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垮大唐盛世的最後一根稻草——安史之亂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公元755年爆發的安史之亂,安祿山在短短兩個月裡就攻陷了兩京,佔據唐朝的半壁江山,在中國史上頗有名聲的大唐也因此走向衰敗,這不僅是唐朝的轉折點,後世史家甚至將其視為中國古代歷史重要的分水嶺之一,安史之亂為何爆發的如此激烈?那個在當時世界中都極其著名的大唐又為何看起來如此的不堪一擊呢?

壓垮大唐盛世的最後一根稻草——安史之亂

繁華的唐朝夜景

走向衰敗的唐朝

事實上,因為封建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就註定了沒有任何一個封建王朝能夠永盛不衰,唯一的不同只在於能支撐多久而已,安史之亂的爆發是必然的,就算安祿山忠心耿耿,以後也會有張三之亂、李四之亂,千里長堤可能被螻蟻慢慢侵蝕,但王朝的坍塌,可能只是朝夕之間,然而凡事有因必有果,唐朝的衰敗原因究竟在哪裡呢?

壓垮大唐盛世的最後一根稻草——安史之亂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談及王朝的衰敗,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其最高領袖,雖然說一昧將責任歸咎於唐玄宗的做法並不妥當,但其應當負起主要責任,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唐玄宗即位初期尚且有滿腔抱負,他勵精圖治,虛心納諫,任用賢能,革除積弊,發展生產,弘揚文化,可以說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建樹,也帶來了開元這一盛世,但令人惋惜的是,天寶年間已至暮年的他認為自己的江山已經穩固,再不需要費心勞力去打理了,整日沉溺在歌舞酒肉、美人仙術中不可自拔,絲毫沒有察覺自己前半生的心血正在一點點的腐朽坍塌。

壓垮大唐盛世的最後一根稻草——安史之亂

壯年時期的唐玄宗

黑暗的官場與政治

在政治上,他先將軍國政要全權交託給李林甫,一個及其能幹的陰謀家。李林甫雖然有著輔佐君王的能力,卻將主要精力放在了獨攬大權,排斥異己上,他入相以來,就勾連武惠妃,想要讓唐玄宗立武惠妃之子李瑁為太子,為此費盡心思使唐玄宗廢除了李瑛的太子身份並賜死,除此之外,他還重用酷吏吉溫,殺害了諸多朝廷要臣,如裴敦復、韋堅、皇甫惟明等,而最讓人詬病的一點是,他在打擊朝中官員防止他們入相的同時,又怕邊帥這種他難以掌控的人出將入相,於是他勸說玄宗重用胡人出任邊帥,也就是蕃將,因為蕃將極少精通漢字,沒有入相的可能,如此一來,他就可以高枕無憂,在朝堂之中呼風喚雨了,而安祿山,正是其一手扶持上來的。

壓垮大唐盛世的最後一根稻草——安史之亂

影視劇中的李林甫形象

李林甫死後,軍國大權又落入外戚楊國忠手上,楊國忠比之李林甫更為不堪,能力不如李林甫不說,攬權的慾望倒是絲毫不弱,他擔心安祿山權力過大影響自己的地位,屢次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上諫玄宗安祿山欲反,引得安祿山反彈,加速了安史之亂的爆發。可以說在這兩位二把手的管理下,統治階層只圖自身,無心民情,官場極其黑暗。

壓垮大唐盛世的最後一根稻草——安史之亂

上疏進諫的楊國忠

不堪的百姓與經濟

在經濟上,由於政治黑暗,統治階層無心也無力去完善政策制度,早期的均田制出發點是好的,均田制下人人有地種,有糧食吃,有衣服穿,誰會沒事去幹會掉腦袋的流亡起義呢?然而均田制自身卻並不完善,因為在一定條件下,土地是准許貼賣的,比如當時就有規定:身死家貧無法承擔埋葬費用的可以賣永業田;自願遷往偏僻地區的可以賣口分田;如果已經賣掉了住宅,邸店的也可以賣掉口分田等。這些帶來的並不是百姓的便利,反而為地主、官僚兼併土地開了口子,他們用半強制甚至強制的方式來吞併農民的土地,於是窮人越窮,富人越富,但國家的賦稅制度並沒有改變,每年還是按人口收取大量賦稅,到最後不僅僅是社會階級差距拉大,很多農民甚至已經面臨餓死的局面了,反正都是死,還不如暴動,至少暴動期間不會捱餓不是?儘管天寶十一年下詔重申了不得違法買賣田地,但當時的王公貴族勢力已成,一紙空文對他們來說毫無任何約束力,彼時的唐朝,其實已經漸漸的開始脫離掌控了。

壓垮大唐盛世的最後一根稻草——安史之亂

貧苦的古代百姓

混亂的戰爭與軍事

在軍事上,唐玄宗更是錯誤估計了唐朝的戰鬥力,他窮兵黷武,卻接連打了幾場敗仗以及做了些毫無意義的犧牲,龐大的軍隊體系需要數量極為驚人的資源來維繫,然而供養這些軍士的,是已經再沒有土地的農民。邊陣將帥尤覺不及,為了籠絡士兵,組建自己的勢力,他們毫無節制的加授官爵,甚至導致行伍之中“無白身者”,廣大勞動人民已經很難再堅持下去了。

壓垮大唐盛世的最後一根稻草——安史之亂

唐朝士兵形象

而此時的安祿山,正做著和其他邊境將領一樣的事,他招兵買馬,默默的擴充著自己的實力,但他又和其他的邊帥不同,他深受唐玄宗的信賴和恩寵,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河北本就是農業大區不說,唐玄宗更是賦予了他鑄造錢幣的權力,要錢有錢,要糧有糧,實力不強都說不過去,事實也印證了這一點,安祿山手上的兵馬總計達到了18萬之多,佔邊鎮軍隊總數的三分之一還多,也無怪乎一國之相的楊國忠都如此忌憚了。這麼看來,好像這種生活也挺滋潤的,不造反的話可以說是邊境的無冕之王,造反則是有可能滿盤皆輸,那為什麼還要叛亂呢?

壓垮大唐盛世的最後一根稻草——安史之亂

唐朝錢幣“開元通寶”

蠢蠢欲動的安祿山

從自身來看,安祿山本就是個曲意逢迎、擅長察言觀色的野心家,他從微末一步步走到這個位置,靠的不是自己的忠心,而是能力和人心的把握程度,這麼個心思縝密,能力出眾的人,又有著這麼大的權力,要說沒點想法,還真不可能。更何況唐玄宗旁邊還有個權力不比自己弱的楊國忠在煽風點火,就算自己沒有反意,唐玄宗能信一時,能信一世嗎?自古以來卸磨殺驢的事皇室也幹過不少,自己還是早做打算為好。

壓垮大唐盛世的最後一根稻草——安史之亂

擅長迎合別人的安祿山

再有一點則是,說到底安祿山終究是異邦人,在當時那個儒家地位為正統的環境下,民族的對立是一直存在的,初唐的士人對胡文化和中原文化在某些方面存在對立已經有所察覺,如呂元泰、武平一等人曾經上疏請求廢除“潑寒胡戲”等,唐玄宗並沒有重視這件事,只是很粗淺的實行了抑胡揚夏的文化政策,並沒有將中原文化逐漸與胡文化融合這方面的考量,這就導致兩者不公的待遇下,必然會產生排斥和碰撞。而事實也印證了這一點,安祿山在唐朝官史裡是十惡不赦之人,是導致唐王朝由盛轉衰的罪魁禍首,然而據史料考察,他在自己管轄的地區內聲威是極高,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擁戴,這和唐朝官史裡的形象可以說是截然不同,這說明即使是史料,也是會有失偏頗的。

壓垮大唐盛世的最後一根稻草——安史之亂

擅長騎射的胡人形象

外界因素的催化劑

而如果從軍政因素來看的話,君帥關係被弱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唐朝前期,特別是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時期,中央政府都通過各種方法提高在地方的代表性和獲得更加堅實的社會基礎,所謂的代表性即通過對官職權力的調度達到對邊境將帥的掌控,如創立監軍等職位來加強管控;而更加堅實的社會基礎則是和將帥形成利益共同體,比如在朝中權力較大的家族,皇帝通過任用這些家族子弟達到和大臣綁定的目的,又因為根在君主腳下,這些進入行伍掌控一方的將帥們既不敢輕舉妄動,也沒有必要輕舉妄動。到了天寶年間,獨掌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已經不再有這些直接或間接的枷鎖束縛了,這種模式下,叛不叛變就只能取決於將帥的忠誠度了。

壓垮大唐盛世的最後一根稻草——安史之亂

根基被綁定的朝中官員

再者就是軍隊的政治信仰薄弱。唐朝興起之時任用的邊帥都是忠厚名臣,功勳卓著的還被拜為宰相,這就保證了他們具有較高的宗法意識,並將封建秩序裡的倫理道德、君臣關係向下灌輸,這樣層層推進下去,整個軍隊的凝聚力自然不可小覷。但開元之後,統治者大肆推行道統學說,重文輕武之風開始盛行,人們甚至把研究軍事看成是粗鄙之事,極大程度的削弱了封建宗法思想在軍隊裡面的傳播。這點從後期唐玄宗對安祿山的制馭手段也可以看出一二,他希望通過恩惠來掌控邊境重臣,但問題恰恰是,一旦將領效仿皇帝實行“以恩施兵”的手段,很容易就會形成士兵只認將領不認君王的局面,這對於統治者是極為不利的,安史之亂的爆發也明明白白的闡釋了這一點。

壓垮大唐盛世的最後一根稻草——安史之亂

文風盛行的唐朝誕生了詩仙李白

就是在這些因素下,默默養精蓄銳的安祿山,他看到了不堪重負的百姓,看到了腐朽潰敗的統治階級,也看到了京城防務的空虛脆弱,他轉過頭看著自己的十八萬兵馬,以及不斷催促自己進京的詔書,終於發起了這場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