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考研丨4月份還沒開始備考?你應該不考數學吧?!

最近幾年的考研試題感覺都很難

其中一項就體現在這數學上

有多少考數學的同學

初試考完數學之後

下午的專業課都不想去了

這真的是考數學的同學才懂得痛


21考研丨4月份還沒開始備考?你應該不考數學吧?!


不僅是試題難

備考的過程本身就不輕鬆

就拿數一數二數三都考的高數來說

光教材就有700多頁

還需要熟練運用高中三角函數等知識

...

可以說是

學的時候是「屼屽屾嶼」

練的時候是「嶗崍嶮崅」

考的時候是「巗巘巙巚」


21考研丨4月份還沒開始備考?你應該不考數學吧?!


考研君在受過這個苦之後

也見到了不少同學在數學上吃虧

不能再讓21考研的同學在同一個地方跌倒


一份從零開始的

《考研數學全年備考規劃》

希望能助你此戰成碩

考研數學入門須知


1.考研數學(1,2,3)適用專業規定


請同學們到想報考院校的研究生官網查詢往年所報專業考試科目,最為準確。


根據工學、經濟學、管理學各學科、專業對碩士研究生入學所應具備的數學知識和能力的不同要求,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數學試卷分為3種,其中針對工學門類的為數學(一)、數學(二),針對經濟學和管理學門類的為數學(三)。


招生專業須使用的試卷種類規定如下:


①須使用數學(一)的招生專業


1)工學門類中的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冶金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兵器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等20個一級學科中所有的二級學科、專業。


2)授工學學位的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② 須使用數學(二)的招生專業


工學門類中的紡織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農業工程、林業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5個一級學科中所有的二級學科、專業。


③ 須選用數學(一)或數學(二)的招生專業(由招生單位自定)


工學門類中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礦業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等一級學科中對數學要求較高的二級學科、專業選用數學(一),對數學要求較低的選用數學(二)。


④ 須使用數學(三)的招生專業


1)經濟學門類的各一級學科。

2)管理學門類中的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

3)授管理學學位的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2.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21考研丨4月份還沒開始備考?你應該不考數學吧?!


考研數學時間安排

> 以1月 — 12月複習週期為例 <


Stage 1. 基礎階段(1月 — 6月


· 階段目標:結合複習資料和課程,掌握大綱所有要求的知識點,熟知基本的做題套路。


Stage 2. 刷題階段(7月 — 8月)


· 階段目標:鞏固前期所學知識,演練做題套路,把題目從“會做”變成“做對”。


Stage 3. 實戰模擬階段(9月 — 11月)


· 階段目標:查缺補漏,建立“準確無誤”的知識體系,開闊思路,掃除做題盲區。


Stage 4. 考前(12月)


到了12月已經沒有太多的囑咐,只有祝福,祝願。個人以為,不用刻意地調整作息,不要過於疲勞,影響考場答題就好。對於覺得還是有漏洞的同學,仍有時間,花上兩三天集中回顧一遍知識點,最好能閉目在腦中回顧,遇到卡殼再翻翻書,翻翻筆記。


給不同分數追求同學的建議


因為有不少同學開學之初就提出如果打算考90+,110+或130+有沒有專門的複習計劃,在此也談談一些自己的觀點,僅供參考。


1.複習之初定這麼精確的目標不可取


首先,你總要經過上面所說的基礎階段(1月 — 6月)才能瞭解考試內容,區分考點的難易程度,才能有選擇,絕不能簡單地捨棄某一塊知識。舉個例子,有人聽說數一的向量空間與解析幾何又難又很少考,就放棄這塊知識,20考研就出了選擇,不但高數考,線代也有相關的題目。另外,向量空間這塊知識對於後面學習三重積分,線面積分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再舉個例子,有人聽說線代極少考證明,直接把這塊捨去, 20考研就出了簡單的向量相關性與矩陣可逆的證明。


其次,湊分是湊不夠的。很多可能考90分左右就可以考上的同學,學習之初就開始算高數50,線代20,概率20,夠了!純屬荒唐之舉!比如,數一概率一共5個題,2個選擇+1個填空(各4分,共12分),兩道大題(各11分,共22分),如果對於這兩道大題的常考知識點不能熟練掌握,很可能概率這一科的分數只能在2個選擇+1個填空之間,即12分之內。


2.真正的取捨應該在10月過後


前期算分的另一個壞處就是影響學習的積極性,導致舍完剩下的也沒有複習好。因此,只有到了實戰模擬階段,實在覺得差距較大,或是複習較晚,前期積累大量基礎知識沒完成的同學才能迫不得已進行針對性的取捨。


3.如何追尋數學的高分


上面的“考研數學時間安排”是針對一般情況而言的,有一個參考。真正追尋高分,甚至立志考130+,140+的同學,我想只有一個字“拼”,拼基礎,拼努力。把上面的複習步驟穩步有序地加快,為後面攻克難題死角留有充裕的時間,自信從容地步入考場,取得高分並非難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