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尚清:論知識分子的特質和使命

賴尚清:論知識分子的特質和使命

何謂知識分子?它有什麼樣的特質和使命?這不得不說是關乎民族和人類命運的重大問題。

在中西方歷史上,曾有三個詞來形容知識分子的獨特形象,即木鐸、牛虻和貓頭鷹。《論語》:“天下之無道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這說明,木鐸與天道有關,知識分子乃是揭示天道以警示天下者。蘇格拉底則把自己比喻為神賜給雅典的禮物,即牛虻,因為雅典好像一匹肥大懶惰、遲鈍昏睡的駿馬,需要有一隻牛虻叮咬它,以使其警醒。這說明,牛虻的形象同樣與社會之惡有關,牛虻的使命即在於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隨時針砭社會之惡,具有大無畏的勇敢和犧牲精神。貓頭鷹則是黑格爾對哲學家的一個比喻,貓頭鷹與別的鳥不一樣,它黑夜活動,具有深刻而敏銳的洞察力,因而是獨立不羈與智慧精神的象徵。由這三個比喻,可以清晰地看出,知識分子的特質和使命。

知識分子最重要的特質,即在於其獨立的人格以及自由的意志。它不被個人之私慾所禁錮,同樣也不被社會各種利益集團的私慾所左右,而是一依於天道、真理,所謂志於道,依於仁者也。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不泯的良知,只要不被各己私慾之矇蔽,它就能作為我們生活的可靠的嚮導,而知識分子則是社會公共的良知,它只為民族和人類的公共利益代言,猶如曠野之中聳立的燈塔,在無邊黑夜中放出萬古不磨的智慧的光芒。

知識分子的第二個特質,在於它關心公共的社會事務,甚至過於個人事務。司馬遷說:“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自然、社會皆是人類所公共之物,它有自身演變發展的規律。知識分子不是拘於一鄉一郡之偏隘之士,而是具有博大胸懷的人類共同利益的洞察者,公共意志之守護者,知識分子乃是剛正不阿之士,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知識分子的第三個特質,乃在於它具有大無畏精神,它敢於藐視權貴,蔑視苦難,發出公平、正義的聲音。它是社會芸芸眾生的喉舌,而非追求私利的統治階層的走狗。社會之惡往往不在草野,而在手握權柄之人。因為,權力是汙染劑,沒有獨立的司法制度以及自由的新聞制度,手握權柄之人往往都成為權力的奴隸。中國社會五千年之弊,無不在於執政者只追求個人之私利,用盡各種無恥的手段摧殘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如果說社會大眾是民族立國的礎石,那麼知識分子則是民族廟堂的一根根支柱,未有樑柱傾而有莊嚴大廈可挺立者。

“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便是知識分子獨立不倚的剛正形象,它只追求民族和人類之善,敢於承受苦難。真正的知識分子,乃是民族和人類最珍貴之物,它是天地造化之精靈。誠如陳寅恪先生所言:“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