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這五大月子病該如何調理?

今天要和大家聊一聊產後那些“開不了口”的問題,它們像惡魔一樣影響著產後媽媽的生活,有的持續短短一段時間,有的成為難以擺脫的月子病。話題有點私密,但希望產後媽媽們遇到此類問題的時候不要羞於說出口,提前預防,發現問題及時尋求專業修復,早日回到正常生活狀態。

一、產後尿失禁


產後這五大月子病該如何調理?


由於生產過程中胎寶寶的胎頭下降,對媽媽的膀胱、尿道形成擠壓移位,這些部位周圍韌帶的肌肉會因為擠壓而受到撕裂,特別是那些產程過長和產程停滯的情況,膀胱周圍的支撐組織更容易損傷、變鬆弛,從而導致尿失禁。

1.提肛運動

提肛運動是通過一提一鬆的運動形式鍛鍊骨盆底的肌肉,可改善尿失禁,還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預防痔瘡。

操作要點:收縮,放鬆肛門,有規律的往上提收肛門,然後放鬆,每次3秒,重複10次,此為一組。可以用坐位、站位、躺下三種不同的體位分別做一組,每天至少重複練習2次。

2.凱格爾運動

凱格爾運動作為國際上知名的對產後修復效果很好的運動形式,很適合產後媽媽在身體恢復好的情況下做,有助於恢復衰弱、鬆弛的盆底肌,以及減輕尿失禁症狀。

操作要點:仰臥,屈膝,雙腳自然踩在床上,雙臂放在身體兩側。深吸氣的同時抬高臀部,使背部離開床,然後慢慢呼氣放下臀部。10次為一組,每日3組以上,逐漸增加至每組25次。

3.按摩小腹部

產後按摩小腹部也可以很好的達到強化膀胱功能的作用,可以緩解產後尿失禁。

操作要點:仰臥在床,雙手交疊放置在小腹部中央,順時針按摩5分鐘,感受到微熱的感觸就差不多了,每天練習1-2次即可。

二、產後尿瀦留

產後這五大月子病該如何調理?


產後尿瀦留是指分娩6-8小時候甚至月子中不能正常排尿,但膀胱處於充盈的狀態。產後尿瀦留會影響子宮收縮,導致陰道出血量增多,甚至還會造成產後泌尿系統感染,需要及時治療。

成因:產程過長,或胎頭壓迫膀胱使膀胱內膜水腫、充血暫時失去收縮力,以及會陰傷口疼痛,引起尿道括約肌反射性痙攣造成排尿困難等有關。

1.多喝湯水提前預防

產後媽媽生完寶寶後要多喝湯、多喝水,增加尿量,這樣可以幫忙預防尿瀦留。但是如果已經發現尿瀦留了,相反需要減少喝湯湯水水,減輕膀胱的壓力。

2.聽水聲促進排尿

可以在廁所打開水龍頭聽聽流水聲,通過條件反射促使身體產生尿意,從而去排尿。

3.開水燻,促進膀胱肌收縮

在盆內放水溫50℃左右的開水,然後蹲水盆上讓熱氣燻會陰部,每次堅持5-10分鐘,可以促進膀胱肌肉的收縮,有利於排尿,不過要注意不要被燙傷了。

三、產後尿道感染

產後這五大月子病該如何調理?


還有個問題就是產後尿道感染,由於產後媽媽身體虛弱,如果惡露處理不當、習慣性憋尿、產後導尿管不潔、創傷等,容易造成尿道感染,一旦出現要及時就醫治療。

1.注意清理惡露

月子裡還是排惡露的階段,量比較多,清理不當容易導致細菌跑到陰道內,從而導致尿道感染。產後媽媽要及時清理惡露,每天用溫水清洗外陰,減少尿道感染的機會。

2.不要憋尿

排尿時尿液可以將尿道和陰道口的細菌沖刷掉,有清潔和避免細菌滋生繁殖的效果,所以不要等到憋不住了才去排,一有尿意就立刻排出。

3.選擇消毒衛生護墊

月子裡的衛生護墊要挑選質地柔軟、消毒的,還有需要及時更換,減少病菌入侵的機會。

4.選擇棉質、透氣的內褲

內褲要選那種透氣性很好的、純棉的,及時更換,勤洗,晾曬的時候放到太陽底下暴曬殺菌,保持乾爽清潔。

四、產後惡露不盡

產後這五大月子病該如何調理?


惡露是分娩後由陰道排出的分泌物,惡露正常量的多少和多久會排乾淨,和生產方式以及產婦身體狀況有關。

持續時間:一般來說剖宮產媽媽的惡露大概會持續兩週左右,順產媽媽在產後四周左右惡露基本會排完。產後惡露不盡一般和休息不夠以及不適當的食補有關。

1.惡露異常,及時就醫

產後兩週,惡露顏色仍然為鮮紅色且量多,並伴有惡臭,可能是子宮內殘留有胎盤或胎膜,隨時有大出血危險,應該及時就醫。產後媽媽有發熱、下腹疼痛、惡露增多呈渾濁土褐色並有惡臭的症狀,可能發生了感染,應該立刻就醫。

2.保持清潔

媽媽們要及時更換衛生巾,大小便後及時沖洗、擦拭,擦拭時要從前往後或者採用直接按壓式擦乾,並採用柔軟的消毒衛生紙。

3.注意飲食

飲食上不要吃過多活血化瘀的食物,生化湯不要服用過量,可以吃一些清熱的果蔬汁,避免上火。

五、產後便秘

產後這五大月子病該如何調理?


產後媽媽很容易遇到便秘的情況,這和產後盆底肌、腹直肌鬆弛,以及月子期胃腸功能減弱、運動減少等有關。產後便秘會引起產後疼痛,嚴重的還可能誘發痔瘡,預防和調理很重要。

1.適當運動

坐月子不要久臥床不動,傷口恢復得差不多了可以起來走走,也可以做一下一些簡單的床上動作。

操作要點:平躺在床上,雙腿曲起,雙手抱膝,收縮臀部,將後背壓向床面,然後放鬆。根據體力情況每天做個3-5次,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縮短食物滯留在腸道的時間,增加排便量。

2.飲食調理的原則

多喝湯水,食材裡面多搭配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芹菜、白菜、蘿蔔、竹筍、豆角、玉米、糙米等,以及適當增加脂肪攝入,如麻油、植物油、堅果等,也可以起到潤腸的作用。

3.保持愉悅的心情

情緒也可以調節腸胃,不良的情緒會導致胃酸分泌量下降,使腸胃蠕動減慢,從而引起便秘。產後媽媽要保持愉悅的心情,調整好心態,並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逐漸養成排便的條件反射,也有助於緩解便秘。

六、專業的產後修復必不可少

產後這五大月子病該如何調理?


上面提到的這些問題看著挺可怕的,但也不用做過多擔心,現在有專業的產後修復可以幫助產後媽媽針對性解決這些問題。

1.專業團隊專業服務

這點小編很清楚,就像在我們媽寶薈,有專門的產後修復部門,有獨創的專業產後生殖系統康復體系,通過高端科學的儀器,及時幫助產後媽媽做好子宮修復、盆底肌康復、私密處修復等。

2.私密性有保障

很多媽媽看重的私密性也有保障,產後修復功能房設計一房一功能,可以確保檢測和修復更私密、更仔細、更舒適,媽寶薈內的客人還可以優先享受婦科主任資源。早日解決問題,早日獲得新生。

3.全方位修復

除此之外,還有產後形體恢復、產後身體體質調理以及產後瑜伽,通過專效產品,專業技術,配以專業儀器,讓產後媽媽的身體快速康復。

這也是很多媽媽們選擇來媽寶薈坐月子的初衷,出了月子就恢復少女身材,事業和家庭兩不誤。

懷孕生產的過程對媽媽身體的傷害不僅是我們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些,這背後的痛只有經歷過才知道。新手爸媽要做的是先對這些發生率極高的問題有清晰認識,然後從坐月子開始做好預防和及時治療,讓產後媽媽儘快恢復身體,輕鬆照顧寶寶,享受愉悅的親子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