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度订单量突破1亿,贝店爆发式增长背后的秘密

复盘2018年的电商行业我们会发现,社交电商以绝对的姿势“碾压”其他物种,成为电商行业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兴势力。


社交电商,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兴势力


社交电商以人与人的信任关系为基础,通过用户的分享及信用背书,完成流量的聚集。在张良伦看来,社交电商的出现重新定义了每一个消费者和用户。在社交电商领域,每一个用户都是购买者,同时也是分享者。

“社交电商经历了2.0版本的迭代。”贝店总经理顾荣曾这样说。


单季度订单量突破1亿,贝店爆发式增长背后的秘密


在他看来,社交电商的1.0中,每个人都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小中心,但还是一个中心化流量的玩法,要靠用户自己去建立供应链、获取流量。

而今天是社交电商的2.0时代,平台更多的是做基础设施,默默的在后端做好供应链、选好品,用户作为个体走到前台。


1个季度1亿订单,贝店刷新纪录


社交+电商成为挖掘潜在流量的有效方式;而无处不在的社交生态链,更是为社交电商平台成为独角兽提供了可能。贝贝集团紧抓自身优势出发,将社交电商作为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对市场和用户的观察,借助贝贝在研发和供应链、仓储上的积累,和贝贝在妈妈客群上的优势,于2017年8月推出社交电商平台——贝店。


单季度订单量突破1亿,贝店爆发式增长背后的秘密


客群的特点,也决定了贝店模式的特点。与环球捕手、云集等选择高客单价、高毛利商品不同,贝店把自己的业务定位在品类更加广泛的家庭消费平台,希望做的是满足用户日常生活当中刚需、高频的商品。


单季度订单量突破1亿,贝店爆发式增长背后的秘密


2018年,贝店实现单季度订单量突破1亿,刷新国内社群电商订单纪录,会员用户已达4485万。

根据国内权威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公司Questmobile公布的数据,贝店APP在增长速度、月活、人均使用次数、人均使用时长等关键数据均位居国内社群电商第一。此外,贝店在品牌供应链深耕、电商扶贫、品牌建设等方面同样成绩斐然。


单季度订单量突破1亿,贝店爆发式增长背后的秘密


社交电商新样本,贝店打造流量爆款


(一)带你买遍全球好货

贝店注重品质感的打造。形成严苛的产品审核流程,把控货品品质。同时,贝店有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全国仓储面积超十万方,分布于华东、华南、华北等地。同时贝店与顺丰、四通一达进行战略合作,实现数据互通,配合贝贝集团强大的大数据和技术能力,平台可以以最高效、安全的运作方式将包裹送到消费者手中,确保用户体验的高品质。


单季度订单量突破1亿,贝店爆发式增长背后的秘密


在商品体验服务上,2018年12月贝店在销商品超过16万,覆盖日常生活中需要的12个品类。这16万商品是整个行业当中第二名的40倍,让消费者在贝店平台上就能满足所有的购物需求。这16万商品,覆盖了四个大洲,19个国家,真正实现了贝店的承诺——带你买遍全球好货。

(二)买贵就赔

曾经承诺贝店全网价格最低,截止2018 年12月31号,价格优势率99.8%,真正实现接近100%实现价格最低价,同时上线了贵就赔,真正让那些商品实现买贵就赔,而且是实现实际到手价买贵就赔。对比价格优势来看,贝店的价格优势是13%,商品的到手价比全国主流的社交电商平台低13%,同时再加上店主优惠,我们的价格将在行业中接近78折。

少数预售商品除外,24小时发货率接近98%。2018年通过上百名贝店的商管、体验运营、巡仓团队,实现了品质退款率接近1/3的降幅。这都是贝店对所有消费者的承诺,真正希望让买家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商品。

(三)无社群不电商

贝店以人为中心,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社群,在这个社群中自己就是中心,而每个人都有一个社群,而每个人又都是这个社群的中心,每个人都是一个很大的流量入口。贝店用去中心化的方式获得流量,同时通过中心化的方式,贝店自有的供应链、自有的营销、自有的商家体系为用户服务,用去中心化的方式获得流量,中心化的方式提供服务。


单季度订单量突破1亿,贝店爆发式增长背后的秘密


开贝店相当于开一家自己的网上超市。开贝店相当于开一家自己的网上超市,贝店采用自营+品牌直供的模式,与数万个源头品牌直接合作,店主无需囤货、发货,由贝店统一采购、统一发货、统一服务,确保消费者可以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东西。

(四)“一县一品”

2018年,贝店“一县一品”计划已打造近百款“网红”农产品,仅在11月就售出上亿斤。该计划不仅帮助了数十万户农民直接增收脱贫,也为消费者带来了品质最佳的农特产品,带动平台增长,最终实现三方共赢。


单季度订单量突破1亿,贝店爆发式增长背后的秘密



贝店充分发挥社交电商优势,赋能于农,通过产地直供、建立标准化口径,实现扶贫效果和用户体验的双保障。同时也聚合更多社会资源,让企业和帮扶地区的经济都得到持久发展。

11个小时将平和柚子销售了140万个;12小时江西的赣南脐橙销售量突破50万斤;上线3小时就售出了8万斤来自三穗县的金秋梨……仅在2018年11月单月在贝店平台销售的的农产品销量就已经超过1亿斤。


疯狂卖货,也要敲响警钟


2018年,是社交电商全面爆发的一年。贝店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社交平台流量去中心化特点,迅速打通上游供应链,通过精选优质爆款商品、平台支持和社会化分享,实现快速的社交裂变,最终以精细化平台运营完成销售闭环,对人货场完成重构。

随着贝店的发展,如何快速扩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月29日,《财经》新媒体记者就调查披露,消费者如想成为贝店店主,需经过原贝店店主邀约,并以最少398元购买指定页面内的产品。每发展一名新店主,上线便可获得100-200贝币的收益。

由于贝店指定的“入门会费”商品多属小众品牌,价格虚高。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行为已具备传销的特征。当作为“入门费”的商品价格远高于真实价值时,即可定义为传销行为。但是,由于当前监管欠缺、认知落后等原因导致上述现象屡禁不止,与此同时,消费者急功近利的行为也为传销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援引《财经》调查,贝店“398元开店杀熟,野蛮模式扩张”“商品价格虚高,所售产品或存隐患”“话术诱导,监管有待完善”。

据公开资料显示,此前环球捕手等多个平台,因运营模式中存在“拉人头”、“多级分销”等问题遭到了相关部门处罚。不少行内人士就表示:“这种通过‘拉人头’形式,就是在利用传销的模式在运营。”社交电商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将现有流量进行转现,而社交电商平台要做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注意是否拥有良好用户结构。

2019,社交电商狂欢继续。2月12日CCTV2财经频道就报道:“网购新模式崛起,社交电商用户规模超2亿,从业者超3000万”,行业增长速度约50%。


单季度订单量突破1亿,贝店爆发式增长背后的秘密



社交电商的红利虽然已经接近尾期,竞争却很激烈。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交电商在未来将会成为主流商业模式。无论过去或现在,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无论是拼多多还是贝店,只要品质过硬,不断突破,终有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