江市联合调查证实——日伪断头山木材所非老黑河遗址

“轉陽山屯”別名“斷頭山”(日偽時期名)、“轉頭山”,今屬臨江市樺樹鎮西小山村管轄,西距臨江市百餘公里車程、西距離樺樹鎮 50餘公里車程、西南距離西小山村20餘公里車程、北距離池南區(漫江)60餘公里車程、東距池南區(漫江)抗戰時期老黑河遺址4.3公里,位於偏遠長白山高原原始森林腹地

2020年4月10日上午八時許,池南區與臨江市抗聯斷頭山木材所戰鬥遺址考察組,分別從所在地出發,各自經過將近兩個小時車程,於當日上午十時許,雙方人員所乘四臺越野車,準時在臨江市柳樹河子林場匯合,一同踏上蜿蜒崎嶇的山路、奔赴將近海拔千米、高入雲端的“轉陽山屯”。

池南区和临江市联合调查证实——日伪断头山木材所非老黑河遗址

2020年4月10日上午十時許,池南區和臨江市聯合考察“1937年3月中旬,抗聯第一路軍第二軍第六師斷頭山木材所戰鬥遺址”人員,在臨江市樺樹鎮西小溝村轉陽山屯現場照片。臨江市張大鎮副市長(左四)、左一臨江市旅遊局龐豔局長(左一)、臨江市樺樹鎮西小山村原黨支部書記牟善文同志(左五)、池南區政府姜同志(左三)、吉林省東北抗聯史研究會會員劉靜祥同志(左二)在觀察轉陽山屯情況(陳文序攝)

由於事先臨江市考察組有所安排,臨江市和池南區的同志下車伊始,來到88歲的轉陽山屯歷史老人曲雙春家。曲雙春老人家精神矍鑠、身體硬朗。原西小山村黨支部書記、轉陽山屯土生土長、現年54歲的牟善文同志,只用十幾分鍾就把該屯有關事項知情人召集到曲雙春老人家,“關於抗聯攻打斷頭山木材所座談會”在曲雙春老人家裡不足二十平米的寢室如期舉行。

池南区和临江市联合调查证实——日伪断头山木材所非老黑河遗址

2020年4月10日,池南區和臨江市聯合考察“1937年3月中旬,抗聯第一路軍第二軍第六師斷頭山木材所戰鬥遺址座談會”現場照片(右一為轉陽山屯88歲歷史老人曲雙春、右二為池南區人武部民兵連長陳文序、右三為池南區人武部段超傑部長、右四為吉林省東北抗聯研究會會員劉靜祥、右五為臨江市西小山村原黨支部書記牟善文)(徐有文攝)

會上,吉林省東北抗聯研究會劉靜祥同志簡單介紹了有關“1937年3月中旬,抗聯第一路軍第二軍第六師攻打日偽斷頭山木材所”情況:

1937年3月,抗聯二軍六師二百餘將士,從長白縣黑瞎子溝密營一帶啟程遠征撫松(計行程25天左右),翻越長白山多谷嶺後,進入老黑河地區,發起了“攻打日偽斷頭山木材所戰鬥”,繳獲二十(餘)頭黃牛,由此引發附近場區隱藏約七八百日偽軍警追擊。該部將敵人引入兩山夾一溝谷地,集中火力將敵打退······

根據這個抗聯史料記載情況分析,“抗聯六師斷頭山木材所戰鬥”發生在轉陽山屯(偽滿時期該屯的名字叫“斷頭山”)附近。

池南區與臨江市聯合考察組的同志就上述情況,與轉陽山屯與會人員做了深入探討性詢問,最後大家一致得出結論:

轉陽山屯西南、距離屯子約六華里大石橋處(轉陽山屯西南通向柳樹河子林場的公路大石橋處)、即偽滿時期遺留“一號水閘和二號水閘(兩者相距約百米)”地方,是目前發現的唯一離轉陽山屯最近“(水)木場子”。

一號水閘和二號水閘河名叫“東柳樹河子”。偽滿時期、日偽伐木組合在轉陽山採集優質木材集中貯存,汛期在東柳樹河子放木排、經過臨江“四道溝河”、進入“鴨綠江主航道”······

至今在轉陽山屯“一號水閘和二號水閘”處,遺留有“很多長有厚厚青苔的攔河木樁子”為證。

與會人員由此基本得出結論:

“抗聯六師斷頭山木材所戰鬥遺址”位置,是在轉陽山屯西南約六華里地的“二號水閘”處······

聯合考察組為了進一步驗證該結論,與會人員立刻分乘四臺越野車,前往轉陽山屯西南約六華里的“二號水閘”現場勘驗。

驅車行駛不到十分鐘就到達現場,轉陽山屯“二號水閘”處,偽滿時期遺留的“長有厚厚青苔的攔河木樁子”(據在場轉陽山屯村民介紹,上游百餘米河道,還有類似很多這樣的日偽木場子遺留的攔河木樁子。因為現在河道冰雪未融化,不便察看),聯合考察組當場採集了定位數據,為本次考察畫上了圓滿句號。

池南区和临江市联合调查证实——日伪断头山木材所非老黑河遗址

2020年4月10日,池南區和轉陽山屯考察1937年抗聯二軍六師斷頭山木材所戰鬥遺址部分人員,在偽滿時期遺留的轉陽山屯“二號水閘”處(轉陽山屯西南約六華里大石橋上)合影留念(左四池南區政府調研員李校同志、左三池南區人武部段超傑部長、左六吉林省東北抗聯研究會會員劉靜祥同志、左八陳文序、左七轉陽山屯村民張傳明、左一轉陽山屯村民張某、左二轉陽山屯村民王某、左五轉陽山屯老鄉),該橋下是偽滿時期遺留的“二號水閘長有厚厚青苔的攔河木樁子”(徐有文攝)

抗聯斷頭山木材所戰鬥遺址經緯度定位,解決了有些人誤將老黑河遺址,當作日偽斷頭山木材所的問題,填補了長白山抗聯史研究又一空白的點,對進一步研究發掘“池南區(漫江)抗戰時期老黑河遺址”,通過考古揭開他真正面目,創造了有利條件,對聯合開發池南區和臨江市紅色旅遊資源具有重要意義。(劉靜祥)(來源:長白山池南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