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哲:杏林春暖濟患兒

“張爺爺,我生下來先天畸形,是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使我從此獲得了新生。這個恩情我是用任何方法也無法報答的,只有好好工作,同時教育好我的後代,讓他永遠善良待人。”

像這樣送來感謝信的患者有很多,作為醫生張金哲可能無法一一記清,但來自患者的問候,卻讓他體會到了內心的溫暖,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他研究、推動小兒外科不斷髮展的信念。

輾轉趄行求學路

1920年9月25日,張金哲(彼時名為“張金聲”,於1928年改名“張金哲”)出生於天津寧河縣寨上莊村。其父張象言是灘業公會會長,從事製鹽業養活家人。在這樣一個普通而又殷實的家庭,張金哲受到了傳統而又行之有效的教育,為他後來的事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當時張家設有製造工具的木匠鋪,那就是小張金哲的樂園。小時候,木工師傅有時會給張金哲做玩具。等到年齡大些,張金哲就自己琢磨做,實在不會時再請教木工師傅。隨著木工活的進步,他又學了一些鉗工、電工技術,在娛樂中不知不覺培養了一雙巧手。

1928年,受直奉戰爭影響,張金哲隨父母遷居天津城裡,從家鄉的小學轉至天津紫竹林華商工會小學就讀。身處戰亂之中,經歷“九·一八事變”、“一·二八”抗戰爆發等等,令張金哲從小就立下了刻苦學習以身報國的志願。年少的他暫時無法從軍為國效力,便格外努力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就讀耀華中學時,他更是培養了奮鬥成功、永爭上游的榮譽意識。

張金哲:杏林春暖濟患兒

張金哲初中畢業照

1938年9月,張金哲考上了北平燕京大學醫預系。在三年的預科學習中,張金哲一如既往名列前茅,每年都能獲得學校獎學金。成績優異的張金哲於1941年9月順利考入了北平協和醫學院。然而,真正的困難卻在前方等待著他。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協和醫學院關閉,所有學生被強迫編入了當時日本人控制的北大,而張金哲斷然拒絕進入日本人的學校。後來聽說自己上了日軍的黑名單,只得於1942年的年初二隻身逃往上海。到上海後,他入讀了上海醫學院,雖然條件艱苦,但張金哲認真研修,積累了紮實的生理、病理、藥理、微生物、各科臨床包括實習見習的知識和經驗。

實習期間,在張金哲的倡議和主編下,其所在班級編輯了一本《實習醫生手冊》,將每個人的實習經驗記錄下來,加以整理,供未來人參考。正是因為這本書,張金哲給上海醫學院和後來在北京一起工作的老教授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張金哲:杏林春暖濟患兒

張金哲大學畢業照

1945年日本投降,張金哲於當年6月回到北平,但國民政府不承認汪偽政府下的上海醫學院文憑,必須通過一個“甄選”考試。因此,張金哲到了1947年才拿到畢業證。

如此坎坷的求學經歷,更激發了張金哲奮進強國的熱忱。

白手起家小兒外

1945年回北平後,張金哲進入中央醫院外科實習。第二年,中央醫院在同級的四人中只留下了張金哲一人加入外科低年住院醫師行列。

1945—1949年,張金哲先後在中央醫院、北大醫院、天津中央醫院等地工作學習。在老教授們的循序善誘下,逐漸邁入了科研的大門。1950年6月,張金哲終於出師。不久後,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屆全國衛生工作會議召開。

張金哲:杏林春暖濟患兒

中華醫學會第六屆全國兒科學術會議小兒

在這次會議上,張金哲介紹北大醫院1948—1950年小兒外科病兒死亡率為29.6%,而同期成人外科的死亡率只有4%。面對這一嚴峻形勢,著名兒科專家諸福棠建議,“我國兒科,應首先建立小兒外科”。於是,北大醫院院長鬍傳揆教授將張金哲推薦給了諸福棠。

1950年8月1日,北大醫院小兒外科正式掛牌成立。小兒外科過去幾乎沒有任何基礎,張金哲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先做小兒外科醫生後學小兒外科技術,披掛上陣。

張金哲:杏林春暖濟患兒

張金哲查閱資料

張金哲:杏林春暖濟患兒

張金哲(右1)參與查房

最開始,張金哲要求自己務必不出差錯,在每一臺新手術前,都要查書、試做,做大量準備工作,直到熟練有把握了,才上臺做手術。

一年下來,兒科手術總死亡率從近30%下降了到了9%(包括急症)左右,第二年又繼續下降到了5%左右。北大醫院小兒外科的威信和聲譽逐漸建立了起來。

到了1955年,北京兒童醫院建成開業,張金哲被暫時借調兒童醫院。他一邊要管理北大醫院小兒外科,一邊要組織籌備兒童醫院小兒外科,異常忙碌。即便是這樣,他也事無鉅細、親力親為。

張金哲:杏林春暖濟患兒

張金哲(左1)指導學生

當時,兒科大夫對外科工作並不瞭解,張金哲就手把手地從如何疊手術紗布、如何疊衣服等細節教起。同時,剛建的兒童醫院小兒外科也沒有消毒室和血庫,張金哲就組織籌建,後來規模逐漸擴大,成了全院共用。

對於北京兒童醫院小兒外科的建設,張金哲同樣採取了先樹立信譽。後來,北京兒童醫院小兒外科逐步開展複雜手術,發展成為了各種專業齊全的小兒外科中心。

忘我奉獻仁愛心

“我當過科室的秘書。張主任讓我設了一個醫療不滿意的登記薄,目的就是為提高技術和治癒率。通過這種制度就可以經常提醒大家,並進行強化。”張金哲的學生兼同事賀誠儒如是說。

正是這種理念,促使張金哲格外重視患兒的手術體驗和術後護理。也正是因此,他在與國內外醫學界的不斷交流中,總結髮展完善了張氏“三大發明”——“張氏鉗、張氏膜、張氏瓣”,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早運用不開腹、不造瘻直接做肛腸拖出手術的國家。

張金哲:杏林春暖濟患兒

張金哲(右1)在門診

張金哲:杏林春暖濟患兒

張金哲(左3)正在教學

除了技術,在張金哲看來,更重要的是要關心患兒,這也是他堅守的醫者精神之一。


“從基本價值觀來說,醫生是奉獻的,必須得有奉獻精神,不考慮有什麼報酬。而醫生的回報是什麼呢?病人病好了,謝謝你,這就是最高的回報,醫生應該培養這樣一種精神。”


正是這種精神,促使張金哲對待病人充滿愛心與耐心,絲毫不計較個人得失。20世紀80年代,張金哲發現有些家庭無法負擔患兒的醫療費用,他就在外科辦公室成立了一個基金,如果有孩子治病錢不夠,就從基金裡支取,基金的來源則是他的個人稿費收入。而當有人給他紅包時,他就堅決拒收,同時也提醒周圍醫生護士不能收病人的紅包。

在醫療作風態度方面,張金哲更是令人敬佩。年逾九旬的他仍然堅持上門診,病人來了,他立即起身相迎。每看一個病人,他都要耐心給家長講解相關知識。有時來不及講的,他就會將自備的知識小紙條交給家長。

張金哲:杏林春暖濟患兒

張金哲(中)在授獎大會上接受印度甘地

不計得失,仁而愛人,張金哲治癒了一個又一個飽受病痛折磨的患兒,培養了一位又一位優秀正直的醫生。1997年,張金哲當選了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榮獲了被譽為國際小兒外科諾貝爾獎的“丹尼斯·布朗”金獎。在頒獎詞中,張金哲被譽為“中國的小兒外科之父”,這一讚譽不僅因為他在醫學研究上的貢獻,更因為他的仁人之心。

張金哲回首往事,名利於他如浮雲,他之所求不過十六個字:

“一生努力,兩袖清風,三餐溫飽,四鄰寬容”。

想要了解張金哲院士更多,歡迎閱讀採集工程傳記叢書《為了孩子的明天—張金哲傳》,或瀏覽中國科學家博物館(網絡版):www.mmcs.org.cn

張金哲:杏林春暖濟患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