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鉴」另类帝王梁武帝,一心想当“善人”却成了亡国之君

陆梵尘/文

「读通鉴」另类帝王梁武帝,一心想当“善人”却成了亡国之君

梁武帝

古代帝王各种各样,按其性格和命运给当时的政治和后世带来不同的影响,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帝王标准”,像北魏孝文帝、唐太宗等那样普遍受到人们称扬的皇帝并不多。人们认为,一个好的皇帝除了严格要求自己之外,重要的是把国家的事情办好。后世喜欢用“在其位,谋其政”,就是这个意思。南朝梁第一个帝王梁武帝,在中国历代的帝王中,可以说是一个另类,不太好用“好”或“坏”来评价,我们只能称之为“另类”。

梁武帝名叫萧衍,出生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说起来他是出身于名门之后,史书上记载得很清楚,他是汉代丞相萧何的二十四代孙,他的父亲萧顺之还是南朝齐的第一个皇帝萧道成的远房兄弟。可能是后来当上了皇帝的缘故,后人有所附会,说他生下来就和别人不一样,主要表现在骨相上面,据说腰和大腿骨是相连的,头骨中央还有隆起,右手里面有天然纹路显示的是个“武”字。长大以后,他文韬武略都具备,受到当时名流和长者的推崇。在齐朝当臣子的时候,立了很多功劳,创立梁朝也是天随人愿,是个当然的好皇帝。但为什么说他又是个“另类”的帝王呢?主要是指他作为一个帝王,特别好爱文学和佛教,你说他是生性善良也好,说他是生性软弱也好,总之实行的是宽松无极限的政策治国,也把自己的好爱当作国策,完全不知道治国的基本底线,把个国家治理得很乱,自己也最终深受其害。

「读通鉴」另类帝王梁武帝,一心想当“善人”却成了亡国之君

梁武帝40年不近女色

首先是对皇族大臣无限宽容。有鉴于南朝的宋和齐两朝皇族之间互相残杀而多次发生内乱,他是对自己的亲族格外宽容。皇族中有人犯法,他总是好言劝勉,一般不治罪。他有个六弟临川王萧宏,贪得无厌地搜刮了很多民财,在王府里有几十间库房存放这些财物,平日里锁得严严实实的。有人就怀疑里面藏有兵器,接着就推想是准备叛乱用的。有人向梁武帝萧衍告发,他开始不信,说的次数多了他才当个事,就带人去查。萧宏一见,倒是吓得面色如土。看到这些梁武帝也起了疑心,就命令人把这些库房全部打开。结果一看,三十多间库房里面堆的全部是钱,其余的库房里屯积的都是布、帛、绢、丝等杂物,多得数不清。萧宏本来估计梁武帝要治他的罪的,没想到梁武帝转过身来笑着对他说:“六弟啊,没想到你日子过的很好嘛!”事情就是这样过去了。这实际上是一种纵容,从此以后只要是对自己的帝位没有直接威胁的事,他都网开一面,皇祖和士族们对百姓的搜刮更加肆无忌惮了。

还是这个萧宏,由于受到皇帝兄长的庇护,京城里的一些泼皮无赖,干坏事的时候都喜欢打着萧宏的旗号,因为萧宏就是超越法律的保护伞。一次,梁武帝傍晚出宫到萧宏的王府里去看他,中间要经过一座桥,几个刺客要谋杀梁武帝。梁武帝一出宫就感到心里不对劲,只好回宫。之后刺客被抓,一审问他们都说是萧宏让干的。梁武帝虽然很生气,但也只是把萧宏喊过来批评一通。萧宏感到莫名其妙,但也只好口称冤枉,连赔不是。最后梁武帝看他态度诚恳,也就不了了之。

梁武帝对皇族纵容事例还有很多。

他的儿子萧综,长期以来都怀疑自己不是梁武帝的儿子,认为自己应该是前朝最后一个皇帝萧宝卷的遗腹子,因此不管梁武帝对他再好,他都认为有假。当时他在北部边境(今天的江苏徐州)正带兵和北魏的军队对峙,双方僵持了很久不分胜负。梁武帝出于爱子心切,怕他打败仗,就命运萧综撤退。而萧综却认为,这一回去可能要治他的罪,于是就密派使者到北魏的军营中请降。这个行为搞得对手都觉得吃惊不小,他们认为可能有诈,怎么都不相信。密使在两军大营之间来回几趟也解决不了问题,萧综只好连夜自己走到北魏大营里去了。第二天一大早,魏军就在南梁军的大营门前喊话,说你们的主帅都投降了,你们还呆在这里干什么。南梁军瞬间就崩溃了,四处逃散,魏军就跟在后面追杀南梁官兵死亡了十分之八九。武帝萧衍得知了前线的消息后,开始也是很生气,立即让有关衙门取消了萧综的皇族资格,剔除了他在皇族名簿上的名字,把萧综的儿子萧直改姓为“悖(bèi)”,称他为“悖直”。可笑的是,不到十天时间,萧衍又心疼起这位儿子不仅下诏回复了萧综的皇族身份,为了弥补对孙子萧直的惩罚,不仅恢复了他的姓名,还加封他为永新侯。从此以后,朝廷上的事情就没有了是和非。

「读通鉴」另类帝王梁武帝,一心想当“善人”却成了亡国之君

梁武帝一心崇佛

其次是崇佛。梁武帝本来是个知识面和兴趣点都很广人,年轻的时候喜欢文学,中年以后推崇佛教。他在建康(今天江苏南京)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同泰寺,每天早晚到寺里去烧香拜佛,亲自讲解佛法,说这样做是为了给百姓消灾积德。到了晚年,一次他又到了同泰寺,说要“舍身”出家当和尚。辞去堂堂皇帝不做要去当和尚,这可倒是人们闻所未闻的新鲜事。当时是佛教盛行的时代,他这样做无疑提高了佛教的 地位。皇上要出家没人敢反对。他在当了四天的和尚之后到底还是觉得不方便,就被宫中的人接回了皇宫。稍后又觉得这样不妥当,因为真要回来不去了的话,就算是“还俗”了,而要还俗的话是要向寺院交一笔钱“赎身”的。觉得自己的堂堂皇帝,不能就这样轻易还俗了,至少面子上过不去。于是不久他又回到同泰寺当他的和尚,任凭大臣们怎么劝说就是不回去。渐渐地大臣们揣摩出了他的意思,于是大臣们就凑足了一万万钱给同泰寺为这位“皇帝菩萨”赎身。寺里得到这一大笔钱,也乐得高兴,他们和朝中大臣们一起劝说梁武帝还俗,这才说动梁武帝还俗回宫,于是安排下隆重的仪仗队才把他接回来。

这还不算完,梁武帝在之后不久又表示还要“舍身”,这次玩得更大,不仅要舍自己的身子,还要舍宫里的人和全国的土地。显而易见,这次为了赎他大臣们下的本钱更大。在很短的时间内,大臣们又凑足了二万万钱才把他赎了出来。过了一年,同样的把戏,梁武帝又玩了一次。前后一共四次,大臣们为了为他赎身,共花了四万万钱。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钱显然都是通过赋税从老百姓的头上搜刮来的。在他宠信佛教,不知道是真心还是假意地要当和尚的过程中,国家的政事自然就无心打理了,耗费了很多的民脂民膏,朝廷大事乱得一塌糊涂。

梁武帝的宽容和大度,并没有普及到普通民众身上,越是到晚年,梁朝在政治上越是乱象丛生。这时出现了一个叫侯景的人物,北方少数民族羯族出身。他本是东魏将领,后来投靠了西魏,在梁武帝的招纳之下又投靠了南梁。可是此人反复无常,到了南梁后仍不踏实,听到点风吹草动之后,觉得梁武帝又要出卖他。于是就在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于寿春(今安徽寿县)起兵反梁,进攻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梁武帝的侄儿萧正德被朝廷分派负责带兵抵抗,没想到他早就想取梁武帝而代之,自己当皇帝,觉得这是个机会。侯景也看出了他的这点心思,很快就把他收买了,萧正德做了侯景的内应,侯景一路进攻得很顺,很快打到了建康城的内城。经过一番艰苦的厮杀,台城终于被攻破了,大量的叛军涌入城内烧杀抢掠。这时的萧正德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侯景指责他竟敢背叛养育自己多年的叔叔(指梁武帝),留着也没用,就把他杀了。随后他闯入皇宫,软禁了梁武帝。

「读通鉴」另类帝王梁武帝,一心想当“善人”却成了亡国之君

侯景之乱

在整个叛乱过程中,梁武帝都在宫中若无其事地呆着,或者休息,或者念佛经,他认为南梁的天下是自己夺得的,从自己手上失去也没有遗憾的。当侯景带着五百多武装士兵走到他面前时,他仍是那样安详、从容,倒是叛将侯景紧张得满头大汗。他被侯景软禁到斋堂,伙食供应越来越差,得了病也得不到医治,不久一口痰堵在喉咙就憋死了,终年86岁。

任何一个帝王执掌国家大政,都不能仅凭个人才华或以廉价的“善心”来治理国家的,何况这种“善心”还仅是对皇亲贵族。做事总要有个原则,无原则就是对邪恶的纵容。教育宽容与执法惩处,看来是任何时候都少不了的两种手段。

「读通鉴」另类帝王梁武帝,一心想当“善人”却成了亡国之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