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四歲兒子開車:孩子的安全掌握在父母的教育裡

 1

最近我看見一個很可愛的視頻,視頻裡一個三歲小萌娃騎著可愛的三輪車在一片由玉米組成的“科二考場”中將科二科目完成的很好。實在是太可愛了。便讓我忍不住去查其他更多的內容,卻刷出一個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視頻。

讓四歲兒子開車:孩子的安全掌握在父母的教育裡

三歲萌娃過科二

那就是一個父親讓四歲兒子坐在自己腿上開車的視頻,視頻裡,兒子雙手抓著方向盤,嘴裡高興的喊著“啦啦啦,我會開車啦”。而他二歲的妹妹坐在副駕駛中,母親則在後座上拍著視頻,嘴上說著“慢點開”,語氣中帶著驕傲。

但幸好,警方很快便找到了這家人,並對其作出處罰。

對此,我與一些網友的看法相似,這種行為真是對自己和他人的不負責,萬一出了什麼事情怎麼辦?孩子的命可能就這麼搭在家長手裡了。

 2 

那麼家長們為什麼會讓孩子開車呢?

其中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幾個原因如下:

原因一:孩子這麼小就能開車了,爸媽心裡真自豪啊。

記得有一個新聞,有一個14歲少年開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被交警發現後,對其進行處理,少年的母親談起這件事的時候是滿臉的驕傲:平時我們也沒有特別教他,他看著他爸爸開車的樣子,自己就學會了開車.......

隨著經濟的發展,汽車越來越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想要駕駛車,便需要通過考試,拿到駕照,對於某些人來說,考駕照就像吃飯一樣簡單,隨隨便便就能考的到,但對於一些人來說,考駕照卻像登天一樣的難。

還記得看過一個新聞,有一個女學員考了九年都沒有考到駕照,最後那家駕校哭著把錢退給這位學員,讓她別再來了。

說這麼多不過是說明,對大人來說,開車上路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自家小孩,年紀輕輕便能開車,這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嗎?

原因二:孩子學車有天賦,現在就讓他練,以後更安全。

記得有一個讓9歲兒子學開車的母親是這麼說的:因為他小的時候,就開那小玩具車,也能做兩個小孩的那種玩具車,他隨便開,而且我覺得孩子以後早晚得開車,剛拿到駕照就上路的太多出事故了。所以就讓孩子多瞭解一下車。

以後會開車是一項基本技能,而且現在孩子開車有天分,早點學,還可以更快上手,何樂而不為呢?

原因三:孩子暈車,坐在駕駛座上開車就不暈了。

有人說,暈車的人自己開車就不會暈了,所以有些家長便將自己暈車的小孩抱在自己腿上,讓小孩握著方向盤。

這樣,既能讓孩子熟系一下開車,孩子也不暈車了,多好啊。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家長讓孩子開車,無非就那幾種想法,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我家孩子可以開車了,而且是自己學的,比別家孩子都棒,我真是教子有方!

 3

事情總分正反兩面,家長們讓孩子開車的壞處是什麼呢?

首先,無論是家長們帶著小孩開車,還是未成年人開車,都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我們知道,交通安全一直是我國關注的重點,因為交通上具有易出事故,傷亡人數大的特性。

據報告顯示,中國是世界上因為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數首次超過五萬人至今,中國(未包括港澳臺地區)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已經連續十餘年居世界第一。截止到2008年,中國大陸的這一冠軍頭銜才終於讓給了印度。

這其中,事故發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司機行車不規範導致的。

家長們抱著孩子在路上開車,也是其中一種行車不規範。因為小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可控性差,道路的情況千變萬化,很容易讓孩子慌了神,導致司機注意力分散,從而降低了對事故發生的反應能力。

危險往往發生在那一瞬間,反應能力的強弱,決定了生存希望的大小。

而且最為令人心痛的是,因為孩子還小,身體尚且稚嫩,每當發生車禍,小孩傷勢往往是最嚴重的那一個。

記得因《流浪地球》而火了的那道標語: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雖然這道標語並不押韻,但是意味深長,每個人都是每個家庭中的一份子,不論失去了誰,都足以讓剩下的家人痛徹心扉。

孩子的命運可能就在父母讓孩子開車的那一瞬間發生了改變。

 4

其次,未成年人開車,其患無窮。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未成年人不得駕駛機動車。

因為未成年人大多心智尚未完全,情緒容易激動,在處理突發情況時能力並不完善,容易出事故。

家長們鼓勵孩子開車的行為更是容易讓孩子增強自信,加大了開車上路的頻率。

而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定,家長們讓孩子開車的行為已經違法,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有權對這些家長們做出相應處罰。

有個家長讓孩子學開車的新聞中,家長就被交警實施了罰款2000塊,吊銷駕照的處罰。

其他家長讓孩子開車的新聞裡,也講到了對家長的處罰行為。

或許這樣的處罰對很多人來說都不是事兒,甚至覺得為了孩子能快點學會車,這都不算什麼。但是在處罰的背後,其實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

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在五歲前就已經基本塑造成型。

而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家長做什麼,孩子就跟著做什麼,現在家長就帶著孩子幹違法的事情,在將來,孩子或許會覺得法律也不是什麼值得約束自己的事情。到那時候,再說什麼都晚了。

寫到這裡,我不禁在想,家長們讓自己孩子開車的原因相比於為此付出的代價,這真的值得嗎?

讓四歲兒子開車:孩子的安全掌握在父母的教育裡


 5

如果不值得,我們家長又應該怎麼做呢?

我這裡有兩點可以供給家長們參考一下。

1、遵守交通規則,提高安全意識。

這句話看似簡單,但卻有很多人並沒有完全做到。否則我們國家就不會發生這麼多場交通事故了。

很多時候,人們往往存在著僥倖心理。有人說,他們(違反交通規則的人)總覺得危險總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

但張懸曾說,得到的都是僥倖,失去的都是人生。

也許發生交通事故對於別人來說,只是小概率事件,但對於那些當事人來說卻是必然。世上從來沒有“如果”這個說法,失去就是失去,事情不會重來。

為了便利等原因違反交通規則,其實是將命運交給別人掌握,更甚至是將別人的性命進行踐踏。

而遵守交通規則,是最基本的保障自己生命的手段,同時也是教育孩子提高安全意識的教育。

以身作則是家長對孩子最好的教育,當家長們做到了以身作則,孩子自然而然也能接受父母的教導,記住遵守交通規則,提高安全意識。從而提高了安全度。

2、培養孩子的興趣要注重安全。

很多家長都注意到孩子的興趣對孩子的未來的發展很重要,也明白孩子的興趣要從小抓起。所以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些家長當發現孩子對開車有興趣的時候,便讓孩子直接學開車了。

但是家長們要注意到,培養孩子的興趣是要在安全的前提下。

因為孩子對開車有興趣,於是便直接讓孩子駕駛完全與自己不相匹配的汽車,不僅違法,容易出事故外,一不小心還容易造成孩子對開車的厭煩心理,得不償失。

如果孩子喜歡開車,家長完全可以在適度的範圍內培養,那就是提供孩子一輛適合小孩開的玩具車,若實在不行,也可以偶爾帶孩子去遊戲城玩玩卡丁車之類適合孩子玩耍的開車遊戲。這樣既安全,又能讓孩子感受到開車的樂趣,培養了興趣。

 6

生命是美好的,享受這些美好的前提是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而孩子又是脆弱的,父母的保護極為重要,但是父母又不能護著孩子一輩子,未來的路需要孩子自己去走。

但父母的教育卻能陪伴孩子的一生,今天父母能讓孩子多注意幾分安全,那麼孩子未來便能少幾分危險。

孩子的安全掌握在父母的教育裡,為了孩子的健康發展,類似讓未成年孩子開車的危險行為不能再發生!

讓四歲兒子開車:孩子的安全掌握在父母的教育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