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急惊风遇慢郎中”事件:二岁幼儿车撞入院,七小时无人理

民间有句俗语:急惊风遇到慢郎中,意思是说:患上了急惊风这类要命的疾病,却遇到了慢腾腾的医生耽误病人。也泛指遇到急事,能解决事的人却毫不在意。

这句俗语,因语意贴切而广为流传。而在最近,在某医院,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护人员身上,演绎了一把“急惊风遇到了慢郎中”的真实故事。

患者“急惊风遇慢郎中”事件:二岁幼儿车撞入院,七小时无人理

图文无关

一、孩子被车撞入院,七小时伤口未包扎

事情发生在吉林省榆树市,在8月3日傍晚,市民李女士的年仅2岁的孩子在路边玩耍,不小心被过路车辆所撞,全身包括头部、面部和腿部多处受伤。

由于李女士在外地,在晚上7点30分左右,由孩子奶奶紧急将孩子送入了榆树市某医院急诊科就诊。经过头部CD等一系列检查后,急诊科未做伤口消毒处理,也未给孩子包扎,把受伤孩子晾在了一边。

凌晨3点多,李女士从外地紧急赶到医院,却发现孩子头上依然有许多血迹,询问孩子奶奶才知道伤口未做消毒等任何处理。而此时,孩子有些伤口已经开始结痂。

从孩子晚上七点半入院,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多,七个小时的时间里,居然没给孩子消毒处理伤口,更不要说包扎了。

患者“急惊风遇慢郎中”事件:二岁幼儿车撞入院,七小时无人理

图文无关

二、医院1楼到6楼间往返,相互推诿无人负责

这么长时间,孩子居然还没有完成伤口处理,心急火燎的李女士赶紧去找医护人员。但却没有想到,这么简单的事情,自己却如皮球一般被踢来踢去。

李女士先是带着孩子,在急诊科寻求医生的帮助。急诊医生却告诉她急诊没有消毒水和纱布,让她带着孩子去6楼的神经外科一疗区。

急诊室居然没有消毒水和纱布,这么奇怪的事情居然被李女士碰到了,但李女士没时间多想,只能是到6楼去。结果是6楼的科室说只接待住院的,不接待急诊。

1楼没有消毒水和纱布,6楼不接待门诊,就这样无奈的李女士往返在1楼与6楼之间,前后三趟共6次被推诿。

患者“急惊风遇慢郎中”事件:二岁幼儿车撞入院,七小时无人理

图文无关

三、激动哭喊加上手机录像,9小时后孩子完成包扎

在第6次被推诿后,想着孩子这么久还没有完成包扎,伤口可能出现的未知问题,以及多次往返的疲累,心力交瘁的李女士终于承受不住,崩溃的哭喊起来。

李女士哭喊时,打开了手机录像。误打误撞,一直躺在急诊室床上休息的男医生,这时候躺不住了。一边继续告诉李女士“包扎上6楼”,还多次手指李女士要求她关上手机录像。

已经被推诿多次的李女士,提高声音质问,并激动的哭喊,这才唤醒了这名男医生的麻木,最终使孩子几处伤口,得到了清洗消毒包扎。

而此时,已经是凌晨四点多,距离孩子入院,已经整整过去了九个小时

患者“急惊风遇慢郎中”事件:二岁幼儿车撞入院,七小时无人理

图文无关

四、遭遇治疗延误,必须要采取适当手段

看完李女士孩子就医的遭遇,对于医生的相互推诿,相信大家都感到异常的愤怒。事后,该医院对涉事医生做出了开除处理。算是大快人心,也勉强给了李女士一个交代。

但事后处理医生,并不能改变孩子被耽误了九个小时。所幸孩子未出危险,但在遭遇这类事件时,不能依靠事后处理和侥幸上。因为任何一次万一,对一个家庭都可能是万劫不复。

所以,类似事件不能做等,需要主动寻求解决。

患者“急惊风遇慢郎中”事件:二岁幼儿车撞入院,七小时无人理

图文无关

1)录像取证。在该事件中,李女士遭遇反复推诿后,通过手机录像,形成的威慑,实现了事情的达成,这就是较为有效的方式。

2)及时举报。任何医院都设立举报电话,在遭遇医护人员推诿时,直接告之其进行举报。如果医院内部举报无效,可以向上级医疗卫生管理部门举报。

3)媒体曝光。留意本地区相关新闻栏目的热线,如果举报还不能起到作用,可以向相关媒体曝光,利用媒体和网络的作用,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切记,不可医闹以及与医护人员发生肢体冲突,这只能让事情越来越糟!


对于涉事医生的开除处罚,你们觉得合适吗?欢迎评论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