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战斗机的“眼镜蛇机动”

去年珠海航展上,歼10C配备推进矢量装置后为全世界展示了什么是单发战斗机的眼镜蛇机动,一时间整个江湖无不是各种仰视羡慕。但是不久后有“军事专家”信誓旦旦的说实际上早在几十年前的瑞典萨博35也能进行这样的机动,而这个萨博35是1955年首飞的,和米格21是同一个年代的战斗机。

首先我们看一下萨博35的机体,感觉就像是一面帆,那是一个喷气式战斗机初生的年代,两侧进气的彭其实战斗机虽然已经诞生,但是武林中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就出现了萨博35这种进气道扁平的造型。这样的造型让机体变得更加臃肿了,如果还想按照常规布局设计就势必要让飞机变得很宽,继而飞行阻力急剧增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尽量让战斗机的进气道也具备一些机翼的功能,这样战斗机在减小了主翼面积之后还是满足了不太影响飞行速度的适当的翼展,但这样设计就让战斗机从上从下看非常另类。

北欧战斗机的“眼镜蛇机动”

从进气道入口往后到起落架有一个斜坡一样的设计,为的就是飞行中进气道也能提供升力。

这样设计虽然使飞机具备了正常的直飞能力,但是飞机横滚和仰飞时阻力非常大,同时如果想让飞机大迎角飞行也变得非常容易了,于是我们看到飞行员很轻松的就让飞机做出了垂直飞行的姿态,也就是很容易的做到了眼镜蛇机动的样子。这和30多年后的眼镜蛇机动看起来很像,但是再仔细看,飞行高度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就直接暴露了问题的本质。同时我们看到萨博35完成动作后,因为速度下降所以飞行高度有所下降以获得速度。

眼镜蛇机动的奥妙在于飞机大迎角飞行时有一个跃升,然后落下,向我们坐过山车那样,同时水平向前的速度显著下降,这段时间全靠飞控和发动机。这样如果敌机在后面先咬住了苏27,通过该动作不仅能让敌机从苏27跃升后下方的空档冲到前面,还能在苏27自己恢复之前高度和水平飞行时反咬住敌机。或者是被敌机火控雷达照射,通过该机动迅速摆脱,因为战斗机整流罩内火控雷达探测范围是一个圆锥形的区域,开角不大,这样高机动战斗机通过大的机动动作可以摆脱。

但是在萨博35的这种状态下,如果有后面的敌机在跟着,一下看见原来相同高度的几平方米的一个目标变成了几十平方米,飞行员岂不要高兴死,只要开炮就必然命中。所以萨博35的这种动作只是耍花枪而已。况且那个年代的战斗机机体结构和三代机相比差了很多,但是眼镜蛇机动对飞机强度要求却未下降,所以我们看到萨博35的仰起和放平非常缓慢,因为要是快了飞机就可能解体。

为何两者相似却不同?其实主要就是飞控和动力,那个年代的动力还不行,所以在垂直状态下不要说单发,就是双发战斗机也未必能将机身向上托起,并且那个年代的飞控还基本停留在机械控制状态,非常不灵活,和后面的苏27部分电传部分机械相比不是一个档次,即使是苏27的机械飞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强了很多。

所以眼镜蛇机动虽然好,却并不是每一架飞机都能做得到的,萨博35这么做只不过是想要个噱头,为萨博公司的销量增加点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