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稱李蓮英病死,55年後打開李蓮英墓地,現場人員無不後背發涼

縱觀整個中國古代史,太監專權的例子比比皆是。遠一點的如秦朝的趙高,離我們近一點如明朝,出現的東廠西廠各個頭目的大太監,無一不是那個權傾朝野人物。可以說,歷朝歷代大多都躲不開太監禍亂朝綱的現象,但讓人奇怪的是,統治中國300多年的大清王朝,卻沒有出現過一次這樣的事。

這是為什麼呢?

滿清入主中原後,統治者看到宦官干政的危害性,尤其是明朝留下的慘痛教訓,清朝統治者對太監竊國弄權持有極高的警惕性。

家族稱李蓮英病死,55年後打開李蓮英墓地,現場人員無不後背發涼

為此對太監實行了極為嚴格的高壓政策,剝奪了這一群體干政的所有可能性,將干政消滅在萌芽狀態。

在制度方面,順治皇帝為束縛太監的權力,立下“太監不得干政”的鐵令,並再三強調“凡擅權干政、犯法受賄的太監都得凌遲處死”,以嚴刑峻法恐嚇、制裁太監干政。後世皇帝紛紛效仿謹遵祖訓。

由於清朝統治者時刻警醒,對太監保持提防,因此300多年來,沒有出現過太監干政專權的現象。

不過雖然如此,卻在晚清出現了一位堪比趙高、魏忠賢這樣的大太監,儘管沒有干政專權,卻也曾顯赫一時。

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李蓮英。

說起李蓮英,很多人都知道,慈禧太后身邊的大紅人。

李蓮英加中貧苦,為混一碗飯,父母讓他做了個小太監。

入宮後,李蓮英憑藉乖巧聰明,善於討好自家主子。外加上會做人,對上對下都各有一套,所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在皇宮中混得風生水起。

家族稱李蓮英病死,55年後打開李蓮英墓地,現場人員無不後背發涼

光緒五年,李蓮英出任儲秀宮。後隨著慈禧太后在朝中話語權越來越大,李蓮英也跟著水漲船高了起來。

到31歲的時候,李蓮英就能夠同整個皇宮的太監總頭目平起平坐了。這升遷速度,堪比一般呀。

而到了光緒二十年,46歲的李蓮英達到了人生巔峰,被慈禧親封二品大員。這一官職,直接是相當於今天的副部長這樣的高官了。

並且在清朝,一個太監,能達到這個高度,能有這個地位,李蓮英算是頭一份了。

要知道這還不是最牛的,最牛的是當年雍正皇帝明令規定過,太監最高被封4品。慈禧太后卻為了李蓮英這個太監破了祖宗的規矩,對李蓮英來說這也是至高無上的榮耀了。

李蓮英也在清朝太監中創下了一個從未有過的先例。

家族稱李蓮英病死,55年後打開李蓮英墓地,現場人員無不後背發涼

1908年10月22日,慈禧太后病死駕鶴西去。在料理完一切後事之後,李大總管也離開了他生活了足足50年的紫荊城了。

離開故宮之後,李蓮英搬到了北京一衚衕家中,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去了。但這樣的日子卻僅僅才過了3年,即1911年,李蓮英就去世了。

據李家後人表示,李蓮英是病死的。

李蓮英死後,當時朝廷還從國庫中播出了一大筆銀子,給他修建了一座陵墓。據說這座墳墓的規格也很高,雖說比不上一般帝王的陵墓龐大,但也足以與一些王侯將相相比了。

隨後時間到了1966年,專家打開了李蓮英的墳墓,聽說用了整整一週才進去。當大家進入墓室,陵墓裡有許多價值連城的陪葬品,珍珠麻瑪瑙數不勝數應有盡有。

家族稱李蓮英病死,55年後打開李蓮英墓地,現場人員無不後背發涼

可當眾人將存放屍身的棺木打開後,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他的棺材裡除一顆人頭以外,別無其他。頭部以下位置空蕩蕩的,連個小骨頭渣子都沒有。

棺材裡只有一個頭,這意味著李蓮英很可能不是病死了。可能是被他殺?這也成為了一個謎團。

眾說紛紜,說法都各不相同,但從棺木中只有一顆頭來推算,十有八九是被人殺害的。(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