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焦虑吗?

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释义】

不崇尚推重有才干的人,免得民众竞相争斗;不珍贵稀有之物,免得民众盗抢;不展示引起民众贪欲的东西,免得引起民心迷乱。所以圣人的治理原则是:使民众的心保持清虚,使民众衣食富足,削弱民众的志气,强健民众的筋骨,使得民众长期保持无知无欲的状态。并让那些所谓充满才智的人不敢有所作为。实行无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不成功的。

【延伸】

“无为而治”是治理的最高原则和境界,这里实际上还是继续深入的阐发了“无为而治”的内涵。“无为而治”有一个根本的着眼点——“人心”,要使得“人心”保持一种清虚冷静的状态,这种状态是质朴的,有节制的,它不是泯灭人的欲望,而是在外物面前能够“心”不迷乱。对于基本需要都没有满足的人群来说,这很难办到。所以作为领导者榜样的圣人要着眼于满足民众的基本需要,同时又不过度的让民众沉湎于外界的诱惑和无尽的欲望之中,即“常使民无知无欲”,这是一种理想的、奢望的状态。对于个别的具有才智的人应如何处理?那就是让他们不敢有所作为,即“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综合起来看,这里的“无为而治”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在上者要自律,己心不迷乱,不盲目,不肆意作为;

第二, 满足被管理者的基本需要,注重洞悉,把握被管理者的心态变化;

第三, 认清被管理者的“分”,也就是区别管理,尤其是对所谓“智者”的处理;

在第七十四章中,老子提到“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而杀之,孰敢?”,这里老子更直接的为领导者提出了解决办法,可以说这是达到“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的最露骨的办法,即“杀一儆百”。

第四, “无为”的状态是让不同的被管理者“各得其所”,这就是“道法自然”的状态;

组织是可以进行细分的,尽管细分后的组织出现了不同的部门和各自的状态,但是在一定时间段内面临的问题却是相似的,比如组织用人、留人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出现,组织可以找出无数个理由来解释,但是作为领导者有没有从自身做过反思呢?可以说领导者在这个问题的产生和处理上发挥了80%的影响和作用。比如在公司的人事部门和业务部门,各自的领导者有多少真正在意过、关注过被管理者的心理状态,又有多少领导者在员工进入公司之初、工作之中、离开之后去有意识的了解他们心理的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善?大多的时刻,领导者都是在分配,推进工作,可以说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不断的在埋下问题的种子,真正让自己静下心来思考的寥寥无几。只有领导者心静,方能让组织心静,进而被管理者心静,这是“无为而治”的前提!

对于普普通通的个人来说,我们也同样需要静下心来决策和行动!否则,时时刻刻都要遭受“内刑(施加在内心的刑具,也就是内心的不安和自责)”的折磨。

你焦虑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